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有限公司吴江分公司 215200
摘要:在工程建设当中,经常会根据施工需求建设临时建筑。在临时建筑建设中,除了要做好其建筑施工质量的保证,同时需要做好做好其防雷工作。在本文中,将就施工现场临时建筑防雷安全评价及防御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建筑;防雷安全评价;防御
1 引言
雷电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类型,对于工程建设当中的户外临时建筑来说,因其使用时间不长,在实际建设当中经常会存在忽视防雷安全的情况,且因其建设在空旷场所,在实际应用当中则有较大的几率受到雷击影响,进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对于该种情况,即需要能够在实际建设当中做好建筑防雷方面的考虑,在做好安全评价的同时做好对应的防御工作。
2 临时建筑防雷安全评价
2.1 雷电损害类型
根据实际危害形式的不同,可以将雷电危害分为两大类别:第一,即雷电直接击打在建筑上发生电动力以及热效力作用。在该种情况下,雷电流则将具有较大的峰值,在雷击点局部范围内将形成较大的冲击性机械力以及高温;第二,即雷电的间接作用。即雷电流形成的电磁感应以及静电感应,并因此对设备造成较大的损害。其具体危害表现在:第一,直接雷击。雷电流形成的强电流以及高电压将融化金属,甚至导致爆炸以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并因此在形成设备绝缘击穿短路的情况下导致设备延烧以及损毁问题的发生;第二,接触电压。当雷电电流流经不具有防雷系统的临时建筑时,则会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当人畜不小心同这部分物体形成接触时,则将因此发生触电事故;第三,旁侧闪击。当雷电击打在临时建筑时,因临时建筑具有高电位,则会向其附近区域闪击放电,并因此使人受到伤害。
2.2 防雷类别划分
根据临时建筑的使用性质、重要性以及雷电事故发生之后的后果等,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别:第一,临时建筑内生产、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等,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该临时建筑年度预计雷击次数在0.25次以上、人员密集建筑的年度预计雷击次数在0.05次以上的,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年度预计雷击次数在0.05次以上、在0.25次以下的,对于人员密集区域年度雷击次数在0.01次以上、在0.05次以下的,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第四,地区雷暴日在15d以上,15m高度以上的孤立机械设备。以及地区雷暴日在15d以上,高度在20m以上的构架以及设备等,都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
3 防雷措施
对于临时建筑物来说,其通常使用彩钢板、钢管以及金属板等材料作为建筑的结构主体以及支架等,这部分构件同时也可以作为建筑的引下线以及接闪器进行应用。同时,需要使金属构件时刻保证电气方面的连通性,在作为接闪的基础上实现雷电对大地的顺利导入。对于物接地装置的临时加建筑,则需要通过附近建筑基础钢筋设备的同时使用作为接地系统,如不能够满足条件,则可以做好人工接地系统的设置。根据临时建筑物具体类型的不同,可以做好以下防雷措施的应用:第一,临时设施防雷。在工程施工现场,其具有着施工设备以及临时建筑用房的设置。设备方面,主要包括有龙门架、起重机、脚手架以及井字架等。如这部分设备周边具有防雷装置保护,则可以不对防直击雷装置进行设置。如不能够对防雷需求进行满足,施工人员在实际当中即需要远离铁塔、塔吊以及大树等容易受到雷击的高耸物体。对于这部分物体,自身可以作为接闪器进行应用,也可以在其顶部位置对φ12mm以上、1-2m的镀锌圆钢作为接闪器使用,并做好接地装置的增设处理。也可以将不同设备基础与基座在建筑基础部分进行临时连接,当撤出设备时再断开连接。对于脚手架等面积较大的金属构件,则可以保证其同地网的多点连接。在工地上,临时用房通常为金属屋面,可以作为接闪器进行使用,可以在周边建筑接地系统作为接地装置,使用圆钢材料进行连接,保证其在φ10mm以上;第二,看台防雷措施。对于舞台以及看台等建筑,通常在空旷区域的高点位置设置。在活动开始时,人员较为密集,需要将其划为二类防雷建筑物。对于看台等建筑的主体,为大部分为金属构件,可以作为接闪装置进行使用。如这部分练市建筑保持时间较长,如需要条件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设置,则可以对其进行设置,即在附近地面做好人工接地装置的设置,并保证其接地电阻需要在10Ω以上,也可以将附近建筑的防雷装置同临时建筑进行连接,使用建筑地网应用为临时建筑的地网,以此对施工的成本与难度进行降低;第三,活动板房防雷措施。对于帐篷以及活动板房等临时建筑,通常会在开阔平坦的地面建设,在该种情况下,其自身则将成为制高点,很容易因此受到雷击。对于帐篷以及活动板房来说,其如为金属构件,则可以通过结构自身作为引下线以及接闪装置,可以使用活动板房基础为接地装置,并做好接地电阻的控制,保证其不会大于30Ω,如果依然不能够对实际需求进行满足,则可以做好人工接地极的增设。当帐篷以及活动板房无法对引下、接地以及接闪装置进行设置时,则可以在 接到雷电预警信号之后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入到具有防雷装置的建筑中做好雷雨的躲避;第四,应急预案。对于临时建筑来说,因防雷装置方面不完善情况的存在,在实际运行当中经常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在做好防雷装置设置的同时,做好现场应急预案 的制定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实际应急预案设计当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于临时建筑实际类型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施工现场,则需要尽可能避免在雷雨天气开展户外作业,对于户外信号、电源线路以及高耸设备等,需要做好防雷安全方面的控制,更是要对金属管路做好雷击预防预案的制定。在应急预案建立当中,也需要包含有设备损坏以及人员受伤之后的处理以及抢救工作,即根据生产活动情况的不同做好有针对性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此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进行科学妥善的处理。
4 结束语
在施工现场当中,临时建筑短暂性的存在,很容易使人对其产生忽视情况,如果没有做好防雷相关措施的应用,则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即需要根据临时建筑具体类型以及使用性质的不同做好对应防雷措施的应用,同时通过应急预案的建立有效保障雷电情况下的人员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何飞,李韬,葛意活.校园防雷风险等级划分与预警联动机制[J].科技风.2011(16)
[2]张丽莉,隋朝阳,王羽飞,孙淑玲.浅议防雷技术评价中建筑图纸的防雷设计审查[J].吉林气象.2009(02)
[3]侍瑞,刘玉林,王强生.实例分析雷电灾害调查及鉴定[J].农业灾害研究.2017(03)
论文作者:徐孙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防雷论文; 建筑论文; 雷电论文; 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则可论文; 这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