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嘉兴供电公司 314001)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作为电力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管理工作更是面临新的挑战。由于配电线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的严重下降,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管理就尤为重要。所以配电线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就成为电力单位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配电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波及到更大的单位和领域,对现代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关键词:线路故障;原因分析;运检应用;
一、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 短路故障
配电线路的短路故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配电线路周围环境较差,潜在的干扰因素致使诸多导体粉末附着在配电线路上引发短路,或者由于两个或者多个导线之间间距较小产生短路。配电线路周围存在大量的强腐蚀性气体或者液体,对线路的金属材质形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引发线路失灵或者短路。在夏季的雷雨大风天气环境下,配电线路会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出现断裂或者碰线故障等,当雷电天气发生时,如果雷击带来强大电流也同样会引发线路的短路故障。
2. 接地故障
在接地故障中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主。具体表现在:配电线路在初始安装时由于固定工作不到位,容易导致配电线路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在进行配电线路的设置和安排上由于事前缺乏对周边环境的清理工作,导致了配电线路在穿过诸多建筑物和树木高枝时容易收到干扰,从而引发接地故障。严重时,若不及时停电维修就会烧毁互感器和相关配电设备,引发大范围的停电。配电线路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常常容易引发谐振电压对绝缘子的击穿现象,引发短路,也容易危机地面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3. 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是配电线路中控制电压升降和安全隔离的重要设备,倘若变压器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和配电质量。在用电高峰期,变压器会处于长时间的超负荷状态,容易大量积累运行热量导致线路烧毁。此外,在用电高峰期还容易出现三相符合不平衡的现象,变压器在零序电流的促使下会形成内部温度的快速升高,从而引发线路故障。总之变压器本身或者是基于变压器产生的故障都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原因分析
1. 人为原因
在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中,人为原因是一个典型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线路的运检工作之中。配电线路具有分散广阔、联系紧密、安全要求高等特点,在进行配电线路的安排布置时常常需要穿越高大的建筑物和树木高枝,如果未能对线路的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清理和潜在威胁的排除,将会直接导致线路故障丛生。因此配电线路的运检工作需要每一位技术职工的努力和参与,如果不能在维护、检修以及管理上实现及时处理和威胁排除,就会使线路运行质量大打折扣,各种故障的产生也直接带来安全隐患。
2.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在配电线路的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影响因素,通常自然因素多指极端天气条件。例如夏天常常出现雷暴、大风等天气,冬天则常常出现冰冻等气候现象,如果不考虑这些自然因素,就会导致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雷电、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的影响,进而使配电线路产生短路、单相接地等线路故障,直接影响配电线路的高效运行。
3. 设备因素配电线路是配电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此外还涉及诸如供电设备、变压器、绝缘子等其他配电系统设备,如果这些配电设备自身就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那就会直接影响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配电系统的整体功能无法有效发挥,既无法满足配电需求,也容易导致线路故障。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转,加强对各配电设备的运检和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故障分析法的应用
配电线路运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线路长、排查工作难度大、故障定位困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法进入飞速发展和实际应用进程。故障分析法凭借原理简单、实用经济、操作方便等优势和特点,从一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线路的故障排查工作中,特别是引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后,以工频电气量为技术基础的阻抗定位技术获得业界更大的信任。基于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定位装置不仅对故障时各电气量可以记录和存储,还具有强大的分析计算能力,且大多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人工和人力投入少,误差也能减小至最低。
1.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对策
针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分类及表现,本着有效消除故障给电力输送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电力资源输送的质量和效率,应采取合理措施来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1.1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要建立专门的运检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此系统下,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以促成运检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明确各职能要素各负其责,提高运检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成效。管理系统要改变过去死板、被动的工作状态,明确当前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实时的检修计划,结合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核定,在此基础上制定主动、灵活和科学的运检计划策略。另外,运检系统还要完善地应对线路运行中常见的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及时地消除运行隐患和威胁,为整个电力系统提供可靠的保障。
1.2要完善配电线路的运检系统配套的设备信息管理档案库。与过去相对单一、简单的供电线路相比,目前配电线路不断加强改造建设和系统升级、新设备、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不断融入到配电系统中,虽使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科学化,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使得运检工作朝着专业化、复杂化发展。因此要从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入手完善设备信息收据档案库。这样不但能够及时地为运检工作中的问题提供参考,指出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偏差和潜在隐患,还能相对方便地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和更新。比如常见的变压器所导致的各种故障,可以通过与数据信息档案库中信息进行比对的方式,确定故障的严重度和解决方案,这样运检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1.3针对配电线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线路密度越来越大的现状,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自我更新、积极探索智能化的系统管理平台,优化运检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运检管理成本,积极探索无线传输、云计算、大数据在运检管理中的应用,快速发现故障、及时消除隐患。另外,运检管理工作还要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定位系统。目前,学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新算法使得故障分析法的定位误差越来越小,特别是行波法相比于其他阻抗法具有定位精准、快捷便利的优势,在实际运检管理中要注意引入和借鉴。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力负荷和电网装配的密度也随之增加。如前文所述,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因自然、设备和人为等因素出现短路、单相接地和变压器故障,对此,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要建立专门的运检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与运检系统相配套的数据管理信息档案库,积极探索先进的系统管理平台和自动化定位系统,只有加强电网建设,并对其网络的架构进行有效的改善,以此使电网的供电能力有所提高,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率,才能更好地加强配电线路的安全排查工作,确保配电线路和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蔡明宪.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73.
[2]丁燕红.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9):232.
[3]宋泽均.10k 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7):137-139.
[4]刘斌.浅析配电线路运行管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53-57.
[5]银权.有关10k 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界,2014(3):107-108.
[6]李国忠.配电线路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J].西北水电,2012(3):56-57+61.
论文作者:陈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变压器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单相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