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基层审计机构的问卷调查_调查对象论文

审计建设性作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基层审计机关的问卷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性论文,问卷调查论文,基层论文,因素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国家审计要在坚持批判性的基础上立足建设性。审计建议是国家审计建设性功能发挥的重要路径(杨高翔、苏维清,1998;安冬婕,2004;陈汉雄,2007;郑石桥,2012)。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审计建议得到采纳,并且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审计建议没有得到采纳,也有的审计建议采纳之后并未发挥较好的作用。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分析影响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根据135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调查对象认同审计建议在建设性审计中的作用,但是,审计机关本身在审计项目选择、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建议质量保证、审计后续跟踪及审计建议信息公开等方面还有许多潜力,而党委、人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建设性审计中则潜力巨大。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内容。在文献综述(宫军,2008;郑石桥,2012)和对基层审计局长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审计建设性之因素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审计建设性作用的路径,二是审计建议质量,三是审计机关的后续努力,四是声誉机制,五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所以,本文的调查内容包括上述五个部分。根据上述内容,采用五级利克特(likert)量度表设计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参加业务培训的县市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发出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5份。样本量满足极限误差10%,置信度95%条件下的样本量要求。

(三)统计分析方法。由于本文的问卷采用五级利克特量表,中位数是“3”,所以,如果所调查问题的分值与“3”有显著差异,则表明显著超过或低于平均水平。根据这个要求,本文采用的主要统计方法是比较均值中的单样本T检验,检验值为3,检验各项目的量值与“3”是否存在显著差异(95%置信区间)。

三、调查结果

(一)审计建设性作用的路径。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曾说过:“审计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特别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所以,审计建议的采纳和实施是改进工作的重要路径。提出的调查问题是“审计建议是审计建设性功能发挥的主要路径()”。描述性结果如表1所示,单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均值为3.9444,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审计建议是审计建设性功能发挥的主要路径”非常认同。

(二)审计建议质量。审计建议的质量主要由审计机关控制。设计以下调查问题:审计项目的选择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审计组织方式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审计建议质量是影响审计建议能否采纳的重要因素();审计机关已经建立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所提出的审计建议具有较好的质量()。的描述性结果如表3所示,单样本T检验如表4所示。

均值为4.0000,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非常认同“审计项目的选择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均值为3.8056,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非常认同“审计组织方式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均值为4.3611,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非常认同“审计建议质量是影响审计建议能否采纳的重要因素”;均值为2.9722,Sig=.822,与3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审计机关已经建立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所提出的审计建议具有较好的质量”认同程度不高,说明审计机关还需要进一步建立确保审计建议质量的措施。

(三)审计机关的后续工作。审计机关后续工作是审计建议提出之后所做的相关工作,设计如下调查问题:审计机关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具有可行的跟踪措施();审计机关对于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主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报告其情况();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的方式或策略会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感受,从而影响其对审计建议落实的积极性()。的描述性结果如表5所示,单样本T检验如表6所示。

均值为2.5556,Sig=.003,显著小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审计机关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性情况具有可行的跟踪措施”并不认同,说明审计机关需要建立针对审计建议实施的跟踪措施;均值为3.6389,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审计机关对于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主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报告其情况”认同程度较高,说明审计机关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的了解还处于被动阶段,主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报告其采纳和实施情况,主动跟踪和核实不够;均值为3.8333,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的方式或策略会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感受,从而影响其对审计建议的落实积极性”认同程度较高。

(四)委托人的行为。党委、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是审计对象的委托人,建设性审计的功能的发挥与这些机构关系重大。故设计如下调查问题:党委、政府、人大主要关心体制、机制性问题,对一般的微观项目审计结果不关注();党委、政府中主管本单位的党政领导,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本单位的主管部门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财政部门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的描述性结果如表7所示,单样本T检验如表8所示。

均值为3.7222,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党委、政府、人大主要关心体制、机制性问题,对一般的微观项目审计结果不关注”认同程度较高;均值为2.6389,Sig=.014,显著小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党委、政府中主管本单位的党政领导,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认同程度较低;均值为2.7222,Sig=.086,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本单位的主管部门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认同程度较低;均值为2.4444,Sig=.00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财政部门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认同程度很低。总体来说,的结果表明,委托人还没有积极地行动起来。

(五)声誉机制。一般来说,每个单位、每个人都会顾及自己的声誉,声誉机制是声誉对人的决策及行为产生影响。从微观审计建议实施来说,声誉机制主要是信息公开,通过信息公开,对相关各方形成压力。设计如下调查问题:审计结果公开中如果包括审计建议,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有促进作用()。的均值为3.6944,Sig=.000,显著大于3,这个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对“审计结果公开中如果包括审计建议,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有促进作用”认同程度较高。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基层审计机关建设性作用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五部分,一是审计建设性作用的路径,二是审计建议质量,三是审计机关的后续工作,四是委托人的行动,五是声誉机制。根据135份来自县市级审计机关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有如下发现:(1)审计建设性作用的路径:调查对象非常认同“审计建议是审计建设性功能发挥的主要路径”。(2)审计建议质量:调查对象非常认同“审计项目的选择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非常认同“审计组织方式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非常认同“审计建议质量是影响审计建议能否采纳的重要因素”;对“审计机关已经建立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所提出的审计建议具有较好的质量”认同程度不高。(3)审计机关的后续工作:调查对象对“审计机关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性情况具有可行的跟踪措施”并不认同;对“审计机关对于审计建议的落实性情况主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报告其情况”认同程度较高;对“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的方式或策略会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感受,从而影响其对审计建议的落实积极性”认同程度较高。(4)委托人行为:调查对象对“党委、政府、人大主要关心体制、机制性问题,对一般的微观项目审计结果不关注”认同程度较高;对“党委、政府中主管本单位的党政领导,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认同程度较低;对“本单位的主管部门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认同程度较低;对“财政部门重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认同程度很低。(5)声誉机制:调查对象对“审计结果公开中如果包括审计建议,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有促进作用”认同程度较高。

总体来说,调查对象认同审计建议在建设性审计中的作用,但是,审计机关本身在审计项目选择、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建议质量保证、审计后续跟踪及审计建议信息公开等方面还有许多潜力,而党委、人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建设性审计中的作用尚未较好地发挥,其潜力巨大。所以,国家审计如果有实现“在坚持批判性的基础上立足建设性”这个转型,一方面,审计机关要自身努力,围绕建设性审计,在审计项目选择、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建议质量保证、审计后续跟踪及审计建议信息公开等方面改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党委、人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委托人,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当然,这些机构不是专门的审计机关,它们的行动需要审计机关去推动。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可能是一种方式,从长远来说,立法可能是更可靠的制度保障。

标签:;  ;  ;  ;  ;  

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基层审计机构的问卷调查_调查对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