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论文_刘桂珍,耿红勇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论文_刘桂珍,耿红勇

承德承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维护检修中心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全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关系。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 构建 和谐企业

引言:安全文化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之中,积极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

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安全工作的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它渗透在人们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因此大力发展企业安全文化,能够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之中,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安全生产活动不以安全文化为基础,就会失去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指导员工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文化建设对于预防事故、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

(一)导向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维护健康。

(二)凝聚功能。在构筑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性和联系性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成为企业凝聚员工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同企业发展趋向一致。

(三)规范功能。安全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法规制度等,都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准则。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促进员工对这些准则的认同,进而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局面。

(四)激励功能。当人的安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时,人的安全行为就会从被动消极的状态变成自觉、积极地行动。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使企业和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因此,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大大增强企业安全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时效性。

二、现代企业的安全文化观

(一)“安全第一”的哲学观

“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如下方式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安全高于其它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权威大于其它组织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重于其它工作需要;在知识更新上,安全知识学习先于其它知识学习;在检查考评上,安全的检查评比严于其它考核工作;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的基础。

(二)重视生命的情感观

安全维系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命只有一次。反之事故是对人类安全的毁灭。因此,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强化“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的“人之常情”,是我们建设和谐企业应当具备的情感观。

(三)安全效益的经济观

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企业效益实现的基本条件。“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这是企业领导应当建立的“安全经济观”。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而且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四)预防为主的管理观

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的方法,这是生产实践证实的科学真理。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预防为主是实现企业生产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及认识误区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观念相对滞后

有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按固有思维模式开展工作,在总结安全管理理念、规范安全运行机制时缺乏先进文化的指引,往往不切实际。这样的管理理念得不到员工的认同,相反会造成职工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麻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准确定位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职工 从技术、科学、管理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全面认识安全的本质,最终实现安全操作安全运行。安全文化应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要有激励机制做保证。目前,许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脱节现象,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都应有激励机制做保障,否则,思想就难以转化成行为。

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生产的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组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加强安全物质和行为文化建设,强化现场管理

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搞好现场设备设施及环境建设;其次要加强职工的行为控制,使职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及严密的监管中没有违章的条件。通过安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形成有序的工作,为职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加强安全规范文化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这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机制,让职工明白应该怎么做,违反规定应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对管理和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要害岗位、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通过加强安全规范文化建设,使整个企业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

(三)加强安全心态文化建设,深入教育培训

某些人之所以违章,多半是出于侥幸、盲目。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技能和安全文化教育,依靠先进的安全科技和现代安全风险控制方法,以全新的安全生产运营机制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个个为安全操心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形式

随着社会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

。如开展娱乐活动、教育活动;收集安全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实行安全考核、末位淘汰制等,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向职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让安全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标。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把安全成效与分配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重奖发现重大隐患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员工。要把安全生产与集体荣誉、个人的收入与评先晋级直接挂钩。必须狠下心来,严肃惩处违章违纪尤其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五、结束语

当今时代,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先进安全文化的方向,掀起安全文化建设的高潮,激发企业员工安全文化创造活力,企业生产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班组安全建设

〔2〕天津大学出版社.安全管理

论文作者:刘桂珍,耿红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论文_刘桂珍,耿红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