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400
急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是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据WHO最新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死亡率为31%,差不多每三个患者就有一个死亡的。显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已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诊的100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诊的100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男60例,女40例,男女比例为3∶2;年龄27~72岁,平均43.3岁。入选标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80例是前间壁及广泛前壁梗死,20例是下壁及下后壁梗死,所有患者均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Ⅱ~Ⅲ级,收缩压>90 mm H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心功能、职业、心电图、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临床上应用一般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来稳定斑块,减缓心脏负荷的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33)[2]。使用方法:如果患者的收缩压≥120 mm Hg,实施负荷量为2.0 μg/kg缓缓静注,而后保持0.015 μg/(kg·min)静滴4 d,并依据血压来随时调整使用的剂量;如果患者收缩压<120 mm Hg,则直接实施0.015 μg/(kg·min)静滴4 d[3]。
1.3 观察指标[4]
①临床表现:患者的呼吸困难胸闷和心功能(Killip)分级;②患者出院时的心脏彩超评估左室舒张末内径(LVDV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率的变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胸闷效果比较
观察组明显改善的患者有25例,占50%;改善20例,占40%;无改善5例,占10%,总改善率为90%。对照组明显改善的患者有5例,占10%;改善22例,占44%;无改善23例,占46%,总改善率为54%。两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心功能(Killip)分级的比较
观察组(A组)明显改善28例,占56%;改善20例,占40%;无改善2例,占4%,总改善率为96%。对照组(B组)明显改善10例,占20%;改善19例,占38%;无改善21例,占42%,总改善率为58%。两组患者总改善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患者在出院时的心脏彩超评估的比较
从LVDVP、LVEF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心率的变异性比较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应用新活素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5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后血压恢复正常,并继续应用。1例患者用药前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用药后血肌酐轻度较前升高,停药后恢复。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已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急性心肌梗死会阻塞血液正常运行,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对此,积极有效地治疗心绞痛疾病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该病的发病高危人群为老年人,伴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最新研究发现,新活素一般运用DNA技术进行合成,其分子质量是3 464 D,属于重组的人脑利钠肽,与心室肌发生的内源性的BNP有一样的32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序列,其作用两者比较相似。其机制为:①新活素与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鸟苷酸环化酶受体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就提高了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的浓度和平滑肌中细胞的舒张度,进而有效地扩张动静脉,减缓心脏的前后负荷度。②新活素能够拮抗血管中的平滑肌细胞内所分泌的内皮素和醛固酮,并且利用扩张肾入球小动脉和制止近曲小管可以将钠实施重吸收,这样就可以发生比较显著的利尿作用,进而减缓心脏的前后负荷度。③新活素能够降低机体醛固酮、肾素的分泌量,拮抗机体垂体的后叶素,这样就可以减缓心脏的前后负荷。运用以上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其心功能的分级,进而改善患者临床上的症状,这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④新活素可以直接地抑制患者的心脏组织中的纤维化基因的表达上调,还能够阻止患者心肌纤维的母细胞进行胶原纤维的合成,这样可以促使机体细胞外的基质降解,保持心脏组织的弹性,进而抑制患者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扩张的现象,积极改善一些预后,这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临床诊断上,发现一部分患者由于不希望过早地接受治疗、难以长期坚持治疗或者害怕毒副作用,使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治疗过程中,难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这可能与患者的用药情况、心理健康及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积极治疗的效果高于预防措施,对于还患有忧郁、失眠等患者,应当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治疗过程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在诊治后,要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这对抓住医治患者的最有效时机、挽救患者生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新活素,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其心功能的分级,进而改善患者临床上的症状,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大勇,李德才,王庆旭,等.新活素对急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2007,12(6):143-145.
[2] 柯伟良,丘睿业,李上海.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11(3):173-175.
论文作者:张香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功能论文; 收缩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