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巫溪 405800
【摘 要】目的:对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 2017 年3月接收的82例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治疗过程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疗程、临床疗效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6个月后,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减治疗疗程,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
【关键词】艾滋病;口腔念珠菌感染;护理对策;效果
引言
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于人类感染力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疾病,又称为性免疫性综合症[1]。感染HIV极易引起多种机会性感染,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的死亡。AIDS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几大问题之一,它的患病机理是破坏T淋巴细胞,碎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造成人体的日渐虚弱,最终因为一些感冒、伤风等小病造成病人的死亡。而口腔念珠菌是一种口腔黏膜病,将其细分,可分为念珠菌唇炎、口角炎、口炎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2]。而由于HIV的感染,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口腔念珠菌作为一种的感染又比较常见,因此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 2017 年3月接收的82例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分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 2017 年3月接收的82例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研究组男 25 例,女16例,年龄21 ~ 69岁,平均年龄为(43.6±8.9),其中舌尖及牙龈溃疡15例,上腭及舌根部溃疡 13 例,上腭及双颊部溃疡 13例;对照组41例,男 23例,女18例,年龄20 ~ 70岁,平均年龄为(43.8±8.6),其中舌尖及牙龈溃疡14 例,上腭即舌根部溃疡11例,上腭及双颊部溃疡16例。所有患者经检测均为 HIV 抗体阳性,确诊通过免疫印迹法。同时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种类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二)护理方法
在进行护理之前,首先要消除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对应的护理人员的疑虑,帮助她们摆脱恐惧心理,促进她们正确的认识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要求患者每天三次用两性霉素B与5%的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各250ml进行漱口[3]。而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①医护人员应首先注重对患者口腔的护理,让患者用温开水湿润嘴唇,并轻轻的擦洗牙齿内外、硬腭,并用棉球蘸取两性霉素B与5%的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各250ml溶液,从而防止真菌的生成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②对患者的饮食等方面也要进行有效护理。由于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经常会发生口腔疼痛异常的现象,造成患者进食过程中的不适,所以这类患者的饭量一般较少。因此在为患者进行食物的选择时,应选取动物肝脏等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等,避免患者摄取酸、辣、热或者粗糙的食物。③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背景进行有效了解,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并疏导其配合医生的治疗。④对患者的家属进行病情知识的讲解,让他们积极的对待患者的病情,以医生、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促进疾病的治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疗程、临床效果等进行比较,并将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若患者的口腔念珠菌完全消失,口腔发红区的白色黏膜完全消失则为显效;患者的口腔念珠菌并为完全消失,但明显好转,口腔发红区与白色绒膜部分消失则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口腔念珠菌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趋势,且口腔发红区的白色绒膜增多则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数。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他们生存质量等信息进行 t 检验,若P<0.05 ,则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将两组治疗的疗程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有22例(占总数的53.65%)疗程小于7d;有15例(占总数的36.59%)疗程在8~14d;4例(占总数的9.76%)疗程大于15d;研究组患者有37例(占总数的90.24%)疗程小于7d;有3例(占总数的7.32%)疗程在8~14d;1例(占总数的2.44%)疗程大于15d;由此可知,研究组的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细见表1。
三、讨论
艾滋病的损伤机理是由于HIV病毒大量破坏患者的T淋巴细胞,损害了患者的免疫系统,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患者身体日渐虚弱,最终因为一些感冒、伤风等小病造成病人的死亡。而口腔念珠菌是一种口腔黏膜病,但是由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免疫抑制剂,造成菌群失调,最终危及患者生命[5]。因此,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必要。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的宣传口腔知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对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减治疗疗程,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爱媛,房辉,王余,等.老年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及正常人群的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495-2496.
[2]周小武,姜巍巍,毛利艳,等.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口内菌株检出情况和药敏性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617-1619.
[3]陈秀敏,王丹妮,金艳涛,等.基于中医养生护理56例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7-69.
[4]张丽,殷泽刚,代茂林.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菌株分型及药敏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2615-2616,2641.
[5]付茜,肖江,赵红心,等.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31例临床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6):839-841.
论文作者:刘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念珠菌论文; 疗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