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的理论探讨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关于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的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指标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7)01-0010-04

信息技术及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促使生产力现代化,使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根本性变革而最终导致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引导着世界潮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向信息社会迈进的程度,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和制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来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如何正确测度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这一问题,不少国际组织、国家及一些专家个人都提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方案。在这些指标体系中,都涉及到了信息资源的相关指标。另外,一些测度实例所应用的指标体系中也把信息资源相关指标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因素。

1 指标体系中的信息资源因素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信息并非全都是资源,只有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才是信息资源。所以,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从本质上说,信息资源其实是一种附加了人类劳动的信息,它由信息、人、符号和载体4种最基本的要素构成。其中,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源泉,人作为认识主体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利用者,符号是人生产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媒介和手段,载体则是存储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物质工具。总而言之,信息是资源,是人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过程之后,以符号形式存储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国内外对信息资源有着多种理解,概括来说,信息资源包括:文献资源,数据,多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等),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设备、技术和人等)。[1]本文中所提及的信息资源是狭义意义上的信息资源,不涉及设备、技术和人的因素。

1.1 信息化测度方法中的信息资源相关指标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国际数据公司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和企业信息评价法。上述六个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中涉及到信息资源因素概括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测度方法里都涉及到了信息资源的相关因素,有的以文献信息资源(如报刊、图书)作为测度指标,有的把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如数据库)纳入了测度体系,信息资源作为信息化测度体系的指标,在信息化测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1.2 信息化测度实例中的信息资源相关指标

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进行了很多信息化测度的实例研究,对测度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案例大多是以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RITE)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修改,构建了新的测度模型,对某个地区或全国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这些新的模型中也都涉及了信息资源相关指标,归纳如表2。[2]

上述这些测度模型的指标中均涉及到了信息资源相关因素,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如“人均图书报刊杂志总印张数”等,网络信息资源如“人均网络站点数”、“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等。在这些指标体系中,信息资源的相关指标都是不可或缺的。

2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之争

信息时代,有人预言纸张将退出历史舞台,数字化信息资源将替代书籍报刊这些传统的纸质信息资源而独立地存在,无纸办公室、电子报和数字化图书馆等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实际上纸张的生命仍然在延续,它具有某些信息所不具有的特性,它有助于人们工作、交流与思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1 信息资源的社会生存现状

据统计,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数为1806.93亿印张,与上年相比,用纸量增长10.75%。其中书籍用纸占14.11%,期刊用纸占6.13%,报纸用纸占67.89%。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190391种,其中新版图书110812种;全国出版期刊9074种;全国出版报纸2119种。[3]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4]也就是1亿多人,可见还有90%以上的人还在使用纸质文献,图书、报刊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商业周刊》曾于1975年预言,“无纸办公室”即将来临。如今25年过去了,通讯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无纸化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与此相反,信息技术促进而不是减少了纸张的使用,打印机和复印机运转的速度越来越快,使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过去的十年中,数字化的信息交流在增长,而纸张的消费同样也在增长——由每年的8700万吨增加到了每年9900万吨。虽然很多办公室都在着力削减用纸需求,但实际上办公用纸消耗的增长仍超过了各类纸张消耗总量的增长,纸张在数字化办公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数字化资源并存且互相补充。所以即使在数字时代,纸业公司股票的账面利润仍是很可观的。1998年,纸业公司的股价表现得比牛市的道琼斯指数还要好,增幅超过其40%左右。[5]

人们以前为了查资料,都要去图书馆,很不方便。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使原来在传统图书馆中的查找全部在网上实现,有些在纸质文献中查不到信息,能够在网上得到查询。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共存并且互相补充,大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报纸不仅生产和运送成本高。而且从商品变为垃圾的速度快,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在线数据库的出现,人们觉得报纸应该寿终正寝了。然而,至今低效、过时的报纸仍在报纸业存在着,并有着很广的使用覆盖范围。同时,数字出版商们却在向纸张出版靠拢,一些数字刊物的排版越来越靠近纸类刊物。当然,反方向的发展也大量存在。现在几乎所有的大报都拥有了自己的网站。由此可见,纸张印刷和数字化技术的互相补充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纸张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开辟出新的道路。它们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和互补功能已成为数字技术的资产。在其他一些领域,取代纸张的想法也渐渐变成了对它的认同。电子书籍大量搬用了传统书籍的特点。信息量巨大而复杂的网络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它放弃了深奥的信息用语而采用了传统的文件语言。老式与新式文件之间的相似性在于它们都是信息的载体,当对纸张文件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人们会发现,它们不仅构造了信息,甚至也构造了社会。它们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肯定和互相补充的。

2.2 信息资源的共生和共同演进

在我国,传统的信息资源一般被分为图书、报纸、期刊。从历史上看,书籍的出现和发展于文字、书写材料、印刷技术和现代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国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了最原始的书,简策、版牍是在纸发明之前我国书籍最主要的形式。公元2至3世纪,汉代发明了伟大的造纸术,从而有了现代意义的书籍的雏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

初唐时期,被马克思称为“最伟大的发明”的印刷术(即雕版印刷)在我国诞生了。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能够大量、经济地在纸张上复制,因而更便于广泛传播和长久保存。公元11世纪中叶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4世纪中期,在约翰·古登堡发明了一种能用来铸造重复使用和可移动的活字简单工具后,文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发展给印刷的频率和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印刷机的推广,文献的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小说开始出现。报纸是在约翰·古登堡生产出第一批印刷的圣经之后150年出现了。[7]国外的杂志产生于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后得到了发展。工业革命后,廉价杂志出现,开始了杂志大众化的历史。我国古代的报纸,从唐代开元年间算起,至今也有1200多年了,那时的报纸大多是册装的,也可以说是我国的古代杂志。但现代意义上的杂志,却是在19世纪初西方文化传入我国时,由外国人创办的。[8]

18世纪后,机器工业不断发展,造纸技术、印刷技术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19世纪推出的出版技术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印刷能力和印刷质量,增加了文献的数量和种类。20世纪初,国际上出现电子打字机、照相排字机和胶版印刷机等机械制版印刷设备,使排版速度和印刷质量又有了新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后,电子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出版印刷工业中的大量应用,使书籍的出版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报纸和杂志也已经能为读者提供大量有时效性的信息、图片资料以及高质量的色彩了。

1980年个人计算机出现,文献开始通过运用超文本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借助超文本文献,页面上的元素能直接以一种无序方式与其他页面连接。超文本和超媒介代表着文献传播领域中由数字语言的影响带来的第一个意义重大的变革。这些概念已被出版者频繁用在散布于只读光盘和软驱上的电子图书,以及因万维网和在线计算机服务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出版物上。从此,传统意义上以书籍、报刊为主的信息资源受到猛烈地冲击。但是,纸印书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不需要任何设备即可直接阅读,而且携带方便,查找容易。特别在积累、存贮知识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纸书不会被电子出版物替代。可以预见,未来的书籍将进入纸书与电子书共同发展、形态多样的时代。

从媒体的形态变化过程来看,我们看到新媒体并不是自发地、独立地产生的,它们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进化和适应。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现存形式的发展。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取代,这一直是从第一批有机物在这个星球上首次出现以来的常规。新的形式往往是偏离和增加媒介大家族的品种,而不是巩固或替代旧的形式。汇聚的结果是引起每一个汇聚实体的变革,并创造出新的实体。[9]

报刊图书通常被认为处在死亡的边缘。由于它们历史性地依赖印刷机和纸张,许多人推测它们将不能同新形式的电子媒介相竞争,因而最终会逐渐消亡。可是,这种推测低估了纸质媒体的适应性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们远远不会灭亡,而有可能变成一个用途更广、更受欢迎的媒体。但是要做到这一步,纸质文献必须完成向数字出版系统的转变,即促使了电子报纸的产生,这便达到媒体间的融合和汇聚。

3 结束语

信息时代,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多地通过电子媒体如网络、电视、广播等获取信息,但传统的信息源如报纸、期刊和图书仍然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获取学术信息和系统知识的时候。受传统阅读习惯和使用条件限制,纸质媒体的地位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因而,将图书、期刊、报纸的发行量(种类)作为衡量信息资源的指标是合理的,同时,图书、期刊和报纸的购买量也反映出当地居民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和利用能力。此外,图书馆与信息中心也是重要的信息源。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数量及其拥有的文献量对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高信息利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也应该作为评价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10]

由此可见,在信息资源领域,数字化文献不可能完全替代纸张文献而存在,事实上纸张文献的生命仍在延续,并且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在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中,纸张文献和数字化文献这两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两者融合共存并且互相补充,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收稿日期:2006-07-20

标签:;  ;  ;  ;  

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的理论探讨_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