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涉及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多项工作。在建筑工程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建筑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结合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多方面条件,避免不必要损失,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引言:
现如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以及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乃是必然趋势。同时,只拥有了施工技术仍然不够,还要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但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结合实际,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谈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及措施,仅供参考。
1、建筑工程技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完整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从专业的技术管理角度来说,质量保证体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为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了相关的约束标准。同时,应将建筑工程技术现场施工管中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施工条件充分结合起来,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2达到工程预期的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始施工前,会针对工程施工的各种情况设定预期目标。在实现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管理,强化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些管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还能为实现工程预期设定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大大加快了建筑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
1.3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整个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环节及细节进行专业的技术管理,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等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合理控制建筑工程的资金,对材料的购买及其使用、施工进度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2.1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分粘土、部分富含有机物的腐殖质土壤以及淤泥等混合物构成的,在软土地基中,地下水位一般都高于岩土层,因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经常发生沉降现象。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属于比较难以开发的地基,在实际开发中,首先要对其进行勘察和分析,然后再采取相对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使其符合工程的需要,目前常应用的技术有表层处理技术、竖向排水固结技术等。在建筑底基层的基础层薄弱的时候,可以应用表层处理技术强化软弱的土层,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深基坑施工技术
2.2.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支护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当然,钢板桩支护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支护深度达到7m以上的软土层,需利用钢板桩的柔性以及锚杆系统的设置,设置多层的支撑和锚拉杆,对钢板支护采用钢板桩拔除方法。
2.2.2排桩支护
所谓排桩支护技术,就是一种利用柱列式间隔分布钢筋混凝土的支护技术,其挡土结构主要是由钻孔灌注完成的。柱列式间隔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①桩和桩之间形成一定的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②桩和桩之间紧密相连的密排布形式。柱列式的灌注桩其刚度非常高,但是必须在桩顶上浇筑一些钢筋混凝土帽以加大桩与桩之间的联系。在早期,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部成熟加之对图纸的审核不严格,经常导致排桩支护的施工质量和预期不符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对目前的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要求。
3、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非常复杂,天气、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施工的安全性影响很大。施工现场的照明强度和温湿度变化及工程难度、劳动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安全。施工安全问题的多因素性,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难度,致使现场施工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体现在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技术交底等环节中。就是设计方案脱离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技术交的底与设计不匹配,施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突出,各环节衔接不紧凑,管理人员之间配合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场管理难度。
3.2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除安全制度外,施工现场还有许许多多的各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为施工安全提出了各种要求,无疑是玩施工安全套上了紧箍咒,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规定,使施工现场人员车辆进出有序、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工程施工按设计要求有序推进。而现实中,许多施工现场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混乱,施工的随意性比较大,出现质量问题,不知道该谁负责找。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信息的传递,影响了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3.3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管理上的混乱,不仅导致施工中各施工单位间协受阻、施工环节衔接不到位、施工工序脱节,施工材料质量保证困难,也使建筑工程成本增加。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进行施工。有的甚至随意改变工程结构,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事故和建筑物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3.4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由于管理人员专业不过硬,不能科学合理的施工中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也不能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在操作上的错误,以便对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5工程施工技术力量不足
技术力量投入的不足,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发生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梁板柱施工、钢筋施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中不能达到技术质量要求。存在防水及排水处理不达标、模板质量不达标,钢筋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4、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4.1健全管理制度,改善施工环境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可以可以促进现场管理的有序进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施工部门间的协调到位、做到无缝配合。制定施工管理制度要考虑其全面性,尽量囊括施工现场的方方面面
4.2稳定施工队伍,强化思想教育
施工队伍是保证现场施工进行的人力基础,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利于协调各部门间、各工段间的协作配合,发挥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某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工段,应增加技术人员投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要求。
4.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从材料采购、提高材料采购人员素质入手加强入场材料的质量控制,由具有较全面的材料质量辨别技术人员负责采购工作。加强对入场材料的检验,发现不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及时更换或退货。
4.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现场管理能力,保证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以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虽然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但是也给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大了管理工作困难以及工作量。因此,管理部门要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控制各个生产要素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齐林松,王传智.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5).
[2]张记民.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5).
论文作者:朱一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