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工作之一,它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后期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很多工程施工受到影响都是由于先前的水文地质勘查不到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察必要性为起点,介绍了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进而得出解决措施,以期为更好地完善水文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思考
引言
地质勘察在目前的工作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工程建设需要有全面的地质勘察资料,因为其对工程的设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地质勘查对于区域地理实践认知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深入全面的认知区域地理地貌特征,必须要掌握全面的地质勘察资料。水文地质是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质勘查的最终结果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对水文地质勘察做研究。分析目前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可知现如今的水文地质勘察存在着几个难点,针对难点讨论应对对策,这对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整体性提升来讲有重要的意义。
1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意义
①保证建筑地基的深埋。在水文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地基的深浅要根据施工之前准备的水文地质数据信息来选择,同时经过计算确定好具体的位置,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通过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可以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从而建立科学的系统明确工程地基的尺寸大小。如果地下的水位比较高,施工时都要把地基深埋在水位的上方。可以降低地下水位来有效的解决此难题。②提高建筑工程的支护水平。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动力循环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整个系统保持平衡状态,一旦此系统受到人为破坏,那么会对周边的环境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高楼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地基深埋的深度,同时合理的利用抽水等途径实现对地下水位的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支护水平,而且保证了居民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性。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
2.1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体的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是水文地质探究的常见问题,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类型土壤结构都会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形成不同高度的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于岩土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土体的承压能力上。例如,在雨季雨水充沛的季节,地下水位明显上升,隔水层逐渐转化为富水层,会导致岩土体变软,进而造成岩土体的承压能力下降,降低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除了天气的影响以外,还有人为因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例如,施工区域附近的工厂排放的污水在流经地基附近地区时,会由于渗漏现象导致地基逐渐软化,对地上的岩土体结构造成负面影响。在旱季,地下水位明显降低,则会造成岩土体因过度缺水而开裂,也会降低岩土体的承压能力。因此,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对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必须考虑此部分内容。
2.2地下水位波动较为频繁
水文地质问题还表现为地表的塌陷,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压力不会影响到水文地质情况,但是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地下水位会频繁的波动,从而造成岩土与土体的膨胀以及收缩,出现不均匀的膨胀或收缩变形现象。当膨胀变形较为严重后就会全面破损,之前正常的地下结构将会不复存在,地下水位频繁波动使材料腐蚀速度加快,从而缩短了建设工程的周期,短时间内钠盐层的分布使整个主体发生位移,时间久了将会给工程建筑物带来严重的破坏。
2.3地下水位升降造成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的变化大多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引起,一旦地下水位的变化到达一定的程度,会对岩土工程产生许多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对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危害。地下水位下降一般会产生地面的沉降、裂缝问题,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同时也会给地下水源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导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建筑基础发生变形、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等等。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措施探索
3.1明确水文地质的演化特征及差异性
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工作人员首先应该了解水文地质具有一定的演化性,会随着季节天气得到变化发生改变。因此,调查人员在调查时,不能只着手于当前水文地质的分析,还应该根据当前水文地质状态对工程施工及使用期间的水文地质状态进行准确的预测,提高水文地质勘测水平。比如,在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研究水位高度时,由于不同季节降水量不同,因此调查者应当全面收集一整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作为预测评价指标。另外,不同类型的施工工程对于水文地质状态的要求也不同,调查人员应当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保证水文地质勘查的有效性。
3.2要保证勘测的标准,加强对地下水的勘测
在进行地质勘探时,为了减少水质灾害,应该进一步规范工程地质的勘察标准,通过严格规范和标准,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保证。对于国家规定的勘察标准,需要严格执行,严格按照规定的相关勘察技术指标进行,以确保勘察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尤其是要加强对地下水状况的检测。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选取最为合适的检测方式,以达到充分检测地下水的目的,如地下水的升降、性能以及变动等,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材料与方案选取提供技术支持。另外,也可结合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对策,防止地下水出现喷发的可能性。一旦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便要根据基坑施工的深度,使施工的隔水层与地下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尽量较少喷发发生的可能性。在勘测的过程中,如果具体的工作执行有失标准,那么勘测的结果真实性会大打折扣,所以从勘测结果可靠性角度做考虑,必须要对勘测的标准做明确的界定,然后在勘测中严格执行标准,这样可以保证勘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是整个工作更具专业性。
3.3科学的控制地下水位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着地下水位的升降问题,并且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在引水渠以及排水管等方面进行地下水位的控制。此外,由于地下水位对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利用抽排方式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同时也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紧急预案,防止地下水位出现突发性问题,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结语
目前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工作实践中的困难,所以需要基于复杂的勘察工作进行有效的工作体系、完善的工作结构建立。从现实分析来看,要解决勘察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非常有必要,所以在勘察管理实践中,经常性的会使用道动态管理方法和网络管理方法,前者实现了对勘察的整体性监管,有效的规避了勘察实践中的细节性问题,后者利用数据传输的速度性特征实现了大数据的利用,为勘察工作的具体开展以及管理实践提供了数据参考,对于勘察工作进步有重要的意义。简言之,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实践中,分析困难并基于困难讨论策略现实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白沙.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31-32.
[2]张丽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5):70-71.
[3]马永刚.探究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青海国土经略,2019(01):71-72.
论文作者:金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地下水论文; 工作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