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选修课系统化发展的整合路径_普通高中论文

校本选修课程系统化开发的整合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路径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1]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规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选修又分国家、地方、校本选修课程。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课程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当前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初步构建起多层次的选修课程体系、多类型的选修课程实践模式,但也存在选修课程不被重视而处于被忽略或被取代的现象,原因值得探讨。

      一、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课程基本上是简单划一的必修课程,间或有设置选修课的做法[3],但也时起时落,或名不副实,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也未能真正发挥选修课程的作用。

      1963年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及说明》规定高三年级可酌设《逻辑》《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等选修课,但不进行考试。事实上只有极少数高中进行试验而未能推广。

      1981年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二、三年级开设选修。但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教学大纲》及其后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对此均未反映,选修课开设无果而终。

      1990年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规定在一、二年级开设单课性选修,以拓宽与加深必修内容,或开设知识类、技术类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分科性选修。但绝大多数学校在升学压力下根本无意也无精力开设,文理分科后的分科性选修也因高考而成为必修。其后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全日制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甚至2002年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学大纲》中关于选修课的规定均属此类。

      2001年启动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和2006年启动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承继了“新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3]的基本精神,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以确保学生主体的自由发展。然而,反观新课程实施的艰难历程,亮点在选修,异化亦在选修[4],更在校本选修。

      二、化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现状解读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校本选修课程的异化

      高中化学课程按模块化的方式设计,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相关学习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设计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以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模块设置具有相对独立、开放灵活、内容丰富等优点,有利于加强学科内的联系,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减轻学业负担。但从实施现状来看,在“应试”环境下也有学校代替学生选择模块,使得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望难以实现,甚至窄化、功利化了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违背了化学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及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挑战奠定基础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素养提高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的高考方式仍然使得现实的课堂唯高考马首是瞻,题海战术不可避免。受教育功利化的侵蚀,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被削弱,被异化为单纯的化学知识教学,追求技巧,满足于“作业知识”,关注概念、定律、公式和烦琐虚构问题的求解,导致了学生好奇心泯灭,问题与创新意识缺乏,怀疑与批判精神淡薄。

      2.认识与评价的矛盾:校本选修课程的淡化

      普通高中教育隶属于基础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现实的“升学”价值超越了其基础性功能,高考的必考模块成了核心课程,而未列入高考范围的课程就摆脱不了被淡化、边缘化的命运。

      还有学校简单地认为校本选修课程就是可有可无的“第二课堂”,教学中缺少明确的课程纲要、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少有深入的研究,缺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形式大于内容。这种看似热闹的选修课程,根本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学生也不可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其实,校本选修应该大有可为。校本选修课未必一定要编写教材,但决不能停留在“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的层面,应在认真研究校本特色、学科特色、周边特色的基础上使每个模块尽可能课程化,编写相应的“课程纲要”,准备必要的教学材料,建立健全的校本选修制度,规范选修课程的实施。

      3.个体与整体的矛盾:校本选修课程的泛化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统筹规划,通盘考量。但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往往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主行为,因受个人的视阈与经验限制,教师无暇顾及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是:(1)教材与课程是否等同?编写教材与开发课程是否等同?(2)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诉求?是否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体现学校特色?前者是对课程的认识,后者则是对校本的认识。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诸多问题:开发成本是多少?是否存在交叉与重复?开设顺序是否合理?实施效率有多高?校本特色在何方?究竟惠及多少学生?

      4.本体与个性的缺失:校本选修课程的瓶颈

      课程改革旨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开放多元地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其“瓶颈”在选修,但学生依然无法摆脱必修课程“被选择”的困境。必修课程既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且有教、考、评的系列配套,因而被高度重视,而选修课却被“高高挂起”,流于形式,最后在作秀中无形流失。

      这种不争的事实,固然有考试、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其根本在于一直以来指令性课程范式的严厉禁锢,导致教师不自觉地沦为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整齐划一的执行指令的工具,成为合格的铸造“教育产品”的工匠。教师教学个性缺乏、学科本体性素养深度匮乏,直接束缚了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双脚,钳制了高中教育创造活力的激发。

      三、系统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的设计构想

      1.课程定位的视角

      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校本课程是补充。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拓展与提高。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当地资源、学生需求等实际情况自行开发研制的基层课程[5-6],强调课程的特色性与自主性,同时又肩负着补充国家课程的重任。因此,校本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要基于必修课程而又高于必修课程,同时体现学校特色。

      2.课程功能的视角

      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有着引导学生“分流”的功能(升学与就业),同时要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初步“定向”的作用(升什么学,就什么业),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凸显“着力培养”的功能。系统化的校本选修课程设置则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课程学习之后根据学习感受进行新一轮的课程选择提供方便,真正起到“分流”和“定向”的作用。相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则不利于学生的选择与发展。因此,化学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理清课程层次,分步实施,逐步提升。

      3.课程实施的视角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做了相应的划分,规定了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模块[7]。校本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必须系统化地考虑与国家课程实施的协调一致,开设系列化的校本选修课程,并在不同的学期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才能取得长足有效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成为必修课程必需的有益补充。

      四、系统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的实践途径

      校本选修课程最能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学校、教师既有最大的创造空间,也有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的严峻挑战。要开发课程,研究是前提。要对学校近年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本校或教研组教育教学的共性,总结出本校或本组的个性与特色,为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导航,建成一套满足学生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相对系统完整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8],保障选修活动具有课程的意义和实效。

      1.整合学科资源:从分级课程到融合课程

      在认识理性上,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必修、选修课程相得益彰。在操作层面上,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往往源于对必修课程的喜好或对选修课程内容的兴趣。因此,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既要与必修课程配套,保持相对一致的教学序列,其内容和形式又要有别于必修课程。

      国家课程的教学序列由于所选择教材的划一性及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而导致教、学、考也是划一的规定性。如浙江省(苏教版[9])的教学序列[10]是: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其他选修模块,其重心仍在必修。因此,在设计校本选修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同一时期必修或国家选修模块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由此确定教学内容,才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同时兼顾知识的丰富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是学习的一种境界,也是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的。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时,应分析必修或国家选修课程的内容与结构,通过切换主题、转移视角、改变形式、调整功能,丰满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较为常见的是以实验、生活、社会、技术、环境、化学史等视角,如“由生活看化学”(表1)。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设置了多彩多样的教材栏目,为学生提供更多鲜活生动的素材,使他们在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之余开阔视野,领略化学世界的奇妙与魅力,这也正是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并着手开垦的一块宝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相互促进才能使得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更加持久,更有实效。

      2.整合教师资源:从个体行为到班组行动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往往是自下而上的个体行为,使得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合二为一,“单打独斗”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质量与开设效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更新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工作,“单打独斗”将使一些学生喜欢且卓有成效的课程难以年年实施,导致课程的实践基础不足,更新周期太长,最终陷入开发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下的境地。

      教师间的“对话”与“共享”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自我提高和团队发展。若由教研组或备课组开发一门课程,在对话中使认识系统化,整体把握课程开发的方向与要求;在统一框架的基础上由项目成员编写或审阅各个部分的教材,或设计和编写某些活动或教材栏目;在工作中共享与对话,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保证了课程的自动更新与改进。如“环境与化学”的课程结构及编写与审阅分工如图1。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班组行动是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贡献,有效缩短开发、实施、更新的周期,使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更有成效。

      3.整合地方资源:从行业视角到社会视域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学校及周边可开发的一切资源,需要有更广阔的视域。环境问题已被广泛关注,如开发“环境与绿色化学”课程,应充分利用当地环保和气象部门、污水处理和垃圾发电企业的资源,以环境问题为经线,以绿色化学为纬线,以周边河流和企事业单位为对象,用化学的方法研究污染程度,用绿色的思想研究解决对策,普及绿色化学的理论、现状与成果,增强环境意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史是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考查化学的,对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了解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乃至理解科学本质都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有效利用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可联合开发与化学史相关的课程,如“古代中国的化学成就”(图2)。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应关注学科的发展现状与结构、学生的发展空间与潜力、社会的发展方向与需求、学校的教学现状与资源等要素,其中前3者正好指向3种不同的课程观,即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是3种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理想;学校的教学现状与资源则代表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实,反映了支持这3种价值取向的现实可能,需要在“折中”中求“平衡”,以确定课程的开发方向(图3)。

      

      化学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11]要坚持以补充为基础、以多样为表现、以系统为目标的整体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并实施系列化、层次化、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驾护航。

标签:;  ;  ;  ;  

校本选修课系统化发展的整合路径_普通高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