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玲,周,红,宋杰伟,肖旺知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410004)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5月8日至10月30日消化内科住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消化内科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为主题,开展名为“肠乐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改善后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达到80%,显著高于改善前的42%,而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评分也均显著高于改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饮食依从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消化内科;品管圈;饮食治疗;依从性

消化内科疾病大多数为慢性病,病程通常较长,其中饮食习惯与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口头宣教工作多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加上护理工作量大,使得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很好的完成[1]。品管圈(QCC)指的是同一工作环境或者关联区域的工作人员主动自发地为进步,提高工作质量而组成的工作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积极的调动参与者的思维,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2]。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探讨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5年5月8日至10月30日消化内科住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16~70岁,平均(48.6±10.8)岁,住院时间5-2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1.5)天;文化程度:6例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8例大专,6例本科及以上。

1.2方法

(1)组圈、选定圈成员:在2015年5月15日组建品管圈小组,组员包括圈长1名,辅导员1名,9名圈员,并确定品管圈圈名为“肠乐圈”。(2)选定主题:经品管圈小组成员头脑风暴法,从4个有待改进的问题当中,通过分析“重要性、迫切性、参与度、圈能力、效果行与时效性”,最终确定“提高消化内科病人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依从性包括了患者求医后,其行为(饮食、服药、运动、锻炼治疗等)与医嘱的符合程度。(3)现状把握:我科当前饮食宣教流程图见图1,通过讨论与文献查阅制定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调查内容为“您觉得以下哪项是造成您饮食依从性差的原因?”,包括“饮食宣教不到位”、“未询问患者饮食依从性情况”、“宣教不规范”、“缺乏沟通技巧”、“其他”。根据柏拉图结果显示饮食宣教不到位、未询问患者饮食情况、宣教方法单一占79.3%,依柏拉图二八定律,将此三大因素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图1

(4)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2%+(1-42%)×79.3% ×67%=72.8%;改善幅度为30.8%。(5)分析及对策方案:①饮食宣教不到位的真因及解决对策:a:针对护士宣教流程不完善问题:完善宣教流程,做到人人知晓,制作床头饮食提示卡;b.针对没有明显的饮食提示标识问题:制定饮食提示卡。②未询问饮食进食情况(评估)的真因与解决对策:a.针对护士宣教后未确认饮食是否正确问题:责任护士每天询问患者饮食情况,及时解答疑问;b.针对上级护士未评估指导饮食情况问题:上级护士要每天评估指导责任护士宣教;③宣教方法单一的真因及解决对策:a.针对宣教资料少这一问题,应制定科室饮食指导手册和资料;b.针对仅口头宣教存在个人侧重点这一问题,要完善和规范宣教内容,采用多样化方式宣教、组成饮食健康宣教小组;必要时邀请营养科协助指导。(6)对策实施与检讨。(7)效果确认。(8)标准化。(9)检讨与改进。

1.3评价方法

于2015年5月8日~10月30日活动实施后,向30例患者发放饮食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回收率为100%。计算目达成率和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比较,采用例数与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活动前后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对应资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活动后的目标达成率、进步率

改善后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达到80%,显著高于改善前的42%,差异显著(X2=10.000,P<0.05);目标达成率=(80-42)/(72.8-42)×100%=123.3%;进步率=80%-42%=38%。

2.2活动前后的无形成果比较

活动后,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成就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手法都比活动前有显著的改善。具体评分见表1,

图2 活动前后雷达图

3讨论

消化系统包括了胃、肠、肝、胆、食管等重要脏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对饮食的管理非常重要,正确的饮食可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速疾病的康复,若饮食不当将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3]。依从性包括了患者求医后,其行为(饮食、服药、运动、锻炼治疗等)与医嘱的符合程度,患者遵医行性差,缺乏准确到位的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会导致饮食治疗依从性差[4]。本科室开展以“提高消化内科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调查现状,分析真因,对护士宣教流程不完善、没有明显的饮食提示标识、护士宣教后未确认饮食是否正确、上级护士未评估指导饮食情况、宣教资料少、仅口头宣教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显示改善后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达到80%,显著高于改善前的42%,目标达成率为123.3%,进步率为38%;并且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成就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手法都比活动前有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饮食依从性,并且还能够提高全员的综合能力,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石秀菊,高秀娟,路英菊. 品管圈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8):5-8.

[2]林均清. 品管圈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204-205.

[3]殷彦君. 品管圈管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8):79-80.

[4]刘薛梅,刘红.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旬刊,2015,(7):180-181.

论文作者:张,玲,周,红,宋杰伟,肖旺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治疗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玲,周,红,宋杰伟,肖旺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