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配置的现行模式与改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模式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操作性定义:教师资源配置模式
教师,作为教育人力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教育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学角度研究教师,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研究教师的数量、质量、结构、功能等等;而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研究教师的配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所谓教师资源配置,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分配、安置。从实际看,教师资源配置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由谁来配置,即配置者。第二,与配置者密切相关的,靠什么力量来配置,即配置力。第三,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有从程度看的大、中、小学之分,又有从内容看的理、工、农、医、军事、外交等各类之别,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将对教师做出怎样的分配、安置才能更好地充分利用教师这一资源,即如何配置。因此,在操作层面上,教师资源配置就是配置者依靠特定的配置力在教育系统中实行的对教师的分配和安置。
从教师资源配置的操作性定义可以看出,随着配置者、配置力以及如何配置的不同,对教师资源的利用就会不同。为了区别不同配置者借助不同的配置力而作出的不同配置,本文提出“教师资源的配置模式”这一概念。所谓教师资源的配置模式就是一定的配置者借助配置力而实现的配置方式。
二、描述性界说: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
为搞清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首先必须明白可作为教师的资源有哪些。从实际情况看,第一,目前在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活动的广大教师,构成教师资源的主体。第二,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构成教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非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教师资源的次要部分。第四,社会其他部门的人才,如经济、政治、法律等部门被聘为教师者,成为教师资源的必要补充。
在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有较大稳定性的是我国颁行的《教师法》。作为教育领域的具体法案,《教师法》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教师的配置问题,成为分配、安置教师的基本依据。其次是政府权力部门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借助直接的权力而进行的对教师的分配、调动和安置。由此,法律和权力就构成我国目前占绝对优势的教师之配置力。
因此,我们说,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就是由政府借助法律和权力实现的对教师的分配与安置。这一模式,可图示如下:
三、特性分析:我国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强制性、等级性与偏向性
(一)强制性
我国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强制性首先指法律的强制性。根据《教师法》的规定,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必须从事教育工作,而其他类院校的毕业生也可以作教师。中学教师必须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小学教师必须是中师或中师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等等,从总体的配置原则到具体的配置规定,教师的配置被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了。
其次,我国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强制性指权力的强制性。这主要指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借助上下级权力对教师的调整、搭配。这种权力约束是垂直的与线性的,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这都是不容置疑的硬性规定。
(二)等级性
我国目前教师资源配置中的等级性主要指在各级学校之间教师配置的差别性。在对教师资源的配置中,现行模式沿着由上而下、由高等到中等以至于初等的路子而逐渐展开。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十几年的教师配置看,第一步是各高等学校自留毕业生,以填补短缺的教师位置。第二步是沿着本科院校、专科学校、中专、高中、初中以至于小学的运行环节依次展开。本科院校的教师位置大致满足后再往专科学校分配,专科大致满足后再往中学分配,中学大致满足后再往初等学校分配等等。这种按照学校等次与级别自高而低的配置体现出明显的等级性。
(三)偏向性
我国目前教师资源配置中的偏向性主要指如下几个方面的不平衡性: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如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等)之间,在普通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如普通中学与职业技术中学等)之间,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之间,教师的配置是优先满足前者,然后才考虑后者。
在负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校内,在各学科之间,教师配置优先满足“重点学科”(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主要的就是考试的科目),而像音乐、体育和美术之类的“非重点学科”则被轻视,甚至忽视。
四、问题诊断:我国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带来的两重性后果
在上述教师资源配置模式下,教师的分配和安置对我国教育产生了两重性的后果,即在某些方面带来了发展,有时甚至是较快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又带来了问题,有时甚至是较大的问题。全面认识这些后果,对进一步认识和判断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优劣并进而做到择优弃劣,扬长避短,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现行教师配置模式由强制性带来的后果。一方面,现行教师配置模式以法律和权力的硬性规定保证了教育领域教师供给渠道的畅通,使教师供给有了可靠的来源,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配置常规,有助于教师配置的制度化、正规化,避免了教师资源的流失与浪费,促进了教师供给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现行教师配置模式基本上排斥了市场的调节,限制了人们根据市场法则,根据社会分工产生的不同职业的职业引力来主动选择职业的自主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目前教师供给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强制性规定而实现的,尽管这种强制性与人们的自主选择不无一致之处,但是它们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差异也必将存在。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师这一教育资源,在教师配置的法律、权力作用之外,逐步扩大人们的自主选择、自愿从业,将是必不可少的。
(二)现行教师配置模式由等级性引起的后果。从有利的方面讲,现行教师配置模式的等级性有利于级别较高的学校教师的配备,从而能促进这些学校教育的发展,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国教育的发展就是沿着高校、中等学校直至基础教育的由高而低的方向发展的。如果我们把整个教育一分为二,划分为基础教育和中学后教育两段,那么,很明显,在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等级性作用下,中学后教育的发展比中学教育的发展要快得多。从不利的方面讲,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方式的等级性却不利于级别低的学校教师的配备,从而延缓了这些学校教育的发展。从实际看,相对于中学后教育的发展,中学教育,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都是缓慢的,这在目前的教师配置模式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如果说,当教师资源不足时,采取优先发展中学后教育的战略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不能仅看到这种选择的正面价值,还应看到它反面的弊端,因为很明显,这种中学后教育的发展是以迟延中学教育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代价的,而从长远看,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教育就不可能有较高质量的中学后教育的发展。因此,为谋求整个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改变目前教师配置模式的等级性。
(三)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由偏向性引起的后果。沿着上文我们分析偏向性特点的思路看其后果,一方面,我们看到偏向性有利于某些方面的发展,比如在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教师配置模式的偏向性有利于重点学校的教师配备,因而有利于这些学校的发展。在普通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之间,现行教师配置模式的偏向性有利于普通学校教师的配置,因而能促进这些学校的发展。同样地,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之间,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偏向性有利于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配备,因而有利于这些学校的发展;在中小学各学科之间,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偏向性有利于“重点学科”的教师配置,因而促进了“重点学科”教育的发展。
同时,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偏向性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非重点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偏远地区的学校以及“非重点”学科的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因此导致了非重点学校的劣势地位,导致了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学校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了教育上的地区大反差(比如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较慢),也导致了对一些学科的轻视,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
总之,在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偏向性作用下,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相关发展”类似的发展,那就是重点学校的发展是以非重点学校的迟缓发展为条件的,普通学校教育的发展是以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迟缓发展为条件的,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是以不发达地区教育的迟缓发展为条件的,而“重点学科”的发展是以牺牲“非重点学科”的发展为条件的。从学生发展着眼,也就是说,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是以迟缓乃至牺牲另外方面的发展为条件的,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必须变革、改造目前这种不利情况。
五、原因探求: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的存在依据
上述教师资源配置模式既有促进教育发展的价值,也有阻碍和迟缓教育发展的弊端,为了更好地利用其价值并克服其弊端,我们必须探明现行配置模式的存在依据,因为所谓改造现行的配置模式,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无非是要改造它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以引起更为理想的结果。
在我们看来,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有如下三方面直接的存在依据。
第一,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是在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还不具备充分的职业吸引力时政府为保证教育发展而采取的选择。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看,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劳动力,因而向教育(包括向教师)提出了迫切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劳动消耗与其报酬的巨大反差(教师的复杂劳动与其低水平的报酬是不相称的)使这一职业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许多优秀的人才不愿主动地从事教师职业。因此,政府便采取法律或权力的强制性措施,以支持教育的发展。
第二,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是以“精英教育”的存在为其基础的。在我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远未达到15%这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通用指标。我们仍拥有众多的文盲,仍拥有众多的仅仅受过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高等教育还只是对数量有限的少数人的教育,还处在精英教育的阶段上。因此,在教师配置过程中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等级性与偏向性——这是在精英教育阶段出现的带有共性特征的东西。
第三,现行教师资源配置模式是以社会发展为其背景的。社会的改革,一方面能实现新的转机,同时也难免有旧体制的印记。拿教育改革来讲,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必然也必须作出应有的调整,但同时又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这种调整,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对教育过分统一管理的影响,在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法律、权力强制性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影响。
六、对策构想:教师资源配置的多维模式
改革现行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第一是要改变教师这一职业的存在状态,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为此,就必须进行有步骤的、坚持不懈的工作,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方面的素养,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这里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要大力提高教师的地位;第二,与此相适应,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两点是互为条件的。那么,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应如何做呢?这就是第三:“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教师地位的提高,才可能有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增强,在教师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才可能将强制性的配置与人们自愿的主动选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好教师这一教育上重要的人力资源。
第二,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移,在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要逐渐改变其等级性与偏向性,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上,在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门类的教师配置上,由偏向性走向协调和平衡,以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师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逐步摆脱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过分统一管理的强制性局面,联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借助市场法则这只“无形的手”的力量,更好地实行对教师资源的配置。
总之,改造现行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最根本的就是逐步改革教师配置中的等级性、偏向性和强制性,以实现教育的统筹协调、平衡发展。从教师资源的配置力这个决定性的环节看,就是要走出单一的法律、权力配置,提高教师地位,增加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引力,以市场法则配置好教师这一资源。与前面的现行模式相对应,改革后的模式图示如下:
注释:
[1]《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