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论文_李永嵩 周恩华

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论文_李永嵩 周恩华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更高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指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顺应数学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学习意识。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分组;问题情境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分组搭配、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以问题情境引领等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置不合理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数学知识积累还比较少,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不知何去何从。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倾向于“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合作学习任务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困难,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二)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虽然有的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似创造了合作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但是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盲目的让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的过程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有用的学习内容。

(三)小组合作学习忽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互动、讨论的过程。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运行中,往往都是有数学老师自行安排,只是让小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合作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个体差异性。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初探

(一)科学分组,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合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合理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学习和接受事物的能力有高有低,不尽相同。在对他们进行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水平、性格爱好进行划分,在每个小组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包含不同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的学生。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切忌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劣划分层次,如果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小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实际意义。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在科学合理分组的基础上,给小组成员明确进行分工,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作为组长,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沟通协调者,带领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能促进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全体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科学分组,合理搭配学生,还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潜能

1.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指导小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时,要抓住关键知识点。利用关键知识点的引导,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难题,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的规律。比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中,一开始不要直接给小学生讲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而是引导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意见。通过合作互动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识点的关键,这样他们就会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更加深刻,掌握的也更为牢固。

2.选择一题多解学习内容。组织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散思维,灵活掌握解题方法。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广开思路、开动大脑思维,训练他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经常有很多小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发表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

3.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要抓住知识难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就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共同去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题,突破数学知识难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难点,其思维能力就会受阻,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对其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会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抓住数学知识的这些难点,在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中,小组内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能提出解决方法,帮助其他学生理解这些知识难点,有效促进小组成员整体数学水平的提高。

(三)以问题情境引领,激发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很多未知的事物和问题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激发出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例如,故事性问题情境、生活性问题情境、游戏性问题情境,都可以触发小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欲望,诱导出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当然,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通过问题的启发,引领小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去探究未知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变换”中“平移与旋转”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演示了生活中一些与“平移”、“旋转”有关的视频图像,并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在小学生观看过后,我就结合小学生学习过的“平移”、“旋转”有关知识,给他们提出:哪些图像是“平移”运动?哪些图像又是“旋转”运动?由于小学生对刚学习过的知识还没完全深入的理解,一开始有的小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平移与旋转的图像。然后,我就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终都正确认识和分辨出了“平移”和“旋转”图像。在这种问题情境引领下,有效激发出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合作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给小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自由合作的空间,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互补,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秦小荣.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2]张海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

[3]郁丽娜.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

论文作者:李永嵩 周恩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论文_李永嵩 周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