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预控对策探讨论文_刘开银,傅鹄,王逵,马鹏飞,董梦华

关于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预控对策探讨论文_刘开银,傅鹄,王逵,马鹏飞,董梦华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1

摘要: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建设繁琐复杂,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要求更加的严格,因此需要使用的施工技术比普通建筑的防水技术更加的严苛。根据此特点,本文主要从地下室发生渗漏的原因由浅入深探究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问题,希望能够对这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字: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建设主要使用的是钢筋水泥结构,当发生渗水问题并长期得不到解决时混凝土内部钢筋会因水发生腐蚀导致整栋建筑出现安全隐患,使地下室的无法继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对高层地下室的施工方式进行研究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分析

1.1结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地下室渗漏水

为避免高层建筑因自身建筑架构庞大的体系发生不均匀沉降,管桩就需要接触基岩给予楼梯一定程度上的支撑。一旦发生了结构沉降那么处于建筑边缘的防水油毡会因此产生脱落的现象,防水层失去对地下室的保护作用一旦经历大雨潮湿天气地下室就会出现渗漏的问题。当楼体结构处于一个不均匀的形态是发生沉降问题的概率最小,但是一旦发生了大于20m的沉降防水油毡就会因此被拉断,从而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地下室渗水现象。

1.2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地下室渗漏水

混凝土通常的收缩率在0.15%左右,混凝土在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之下热量散失会出现冷缩;而混凝土的水份散失就会出现干缩。无论是冷缩还是干缩,都会造成外壁干裂破坏防水层,从而导致地下室渗漏水。

1.3混凝土的级配问题也会引发地下室渗漏水

因级配问题造成地下室渗水的原因有如下几条: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级配较差结果就导致混凝体出现了离析的问题,离析的混凝图对于抗渗水并没有很好的效果。2)级配使用的沙石作为混凝土原料,一旦沙石中的杂质没有被洗净极大程度上会导致混凝土之间结合之间出现空隙,建筑物出现裂痕,这些缝隙裂痕也是导致出现渗漏原因的罪魁祸首。3)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必须按照相关的使用规则合理规范的进行使用,如果混凝土捯震的时间没有保持在一至三分钟,那么混凝土的致密性将发生极大的变化,致密性存在问题也容易发生渗漏的现象。4)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灌因工作人员的事物导致外墙与地基之间出现裂缝,这些裂缝给予了地下水一定的流通空间,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渗漏的情况。

1.4防水施工未按规范操导致的渗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防水层的是公共建设有着详细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但是施工单位为了尽早结束施工工作只注重速度忽视了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搭接熔贴与防水卷材粘贴留存缝隙;拐角处的建设不添加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放在了保护墙的上面;人防出入口和防水层管道之间不匹配都是最终发生渗漏的罪魁祸首。

2 地下室防水设计

施工过程一般都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设计蓝图进行建设,因此从根本上一个严谨的设计方案能够极大程度的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一项优秀的地下室设计应对如何防水作出充分的考虑,何种方式能够避免出现渗漏这是防水设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了渗漏问题,有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补救方法,因此设计排水通道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补救措施之一。或者也可以采用隔离的方式将存在地下水的部分与地下室完全隔断。如果一旦发生了大面积渗漏,还需要通过降水井的建设对水位进行控制,减缓渗透的地下水带来的影响。

3 主体防水

3.1结构自防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主要措施是混凝土级配合理,掺加减水剂与膨胀剂。不论地下室防水等级为几级,混凝土都应选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3.2增加防水。

防水混凝土并非绝对不进水的材料,考虑到混凝土本身的防护和耐久性。使其免受有害地下水的侵蚀,因此有必要采用设计增加防水层。

4.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合理应用

某高层建筑拥有1.5万m2建筑总面积,共26层,其中2层为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平行筏板基础分别是建筑主体结构和基础。地下室防水等级设计为二级,地下室构建中以防水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材料,同时落实了细部防水施工技术。

4.1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对于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使用的混凝土应对沙石用量比例进行准确的控制,选用的水泥材料应是水热化较低的种类;对于原材料的检验按照石料含泥量小于1%,沙石含泥量小于3%的严格标准进行进行原材料的检查筛选,同时当使用的沙石中存在超过40mm的石子时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的的及配性。

二、混凝土的配比优化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混凝土的结合度,这对于防渗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点,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石灰和减水剂能够大幅度提升混凝土的牢固程度,降低了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用水量,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的抗渗性与抗压性。

三、在施工建设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勘察时要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且随着施工的开展深入对施工方案进行具体优化,逐步提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指导性。施工方案主要由文字图片构成对于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部分应给予详细的说明;并且保证施工建设的方案易读性能够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对于施工所使用到的技术流程进行充分的了解。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建设方式分为多种,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从全面分层、斜向分层和分段分层这三种施工工艺中选出最合适的施工方式以降低冷缝产生的概率。混凝土使用过程中需要相应的避免漏振最终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的情况。

4.2细部防水层工程施工技术

一、在施工建设中施工缝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但其又是导致地下室发生渗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应使用连续式浇筑的方式,利用人为技术手段将产生施工缝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缝进行处理,以求提升建筑整体的防渗水性;二、对于变形缝隙进行及时处理。对于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出现的变形缝应及时进行填缝。三、在混凝土墙板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到螺栓进行加固,但是螺栓连接处往往会留存一定的缝隙导致一旦有水涌入就会发生严重的渗水问题。想要缓解这种情况就需要将固定螺栓安装与地下室的外墙模板之中。在安装过程中螺栓根部需留存一40mm左右的缺口,然后使用气焊进行螺栓烧断作业,然后适用防水砂浆堵缺口进行压实,以此达到防水的效果。

5.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化大都市之中,这就使得地下室的防水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提升。从根本要求上来看,施工人员必须使用防水混凝土作为施工原料,然后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实施进一步的防水措施,从多个方面提升高层地下室的防水性,确保整体工程拥有更高的质量。地下室防水工作不能只进行一些表面工作,对于地下室的防水建设要注重各个方面的细节工作。防水工作的进行刚柔并进,对于薄弱部位进行重点关注,以此将地下室的渗水问题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肖海涛. 地下室渗漏水处理[J]. 工程技术研究[J].2016(11)

[2] 尚继红;魏佳中;廖文燕. 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及防治对策[J]. 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15(08)

论文作者:刘开银,傅鹄,王逵,马鹏飞,董梦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关于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预控对策探讨论文_刘开银,傅鹄,王逵,马鹏飞,董梦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