中国新时期产业政策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政策论文,实证论文,新时期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新时期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规定产业政策是在1986年开始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当时产业政策的制定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加工工业盲目发展,基础工业明显落后,以及机电工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产业结构矛盾制定的。产业政策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一是保证农业的发展,改善轻工业、重划业内部的结构;二是加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适当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生产的增长,使两者比例逐步趋向协调;三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四是发展建筑业;五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六是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加快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主要产业政策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调整产业结构。一是改革农业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是发挥价格政策的调节作用,提倡优质优价,实行政策倾斜,促进消费品工业发展。三是改革能源投资体制,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集资办电,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发展能源生产和节约能源。四是提高机械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加强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振兴机械电子工业。五是鼓励多方筹资办交通和通讯事业,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适当调整运输价格和邮电资费,以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建设。
中国第一个产业政策文本是1989年3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以下简称《要点》)。本文标志着中国有了独立的产业政策,确定了产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开始独立地发挥效用。
1989年《要点》是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产业政策的原则和方向是针对当时经济中出现的加工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失调,一般加工产业和高水平加工产业失衡,地区产业分布不合理,企业组织结构集中程度差和专业化水平低等等问题制定的。《要点》的特点是:(1)重点突出。 明确提出压缩和控制长线产品的生产建设,增加和扩大短线产品的生产和建设。确定粮食、棉花、煤炭、电力、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以及市场紧俏的轻纺产品是需要增加和发展的短线产品。(2)可操作性强。《要点》确定生产领域、 基本建设领域、技术改造领域和对外贸易领域四个领域的产业优先发展序列,并详细规定了四个领域重点支持发展和严格限制发展的产业和产品。政策明确,可操作性强。(3)组织保证。要求银行、税务、 物价等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要点,实行贷款扶持,税收优惠和价格管理;要求各工业部门按照产业政策在物资分配上给予重点支持。(4)措施配套。 《要点》提出产业政策的实施,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纪律的手段,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计划、财政、金融、税务、物价、外贸和工商管理等部门必须目标一致,协调动作,各项调节手段和措施相互配套。不过,《要点》毕竟是在特殊经济发展时期产生的,是以短期原则为主制定的产业政策。
中国第一个长期的产业政策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九十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规定制定产业政策的原则:一是符合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二是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三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四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产业政策的实施,支持短线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对长线产业与产品采取抑制政策。《纲要》确定的产业重点是:农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纵观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可知,我们的产业政策虽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但基本点始终是一致的,即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加快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这三点构成了我们今后相当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依据。
如果说,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以总量快速增长为特征,那么,现在开始,结构问题即结构调整,结构升级和产业高度化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明确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是经济发展从总量到结构转变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提高产业素质、修正市场机制作用的行为准则,是促进各个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和手段。应该说,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新时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情况(注:文中数据来源于1978年到199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七五”和“八五”两个五年计划的调整,中国改变了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着重发展了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有较大的改观。
1.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80年代初,世界银行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虽属低收入国家,但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已与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相似,甚至还略高于它们。而这种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国家不多见,由此认为,中国的工业发展超前。这是中国多年重工业片面优先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我国结构变动超前性的情况有所遏制。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28.1%,第二产业占48.2%,第三产业占23.7%;1995年第一产业占19.6%,第二产业占49.1%,第三产业占31.3%。1995年与1978年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7.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一是第三产业得到一定发展。在三次产业构成中,农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二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建筑业增长加快。1995年与1978年相比,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2.4个百分点,而工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建筑业发展所致。
从就业人数来看,改革开放近2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三次产业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1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5.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2.7个百分点。就是说,不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就业状况分析,我国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三产业严重落后的情况都有所改观。
2.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协调
对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分析,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上。1995年我国轻工业产值为47 430亿元,重工业产值为51 090亿元,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1%,重工业为51.9%,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是1∶1.08,即轻工业为1,重工业为1.08,而1978年轻重工业比是1∶1.32,两者的差距在缩小。
如果用霍夫曼比例判断轻重工业结构状况,我们发现霍夫曼比值波动减少。1978年到1995年我国霍夫曼平均比值为0.92,与改革前28年的1.18相比有所下降,而且趋于1。同时, 从霍夫曼平均比值波动看1979年~1995年的最高值最低值之间的差距是0.25,而1949年~1977年最高值与最低之值间的差距是2.2。改革后我国霍夫曼平均比值波动减少, 说明仅两年即1981年和1982年霍夫曼比值超过了1,其它年份均在0.92 的均值左右波动。这说明,我国轻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正趋于协调发展。
另外,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所公布的数据,1995年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为29.1∶70.9,与1985年26.6∶73.4的比例相比,基础工业的比例上升了2.5个百分点。基础工业有所加强,加工工业比重相对下降。
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善
在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的同时,产品结构也有较大的改善,产品花色品种增多。 目前我国能源、 原材料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发电量由1978年的2 566亿度,增加到1996年的10 549亿度,增长了3.1倍。现在全国除西北电网仍然紧张外,其余电网基本上可以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求。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已超过日本,突破1亿大关, 跃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原材料的生产和消费在改革开放后成倍增长。主要原材料绝大多数产品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消费品家用电器、微型计算机等等新兴高档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78年我国家用洗衣机年产量仅400台,1995年已达到945万台。而且从单缸到双缸以及全自动滚筒式品种齐全。1978年家用电冰箱年产2.8万台,1995 年年产量达到930万台;彩色电视机1978年年产3 800台,1995年产量达1 958万台;程控交换机从无到有,1995年产量达1 635万门。 而且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在调整产品结构,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出现的同时,一批名牌产品也在崛起。
4.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七五”、“八五”两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的产业思路的确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机械、汽车、电子、石油化工和建筑业等发展速度加快,作为支柱产业的特征在90年代已初见端倪。
(1)机械、汽车工业。1995年机械、汽车工业完成总产值4 0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 086亿元,实现利税352亿元(其中, 实现利润125亿元)。机械、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 4.7%提高到1995年的9.2%。 目前机械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第二大产业,其出口额的比重由1986年的5.9%上升到1995年的21.1 %。
(2)电子工业。1995年电子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 45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 708亿元,实现利税1 527亿元,其中利润98亿元。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9%,提高到目前5.6%。我国电视机、收录机及组合音响的产量现在已居世界第一位。
(3)石化工业。1995年仅中国石化工业总公司, 工业总产值就达到881亿元,比1990年增长1.3倍。从总体上看,国内石化产品的平均自给率由1990年的55%提高到目前的60%。
(4)建筑业。1995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 556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9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4.6%,提高到1995 年的 6.2%。目前,建筑业已成为除农业外拥有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建筑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动力装备水平和建筑设计施工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国有建筑企业全员劳动力生产率1995年达到13 475元(按增加值计算),比1990年提高44.8%。
5.规模经济已初显优势
我国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由“大而全”,“小而全”向专业化发展,从分散走向集中。比如今年以来,以强强合作为特点的企业合并在我国开始起步。4 月份被称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四大巨头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安徽叉车集团公司、上海东风机械集团公司和青海工程机械集团公司,结成“四方工程机械联盟”;8月26日金陵石化、 扬子石化、仪征化纤和南化公司,南京“四鹤”联合组建了石化产业集团公司;8月27日TCL集团与美乐集团宣布联合;9月5日北京西单商场和友谊集团签署合并协议,组建了有15亿总资产的大型商企集团;9月7日深圳、武汉、四川、海南、山东、中原等6 家地方航空公司联合成立“新星航空联盟”;10月3 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实行兼并联合,目前在全国工商部门登记的企业集团已达20 000多个。分行业来看,部分行业的集中程度增强。如汽车工业,目前已形成了具有经济规模的年产15万辆轿车的生产基地,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重汽集团、中汽集团、上海、天津、北京七大汽车生产骨干基地。机电工业,1995年电子百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71.7%,其中前10家企业集团所占比重达到31%。
6.出口转型有明显进步
1995年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14.4%,工业制成品占85.6%,与1990年相比,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制成品上升了11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由单一品种向高技术、高水平和成套性较强的大型设备方面发展。1995年机电设备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的产品已达到75种, 创汇额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85%。
在出口产品转型的同时, 外向型企业集团也有一定的发展。 进入90年代我国各类企业(集团)在境外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非贸易性独资、合资企业达1 000多家,累计协议投资总额达到33.5亿美元, 其中我国直接对外投资额达14亿美元。投资所涉及的行业或领域极为广泛,从制造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到饮食旅游、科技开发、咨询服务以至综合贸易、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等,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综上所述,我国通过产业政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视从战略上、整体上的合理配置资源,片面追求高速度、高产值、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是一朝一夕能从根本上改变的,加之产业调整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宏观调控能力的弱化,导致产业政策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结构地区性趋同,布局分散、均衡化严重。 据有关部门测算,地区工业结构与全国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率,进入90年代达90%以上的省、市、自治区有22个,比80年代增加了6.9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率为93.5%,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工业相似系数率为97%。
(2)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集中程度低。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重复建设情况也日益严重。1990年~1995年,我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了9万家,其中三资企业增加了4.7万家,内资企业增加了5万家。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90年的1.5万亿元猛增到1995年的4.5万亿元,即使扣除不可比因素,5年增幅也达到2倍。 从行业看,1995年全国轧钢企业达7 363个,冶金部系统仅有271个, 其余7092家是各地自行建设的项目。全国平均每个地市上21家, 平均每个县上3.4家。白酒全国有5 714家,平均每个地市17家,每个县2.7家。
(3)企业规模不经济。据最近日本经济新闻界对亚洲的中国、 韩国、印度、东盟五国等8个国家和台湾、香港两个地区企业调查, 列入营业额前100名的企业中韩国占38家,中国占14家,香港占13家。 这是从国际比较看。从国内企业规模看,企业生产能力大多小于经济规模。我国目前有汽车制造厂120家, 年产量145 万辆。 平均每个厂仅年产4000多辆。形成百家厂造百辆车的局面。而在这百家厂中, 年产量超过1万辆的仅19家,超过10万辆的仅5家。据专家研究测算,汽车生产企业最小的有效经济规模是40~60万辆。我国汽车工业生产规模远远小于此。另外,集成电路美国和日本是6亿块为发展的初始规模, 我国年总产量才刚刚突破1亿块。
(4)技术档次低。在现代工业领域,如汽车、半导体、 电子等科技、高附加值工业,我国生产技术依然落后。分析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几个行业,机械产品目前达到世界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三分之一,达到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 世界制造技术已进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向精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才只占整个机床拥有量的5%。电子工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我国为30%左右, 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一般都达到50%左右。
分析我国产业政策实施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市场经济初期缺乏成熟的心态和判断。 我们新时期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同改革以前有所不同。改革前重复建设、产业地区趋同、企业规模小等等问题,是计划体制下的产物,人财物没有一个畅通的交流渠道,而且交流的成本也非常高,再加上计划价格不合理,使一些原材料省份不愿意把低价的原材料供给其它地区,而愿意自己建立加工厂进行深加工,以获得较高的利益。计划分配使价格偏离市场均衡价格,结果造成各地倾向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而不从事分工与其它地区进行交易。现在出现的这一现象,主要是源于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对市场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没有形成成熟的判断和心态,没有意识到跟风搞建设,在大家同上一个项目时会导致过度竞争,而结果使自己败北。应该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市场经济能为大家带来利益,同时也能惩罚错误。惩罚错误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功能。市场经济正是在对正确决策进行奖励和对错误决策进行惩罚中,发挥着作用。所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我们能在市场惩罚中聪明起来,就会避免和修正盲从和随波逐流的心态,而逐渐成熟起来。
(2)忽视本地优势,盲目发展。 许多地方把发展经济等同于上项目,结果不顾本地区优势,产业结构盲目升级。比如,有的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旅游资源又是垄断性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值,但该地区偏对机械工业情有独钟,希望上大工厂,以求经济发展,而机械工业则是竞争性十分强的行业。各地方在经济发展中都有比较优势,如何认识比较优势是关键。一是比较优势是相对于一国或者世界范围现阶段发展体现出来的,不是绝对的。二是如果忽视了比较优势,盲目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结果必然会出现过早用资本替代人力,造成一方面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产品的竞争力十分有限,也就是说,难以在国际或国内市场上形成竞争能力。三是过早的实行产业结构升级,会促使各地方搞贸易保护,影响资源的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益下降。
(3)投资“换位”未完成。主要是在改革中, 政府和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换位”没有完成,在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背后仍然是政府行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主要缺陷:一是规划的确定和项目的选择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像地方领导的政绩、企业和地方领导的关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一个经济浪潮来了,大家都去上项目,从短期看,虽然产值上去了,但从长期看,并没有竞争力。二是在我们市场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各地争上同一项目,结果投资分散化,建设项目形不成规模经济。三是投资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政府管投资,又不对不良投资承担责任,结果是一些项目投资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4)资金市场不完善。我国改革中,资金市场改革滞后, 企业融资渠道少,同时,产品和要素市场价格不合理,导致对投资的误导,重复上项目,盲目搞建设屡禁不止。
三、加强中国新时期产业政策实施的建议和措施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的宏观调控依据和手段。产业政策是从实践到理论发展起来的。它被各国所重视是同战后日本和韩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起飞和经济成功发展密不可分的。所以,加强我国产业政策实施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一,加强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实施和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政府行为和职能。这一职能和行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缺陷所致。市场经济是短期行为,要保持经济的长期发展,有效地配置资源,政府必须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在我国市场体系欠发达,市场机制不完善,国民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尤其重要。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是长期的行为,是经常性的。产业政策既应适应于本国国情,又要适合于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国际环境。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期不同,产业政策也应不同。比如实施产业政策比较成功的韩国,50 年代的产业政策重点确定为轻工业; 60年代在发展轻工业的同时,重视基础产业并引导出口加工业发展;70年代发展重点由轻工业全面转向重化学工业;到80年代以后,又向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倾斜。从世界各国发展规律看,具体的产业政策一般是每十年一个周期,产业政策的内容就进行一次较大的更新和调整,而在这十年期间内,产业政策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否则将会影响调控目标的实现。
产业政策作为长期宏观调控政策,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别是我们目前向重化工业发展,项目的投资要求大,规模经济效益要求高,如果盲目发展、重复建设,浪费将是惊人的,一旦形成产业,调整难度和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对我国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水平都十分重要。
第二,加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产业政策在实施方面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调控方式,另一种是间接调控方式。前者称为直接介入性调控,后者称为诱导性调控。直接介入调控一般带有强制性质,主要是政府通过行政或立法约束产业结构,使之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发展。诱导性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方式,如对重点发展产业进行贷款优惠、价格保护;对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幼稚产业,通过高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予以保护,在国内则通过减轻其税务负担鼓励发展,在外汇上保证其进出口用汇等。在市场经济不完善,产业总体上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业政策的实施多采取以直接介入调控方式为主;在市场经济比较健全,产业总体比较平衡时,产业政策实施多使用诱导性调控方式为主。而且如果工业化过程和产业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短,直接介入调控方式的运用就较多;反之,诱导性调控方式就用的多。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中,所以,以采用直接介入性调控方式为主,逐渐加大诱导性调控的力度。一方面是在政策的实施中,维护产业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一经颁布规定,就要作为一项纪律来执行,并加强对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另一方面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地区政策等其它宏观政策相互协调配套运用,保证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第三,加强地区优势的发展。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决策水平,形成各自支柱产业和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是目前产业政策实施的关键,解决重复建设的关键。一是要实施宏观政策,宏观政策应包括:(1)完善国家的产业政策, 把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结合起来。目前我们产业政策的依据之一是国家的产业政策,但是如果国家产业政策不落实到区域政策上,我们的产业政策就是“悬空”的,产业政策的调控效果就会打折扣。(2 )制定国家重点行业的生产力布局政策,引导各地区按照自己的条件发展优势产业。(3 )国家要定期发布产业投资信息,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让投资者及时了解国家的产业投资方向,减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盲目、重复投资。二是用经济手段解决地区产业趋同。既要保护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又要防止重复建设。对于一些地区争取上马的项目,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愿望是好的,要给它们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项目投标的方式,从资金条件、企业素质、企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选定优者中标,同时可以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对项目进行建设投资。在项目建设上打破地区分割的局面。三是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工程建设监督制和招标投标制,改进和完善投资管理,加快《投资法》的制定,鼓励投资者跨地区投资和联合投资。四是各地区的经济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各地区应对自己的优势分析透彻,认识准确,顺应地区分工,采取不同的产业战略,以实现优势互补。五是营造产业优势。地方工业化战略的重点是建立产业优势,而产业优势的形成是以产品优势为先。支柱产业必须有骨干产品支撑,骨干产品则是以名牌产品为先导。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走的是名牌为先导,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如日本的经济起飞中创出了丰田、索尼、日立、松下。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有现代、三星、大宇等龙头名牌产品。由此实现了主导产品与主导产业的规模联动,使它们后来居上,挤身于世界经济发展之林。前人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四,加强企业集团的建设。发展规模经济,不仅仅是企业的一些生产技术指标,它还包括整个企业的经营能力、扩展能力。比如产品质量的好坏,品牌的知名度,技术开发能力,营销渠道的扩展等等,而这些不是能用投资来解决的。这就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加快资本存量调整,通过改组改制,兼并联合等方式,对国有资产存量进行结构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目前431家最大企业中,核心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在10 亿元以上的只有27家,在世界500强工业企业名录中, 还找不到中国企业的名字。加快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建设,首先应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建和重点扶持一批以国有资产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次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资本利润分配政策、财税政策等上扶持企业集团。再次拓宽企业集团的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优先安排试点企业集团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提高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再次大力推进试点企业集团开展国际化经营,通过有选择地注入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形成有利于集团发展的外贸政策。最后进一步沟通国家与大企业集团的信息交流和对话渠道,鼓励政府部门与大企业集团建立多种形式的情况交流、信息反馈和协商对话。
第五,加强技术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是以调节各产业部门的协调与发展为中心,以促进经济技术进步为目标。在50~70年代,美国、日本及西欧几个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长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在41~75%之间。到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约60~80%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所以,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重要因素。 我国政府为加速科技进步, 已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达到1.5%。在增加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也要鼓励企业界增加科技投资。90年代以来,中国全部研究和发展费用中,工业企业界的支出比重仅为25%左右,而1986年美国、日本、原西德、韩国、新加坡及巴西等国企业科技支出占全部研究和发展费用在62~73%。国内外技术结构转型理论与实践表明,在技术创新中企业的技术需求往往比大学和研究所的技术供给更为重要。所以,要加快制定鼓励企业技术投入的政策和措施。
产业政策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政策的实施是增强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我们相信,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将会为中国经济插上腾飞翅膀,使之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轻工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重工业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