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主治医师 637600
【摘 要】目的:分析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吸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4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2例)和B超组(62例),给予腹腔镜组患者应用宫腹腔镜吸宫术治疗,B超组患者则应用B 超监护下吸宫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分别为100.0%、96.77%,B超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0.65%、79.03%,腹腔镜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超组(P<0.05)。结论: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吸宫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宫角妊娠;宫腹腔镜吸宫术;临床效果
宫角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的子宫角部的妊娠,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宫角切除,虽然能够有效治疗原发病症,但也会导致患者失去生育功能,很多患者无法耐受[1]。本文旨在分析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吸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的124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124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2例)和B超组(62例),腹腔镜组患者年龄为18岁-34岁,平均年龄(27.55±7.26)岁,平均停经时间(55.21±3.52)d,平均β-HCG水平为(1463.58±264.84)U/L;B超组患者年龄为19岁-35岁,平均年龄(28.67±3.49)岁,平均停经时间(54.67±3.47)d,平均β-HCG水平为(1459.64±258.69)U/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停经时间、平均β-HCG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腹腔镜组患者应用宫腹腔镜吸宫术治疗,手术体位选择截石位,麻醉方式为全麻,按照规范为患者消毒之后对宫口进行扩张,并将宫腔镜置入,然后将葡萄糖液注入以促使子宫膨胀,在宫腔充盈且视野清晰之后探查宫腔情况,如果患者存在生育要求,则应在第二天开展腹腔镜吸宫术,手术过程中充分利用宫腔镜电切镜详细的检查病灶各项状态,如果患者没有生育需求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侧输卵管结扎术、患侧宫角楔形切除术治疗;B超组患者则应用B 超监护下吸宫术治疗。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2]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超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宫角妊娠病理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开腹手术为主,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子宫角及输卵管切除术,而这种方式创伤较大,很多患者不耐受[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技术也更加先进,有效的保障了子宫角的完整性,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典型的手术类型便是吸宫术。早期的吸宫术主要在B超监护下进行,虽然与传统手术相比,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但B超下吸宫术很容易导致漏吸及吸宫不全等意外情况,从而影响到手术效果,比如对于宫角破裂的患者依然需要通过急诊手术进行治疗[4]。因此,B超常用于宫角妊娠的诊断,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即使是在宫角妊娠的诊断中,B超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无法准确的看见胎心、典型胎囊等,尤其是在输卵管间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辨别上误差很大;而宫腹腔镜则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宫角妊娠,可以非常直观的对宫角处胚胎所处位置、形态等状况进行观察,从而准确的诊断病情并配合手术治疗,该工具还可以较好的辅助刮宫术开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超组(P<0.05),表明了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吸宫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冷艳,程光丽,姚书忠等.宫腹腔镜下吸宫术治疗宫角妊娠32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2):940-942.
[2]苏学锋.经腹腔镜诊治阴道B超拟诊宫角妊娠24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3):56-57.
[3]金日男,刘素云.腹腔镜宫角切开取胚术在治疗宫角妊娠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4(2):50-52.
[4]陈燕.宫腹腔镜联合方案和常规方案对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17(z2):358-359.
论文作者:朱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输卵管论文; 术后论文; 成功率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