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自动化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管理论文_陈周鸿 李金煌

10kV配电自动化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管理论文_陈周鸿 李金煌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清濛供电所, 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10k V配电网作为电网神经末梢,是电力供应重要的基础设施。10kV 配电网可靠运行,直接决定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功能的实现,进而关系到居民用电可靠性。随着10kV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极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人为因素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增加电网运行效率。本文简要分析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希望可以借助本文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10kV;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检修管理

1 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1.1 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网络运行方式;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

1.2 提高供电经济型

目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配电网的线损,如配电网络重构、安装补偿电容器、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更换导线等。其中,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等级需要综合考虑,更换导线和安装补偿电容器则需要投资。配电网自动化使用户实时遥控配电网开关进行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管理成为可能,通过配电网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管理,在不显著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改善电网运行方式和降低网损的目的。

1.3 提高供电能力

配电网一般是按满足峰值负荷的要求来设计的。配电网的每条馈线均有不同类型的负荷,这些负荷的日负荷曲线不同,在变电站的变压器及每条负荷上的峰值负荷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导致实际配电网的负荷分配也是不均衡的。通过配电网优化控制,可以将重负荷甚至是过负荷馈线的部分负荷转移到轻负荷馈线上,这种转移有效的提高了馈线的负荷率,增强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1.4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配电网自动化还能实现在人力尽量少介入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查抄用户电能表、监视记录变压器运行工况、监视配电站的负荷、记录断路器分合状态、投入或退出无功补偿电容器等。通过配电网自动化,不必登杆操作,在配电主站就可以控制柱上开关;记录等;数据统计和处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的应用等。这些手段无疑降低了劳动程度,提高了管理水平。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息服务等。

2 10kV配电设备的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

2.1 常见故障检修处理

针对 10k V 配电设备接地故障,应当对接地故障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即当绝缘子被击穿后,接地点会发生放电情况。同时,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变压器被击穿,出现变压器高压侧或熔断器跌落现象,且接地相为 0 电压,其他相电压高于正常电压,可通过电压表进行检测。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应当及时判断其故障成因,并及时派遣检修人员进行现场检修工作。另外,电力公司应当明确 10k V 配电设备的变压器故障及其巨大影响,并做好日常巡视与检修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变压器设备的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则及时加以处理,排除干扰因素,保证变压器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定期对变压器等配电设备进行电阻测试与耐压试验,检测 10k V 配电线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确保接地电阻值在 10Ω范围内,不足 1k V 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当小于 4Ω。

2.2 强化线路管理维护

10k V 配电设备的运行中,应当做好线路管理与维护工作。在设备架构管理中,应当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例如,线路管理时,必须保证其环境的干扰程度,按照不同线路规格及型号进行类型划分,做好文档保存及与管理,强化线路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好线路管理规划工作,将 10k V 配电设备管理范围限定在2m 的范围内,要求在线路周边范围内不能出现车辆通行或者施工作业,对线路运行范围内的障碍物加以清理,禁止在线路周边范围内出现易燃易爆物品,以严格避免线路周边发生火灾问题。将管理标志设置于线路管理范围内,尤其在周边井渠与节点位置,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10k V 配电设备运行时,所采取的维护措施,也应当做好登记工作,及时上报故障问题,为线路运行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对 10k V 配电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当从日常维护、线路大修、故障抢修与预防维护等工作,包括常规线路维修及对外部因素引发故障的抢修作业。在配电线路沿线及其覆盖范围内,应当及时移除周边易燃物品,判断设备及线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配电设备绝缘子是否存在损坏及绑线问题,检查其板桩及拉线的完好性,及时发现其中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有效避免事故问题的产生。

3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工作有序开展

3.1树立科学化管理目标,提高“三遥”率

电网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①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一个满足自身发展和运维工作的目标,把目标作为企业和人员的发展导向,保证运维工作有序开展。②建立在目标基础上,企业要注意“三遥”问题,保证“三遥”效率,掌握“三遥”利弊,结合配电系统的实际地区建设情况,对其进行定位,结合不同种类电力系统结构,结合其供电特点展开统计工作,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在配电网体系明确一个主要关键点,把高级应用增加到配电网系统中,避免随意修改现象发生。高级应用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作需要,但是为了保证高级应用合理性,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加以关注电网在改造和建设施工时,不同设备的检测和勘查,确保现场可以实现高级应用目标,结合现场实际需要,设置高级应用类型,保证财务支出合理性。

3.2科学处理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遥控过于谨慎问题

如果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遥控过于谨慎,会降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效率,严重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不够信任,采用的配电设备比较保守,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降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因此,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运维管理人员要妥善处理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的遥控过于谨慎问题,保证配电系统能够真正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对配电系统进行运维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对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信任度,保证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各项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进一步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详细了解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特点,并结合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合理安装配电自动化装置,在保证配电自动化装置稳定运行的前提之下,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减少运行故障的发生。

3.3优化运维分工管理

针对现存的运维分工混乱问题,通过优化管理运维工作的分工,有效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运维工作发展和进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及沟通和交流,在出现故障问题时,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从而确保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在运维工作实际过程中,供电企业需制定完善的检修方案,强化其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强化运维工作质量和效果,促进运维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第三,电力企业通过定期开展自动化技术培训交流沟通会,进行工作经验的交流和总结,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4 结语

随着电网智能化与自动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营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了目前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因此必须针对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许有吉.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8(20).

[2]祝家囡.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3).

[3]刘锋.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4).

论文作者:陈周鸿 李金煌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自动化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管理论文_陈周鸿 李金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