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文化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00)02—0009—04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科学地分析、论证了文化的本质、来源、对象、内容、领导权、指导思想、目的和任务、艺术标准和政治标准以及文化工作的立场、态度、方法等,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理论。毛泽东文化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而文化大众化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这个思想曾被扭曲成为纯粹的政治文化观念,片面地理解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思想,认为它是仅仅追求文艺政治化目的而忽略其艺术性的单面性文化观,甚至对它大加指斥。这两种做法都是对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的误解和歪曲。为了破除这些歪曲和误解,并在中国大众文化建设中贯彻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思想。毛泽东的这个思想具体说来,主要包括文化本质观、文化大众化观、文化大众观、文化指导思想观等。
一、文化本质观
弄清楚文化本质是所有文化研究的基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系统的关于文化本质、基础等理论,但是,他们的文化理论已包含在他们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之中,认为人类文化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特定时代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精神体现。毛泽东在经典作家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角度,明确地界定了文化本质,指出了文化产生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确认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他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1〕(P663)在此, 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一方面明确指出经济基础对精神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否定了文化本质理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坚持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指出了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反作用力量,从而坚决反对了文化理论上的形而上学观点。以此为基础,毛泽东分析了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认为中国的旧文化是封建文化,现存的文化(20世纪40年代)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而中国要建立的新文化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也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新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1〕(P695) 毛泽东还指出,不同文化由于其本质和社会基础的不同,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斗争。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新民主主义为其核心内容的新文化与封建主义的、半封建、半殖民的旧文化之间就进行着尖锐的斗争,因为它们的政治经济基础是尖锐斗争的。
二、文化大众化观
文化大众化观点是毛泽东关于文化来源、文化任务、文化工作方法等思想的概括。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明确指出人类精神文化根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文化的基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要真正实现和完成文化任务就必须实现文化大众化。
文化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还是产生于创作者的内心构造,这是不同文化观的分歧焦点之一。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群众观紧密结合起来用于分析文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的观点,他指出:“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1〕(P708)“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2 〕(P860)坚持文化起源上的实践观和群众观,才能坚持文化的正确方向,才能坚持文化工作的正确立场和态度。当然,毛泽东的文化源泉理论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把文化艺术和生活直接划一、不追求文化作品的艺术性要求,因为他明确指出过文化的源泉并不就是文化,大众的生活实践只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文化就是要把日常生活的东西集中起来,创作出典型性的、普遍性的作品。
文化源于大众决定了文化必须为大众服务,只有真正做到了文化为大众服务,文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然而,在文化史上却存在着与此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为艺术而艺术”、“作品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露”等便是其例。毛泽东论述文化任务、服务对象时,从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P857),同时也是立场的问题。他坚决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大力提倡文化的民主化,因而号召文化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创造和发展大众化的、民主化的工农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和发展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2〕(P1058),“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P708 )文化为大众服务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全面的过程,它不仅意味着适应大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大众所欢迎的文化作用,同时还要对大众进行教育、引导、动员、提高。在革命时期,革命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就是真正反映社会大众的斗争实践,“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2〕(P848)
文化要真正做到为社会大众服务,就必须实现大众化。文化大众化,在毛泽东看来,“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2〕(P851)在此基础上, “去接近工农兵群众,去参加工农兵群众的实际斗争,去表现工农兵群众,去教育工农兵群众”〔2〕(P856 ),创作出既适应大众需要又能提高大众素质的文化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所说的文化大众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首先是对文化创作者的要求,文化工作者在其文化创作过程中必须和社会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大众沟通,在立场上和社会大众实现统一。它同时也是对文化工作任务和文化作品品味的一种要求,文化作品不仅要真实地反映社会大众的生活内容,起到满足大众需要、普及大众知识的作用,而且文化作品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不同社会大众阶层的要求,并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因此,毛泽东所指的文化大众化并不是要降低文化的艺术标准,实际上是对文化艺术的更高的要求,大众化的文化作品不仅要做到通俗性、大众性、趣味性,而且要内含着深厚的文化韵味,也就是要把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有些人认为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思想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要求,是一种以“化大众”为核心的政治文化观,显然是对这种思想的片面性理解。
那么,如何做到文化的大众化呢?毛泽东对此也作了生动、深刻的分析。一方面,作为文化工作者首先要自己大众化,深入人民大众,学习人民大众,加强和文化接受者的联系,了解文化接受者的需要,创作出他们所欢迎的东西。毛泽东指出:“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2〕(P841)另一方面, 要做到大众化还要进行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地教育群众,使他们的文化素质逐步上升,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毛泽东在谈到大众启蒙教育时明确指出,在当时急需进行一个普遍的大众启蒙教育,而这个工作自然是由文化工作来完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论述文化任务时特别强调必须把大众普及和提高问题辩证地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文化大众化还存在着一个语言运用问题,实现文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学习和运用社会大众熟悉的、能够理解的语言,为此,“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1〕(P708)。
三、文化大众观
文化大众化是一种文化立场、态度和文化工作方法,对此,我们在上文中作了简单的分析。那么,作为文化大众化之对象的大众是谁,他们怎么样,对此毛泽东是怎样论述的呢?
人民大众是文化大众化的指向对象,在毛泽东看来,他们就是各革命阶级,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阶级,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一切积极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2〕(P855)显然, 毛泽东在这里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论述人民大众内涵的,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人民大众的这种界定,一些人断言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观点是单纯政治性的文化观。我们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分析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理论必须历史地来看问题,因为大众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性的群体,毛泽东基于当时历史状况所提出的大众含义必须是全面理解,从他对大众的多重规定性上理解,而从一个抽象的文化大众观念出发并孤立地理解毛泽东的大众含义是绝对不行的。
毛泽东不仅从政治的角度提出了大众的含义,而且对大众进行了深厚的文化学分析,而这种分析恰恰被一些论者所忽视,因而我们必须认真把握。人民大众是文化工作的对象,是革命的新文化的接受者,他们具有强烈的文化需求和独立的文化品味,“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2〕(P850)文化是一种精神生产,这种生产也和物质生产一样, 是以生产成果(文化作品)为核心在生产者、消费者(接受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文化的接受者,文化的创作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文化的生产者就不可能实现自己劳动的价值,因而从文化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人民大众作为文化接受者在文化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民大众作为文化的接受者也不是纯粹消极性、被动性的,他们具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他们希望获得和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相关的作品,希望自己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在文化作品中得到反映,大众的这种自主的文化意向性对文化作品自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毛泽东就是基于人民大众在接受文化作品中的自主选择性,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了解社会大众,懂得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感情、他们的需要。
毛泽东把人民大众视为文化接受者也是从具体现实的角度来分析的。一方面,中国当时的文化接受者人民大众“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2〕(P862), 因而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所以他们迫切要求得到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基于中国社会大众的这种文化素质状况,文化工作者必须首先提供“雪中送炭”式的作品,在他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之后,再提供“阳春白雪”式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当时的文化接受者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说革命干部和一般工农兵大众的文化层次就不同,所以文化创作不应该按照一个模式进行,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大众层次创作出适应不同文化大众品味的作品,这就叫做文化工作中的有的放矢。
在论述大众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不仅从文化接受者的角度阐述了上述思想,而且对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也作了初步分析。他认为,尽管当时中国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主要是作为文化接受者而存在,但是他们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创作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式,如民歌、戏剧、壁画、板报等,这些文化作品固然粗糙,不可能和艺术家的标准相符合,但毕竟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行为,显示出了人民群众潜在的文化创造力。毛泽东还对历史上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作了概括性的说明,提出了“人民文化”的概念,认为中国古代的优秀的人民文化是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
总之,毛泽东的文化大众观是其文化大众化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内涵,而且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学意义,他对人民大众文化素质、现实状况、文化创造性的分析,不仅对当时的文化工作而且对我们现在进行大众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四、文化指导思想观
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思想是一个丰富的理论整体,除了上述关于文化的本质、来源、对象、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外,还包含着文化领导权、文化指导思想的内容。
毛泽东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总体性的革命,其中不仅是政治、经济的革命,同时也是文化的革命。一个社会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必然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要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就必然要在摧毁统治阶级政治经济统治的基础上,摧毁统治阶级的文化统治,因此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时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论述的。文化大众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必然涉及到文化领导权问题。对此,毛泽东非常明确地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P698 )没有无产阶级对文化的领导,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大众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大众化。
无产阶级对文化的领导权在其实践过程中体现为无产阶级思想在新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因此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新文化的进程中,“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1〕(P704)。 共产主义思想对新文化的指导决定了新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决定了文化大众化的根本宗旨和实践目的。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在进行新文化建设、文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地坚持共产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P707 )并用科学的理论观点教育广大工农兵群众,在提高社会大众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使之逐步统一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上。
然而,基于我国社会大众的素质状况,共产主义思想对文化的指导地位的实现,社会大众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树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强调共产主义思想在文化大众化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并不是说所有的文化形式都必须是完全共产主义的。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状况,我们的文化方针的贯彻落实必须是分阶段性的,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把对社会大众的文化普及和文化提高结合起来,既要有先进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同时又必须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收稿日期:200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