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春园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强迫、敌对、抑郁、恐惧、焦虑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耐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病死风险,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胰腺炎;心理状态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具有病情危重、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其病死率在20~50%之间,早期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晚期死亡患者则多因胰腺周围组织大面积坏死,且感染控制效果不佳而死亡[1]。我院为降低SAP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特引入了循证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检查等明确诊断为SAP。纳入标准:Apache评分在7分以上;Apache评分等级≥Ⅱ级;血钙浓度不超过2mmol/L。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和研究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4~73岁,平均(43.6±4.8)岁;研究组43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22~76岁,平均(44.8±5.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方法如下:

(1)提出问题。由科护士长根据临床经验,总结SAP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找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循证主题。最终筛选出三个问题:腹痛发生因素有哪些?怎样有效控制、预防腹痛?怎样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

(2)寻找、评价证据。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输入重症急性胰腺炎、腹痛、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关键词,共检索出23篇与本次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文献资料主要涉及SAP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类型及其预防护理方法等。对检索获得的23篇文献资料进行评价,对其实用性、真实性、科学性进行评估,保留6篇真实可行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

(3)制定护理计划。深入分析文献资料相关内容,结合SAP的生理、病理知识,以及临床护理经验、患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详细罗列各项护理措施。制定的护理措施,除了常规护理模式下所实施的护理措施外,还要注重与证据中提供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结合。

(4)实施护理计划。①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腹痛的发生原因,可以了解到SAP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暴饮暴食和胆道疾病。为此,临床上应对护理人员加强专科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和护理能力,以便于早期发现SAP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及时处理,以降低患者的手术率、死亡率。②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好地了解SAP的发病原因,教育患者在平时要避免酗酒、暴饮暴食,积极规避疾病诱因。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也有助于减轻其负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③心理护理。在治疗期间,患者需禁食禁饮,不少患者由于不了解禁食禁饮的目的,排斥肠内营养而表现出不配合、烦躁、焦虑、敌对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在给予肠内营养前,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向其讲解实施肠内营养的目的、配合要点,打消患者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临床工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程度分级:稍有不适或无痛为0级;有可耐受的轻微疼痛为Ⅰ级;疼痛明显,但可耐受为Ⅱ级;疼痛剧烈,不能耐受为Ⅲ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恐惧、敌对、强迫等负性心理发生率,以及手术率、病死率、疼痛耐受率(0~Ⅱ级)。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强迫、敌对、抑郁、恐惧、焦虑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疼痛程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有20例的疼痛可耐受,耐受率为46.51%,对照组的疼痛耐受率为20.93%(9/43),研究组的疼痛耐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手术率、病死率

研究组有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率为9.30%,对照组的手术率为16.28%(7/4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共有1例病死,病死率为2.33%,对照组的病死率为9.30%(4/43),研究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进展快、发病急骤的特点,且多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梗阻等脏器衰竭症状[2]。临床在对SAP患者进行监护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早期发现各种炎症变化。

循证护理是在现代护理理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循证护理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3]。该护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现有的最先进、最可靠、最科学的临床证据,对现有的护理服务措施进行改进,制定出适合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的护理方案,以满足服务对象的护理服务需求,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护理服务意识,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关心和帮助,密切监测患者的腹痛和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呼吸等,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4]。同时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减轻患者痛苦,加快康复进程[5-6]。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SAP患者应用了循证护理模式,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的强迫、敌对、抑郁、恐惧、焦虑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耐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病死风险,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雅,蒋晓莲.1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方式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60-61.

[2]王华.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理论在胰腺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4):1338-1339.

[3]丁凌云.循证护理及自我效能训练在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14-116.

[4]俞新芬.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4-35.

[5]张竹华.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9):57-58.

[6]陈苏红,徐玲芬,吕小英等.循证护理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1-463.

论文作者:刘春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春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