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乎着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房屋建筑企业必须要十分重视和关注。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之中,要着重加强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掌握,从多角度,全方面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不断提高所施工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更好的为人民所服务。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特征;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与房屋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地基处理作为房屋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现在建筑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加上地基出现问题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使得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创新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1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施工的重要性
当下的房屋建筑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依然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房屋主要的重力来源,其产生的重力负荷会通过房屋建筑承重墙或柱子直接传递给房屋地基,一旦地基不稳,无法承受相应重量,那么会对房屋整体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保证地基的耐久度和强度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整体质量,同时与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当下很多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问题,很多都与地基施工质量相关。在实际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出现质量问题,那么会导致建筑整体荷载分布不均,从而使得建筑上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当地基质量问题较为严重时,还会导致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严重威胁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屋建筑地基虽然不是房屋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其作为房屋建筑隐蔽性工程,自身施工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房屋建筑质量。基于此,需要施工单位深刻认识到地基施工处理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有效控制好各个施工环节,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征
2.1复杂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当中,地基处理处于基础和关键地位,而在处理地基时必须考虑多个方面的要素,其中地理环境、地质特征、气候环境等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地基处理方法才会具有明显的适用性特征。我国拥有十分辽阔的地域,经纬度跨度较大,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我国的地质地貌也有很大的差别,土地种类很多,比方说冻土地、盐碱地等。地质灾害频发问题影响到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也使得处理工作更加的复杂与困难。在收集有关资料信息的过程中难度较大,所以设计出的地基处理方案缺乏有效性,又进一步加剧了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2.2潜在性
毋庸置疑,地基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当中的基础和核心要点,是整个房屋建筑最为基础的部分,地基处理是否有效和是否可以保证质量,将会对房屋建筑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出于从整体上确保房屋建筑质量的思考,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必须运用恰当方法对地基进行科学处理,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运用的处理技术不合理或者是没有进行综合考虑的话,就极有可能为整个工程施工带来潜在隐患,在后续的房屋建筑使用当中,也会发生很多的质量安全风险,缩短建筑使用寿命,更在潜在方面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3严重性
基于地基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的基础和重要作用,地基处理工作会直接决定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通过以往的事故房建项目证实,如果在地基处理当中出现问题,会带来严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后果。其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导致质量水平降低;严重影响工程成本,导致成本明显增多;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使用,威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从总体上看,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具有严重性的特点,要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才能够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多发性
从整体上看,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缺乏稳定性。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处理工作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方说地质、地震、地下水等因素,一旦这些因素存在不确定性特点的话,就会影响到地基的坚固与稳定,相应的建立在地基之上的房屋建筑工程也势必会受明显影响,比方说房屋建筑沉降、建筑坍塌等问题。一旦出现房屋坍塌等不良事件,直接影响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还给企业带来损失以及名誉上的损害,同时更会让国家经济遭受一定损失。从这一方面看,地基处理的多发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3.1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当下层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过大无法满足建筑物的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很大时,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是个很好的选择。首先,将整层的软弱地基土挖走,然后逐层换填性能稳定、强度较高并且无侵蚀性的材料,如素土、石屑或碎石、中粗砂、煤渣、矿渣、灰土等,通过碾压、振动或水冲等施工工艺使其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工作的原理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让换填层承载上部较大应力,软弱层承载较小的应力,这样就可以减少处理地基沉降和变形。其优点是施工简便,取材容易,工期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缺点:如果软土层厚度大不能整层换填,仅置换上层软土后虽然也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但下层深处仍有淤泥质土软弱层,必将导致地基变形量大,这时该办法不能解决强化土质问题。换言之,该方法不适用于形状复杂、整体刚度差的建筑,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这个范围。
3.2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水泥注浆地基是注浆地基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技术。工作原理是将调配好的水泥浆通过压浆泵和灌浆管均匀地注入土体中,以渗透、填充、挤密等方式,驱走岩土缝隙中或泥土颗粒间的气体和水分,并取代填充其中,经水化反应待其硬化后,岩土将固结成一个强度大、抗渗性高、稳定性良好和压缩性低的新岩土体,使地基得以加固,可防止或减少水体渗透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为后续施工的开展提供支持。这种处理地基的优点是,施工机械占地少、操作简便、噪音低、振动小,适用施工作业面小、环境要求高的地方使用,缺点是容易污染环境,成本较高,对于特殊的不能使喷出浆液凝固的土质不宜采用。主要适用于淤泥或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沙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3.3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技术
水泥土搅拌桩是地基处理中的常用方式,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水泥土地基。该方法适合淤泥质土、饱和黄土、黏性土等。
3.4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挤密桩是把带有管塞、活门或锥头的钢管压入或打入地下挤密土层形成孔,再往孔内投放灰土、砂石等填料成的桩。挤密桩采用横向挤密方法,经加密处理后的满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指标,同时还能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压缩性且处理后的地基沉降均匀。挤密桩与换填垫层相比的好处是无需开挖回填,因而节约了大量土方开挖和回填、碾压土方的工作量,工期可以缩短将近一半;由于不受开挖、回填及场地的限制,一般处理深度较大,可达5~15m;由于填入桩孔的是常见的材料,属取材方便的廉价材料,通常比一般其他深层处理技术和人工填土的造价低2/3。从适用范围来说,一些湿陷性黄土地区中房屋建筑施工比较适用于这种方法。
3.5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其主要分为强夯地基与重锤地基两种。强夯地基是指用起重机械(吊机、龙门架或卷扬机)将大吨位夯锤(8~30t)起吊到一定高度(6~30m)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能量地夯击,致使土体间形成强烈冲击波和极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空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在不断的夯击下,不仅可以实现对不良地基外表层的有效密实,同时也可以起到加固处理的效果。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一般认为,强夯法适用于无黏性土、松散砂土、杂填土、非饱和黏性土及湿陷性黄土等。
结束语
现如今房屋建筑工程正在持续发展,同时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所面临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就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必须明确地基处理的特点,并在地基处理实践当中加强对不同地基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同时还要结合建筑需求运用一些新的处理方法,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也为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彦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52-53.
[2]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7(16):203-204.
[3]孔凡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2):176-178.
[4]杨军志.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4):574-575.
论文作者:刘磊垠1,吴改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