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设施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认为农业基础设施和工业(城市)基础设施在技术含量、资本含量、单位密度、构成比例、空间布局等五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体系,而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农业基础设施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替代类型和发展战略;我国现阶段应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局面;在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的背景下,可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尽可能扩大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业能分享其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同步发展的目标。
一个发达的高效率的农业基础设施系统是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乃至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转变中的我国农业经济要顺利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轨道,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限于篇幅,本文着重探讨农业基础设施的静态类型和发展类型,以便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确定不同发展重点、选择不同发展类型提供一般理论依据。
一、农业基础设施与工业或城市基础设施的比较
从基础设施这个大系统的分类来看,农业基础设施和工业(或城市)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具有基础设施的一般特征。但是与工业(或城市)基础设施相比较,农业基础设施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含量不同。工业生产的技术构成一般都高于农业部门。这种技术构成的差别主要存在于物化的固定资本和劳动者素质两方面。两部门的生产对技术要求不同。
第二,资本含量不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通过投资和资本积累形成的。但是,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许多工程项目中,资本含量远低于工业基础设施,这固然与他们的技术含量不同有关,也与二者的建设方式不同有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含大量的劳动积累,即由较多的活劳动与少量的资本相配套,活劳动直接转化为凝结的资本形态。如在农业生产区域内修建一条公路会投入大量的劳动,而在工业区内则会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本以代替劳动。这种情况至少在我国是普遍的现象。例如,贵州省1985-1987年3年投入以工代赈各种资金总额2.4亿元,修筑公路、桥梁、隧道使用工日1.1亿个。公路沿线(半径5公里)的劳动力平均每人每年投劳3-5个工日。①
第三,单位密度不同。由于农业生产需要以广(原字主的上加矛下加衣的下边)的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具有相对发散性特点;而工业品生产则是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生产具有空间的聚集性特点。因此在一定的空间单位标准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分布密度要远低于工业基础设施。如果再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差别,则在正常的情况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利用系数相对低于工业基础设施的利用系数。因此在相同的收费标准下,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收期会更长。
第四,构成比例不同。这不仅表现在提供同等量的服务,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不同于工业或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而且更主要的是基础设施各子项或子系统相互比例不同。例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供排水系统和储运系统比例会不同于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供排水系统和储运系统比例。工业生产由于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量都非常大,生产系统特别复杂,相互关联强度大,需要有更多的基础设施为它服务。而农业则不同,它受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二者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比例是不同的。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农业生产内部不同农业区或不同农业生产内容和项目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供排水系统在湿润区和旱作区、储运系统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分布结构是会不同的。既是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内部的一种比例关系,由此也会影响到单位密度的大小。当然这种因客观自然差异形成的农业经济结构差异对基础设施的分布密度的影响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是绝对的。
第五,布局不同。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分布差异和单位密度不同外,农业基础设施的某些子项或子系统的布局还明显地受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布置在城市或工矿区内,并且依赖于工业的发展。例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包装、运输、储藏设施、农产品销售设施、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教育机构、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农业统计和计算中心、农业管理机构等;相反,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一些基础设施,特别是社会性和分益型设施,则较少布置在农村。这种布点的差异也是构成分布密度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的比较
这里再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的差异比较中来看看农业基础设施有何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则既包括了传统农业基础设施和转变中的农业基础设施,也含有部分或少数发达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成份。总的水平和状况是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相互配套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而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两类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一体化农业食品和纤维生产销售体系,而发展中国家只是在局部地区、局部环节上发展一体化,一体化的总体水平较低,各环节联系不够紧密。
第二,发达国家都建有完整的农业生产支持系统和服务体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植保、施肥以及设备维修、动力供应,农村邮电通讯、金融信贷、保险和各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整个服务体系高度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而发展中国家缺乏这种公共生产服务系统和设施。
第三,发达国家都建有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网络体系,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形成这种体系。
第四,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国家和私人力量、公共财政与私人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和积极性,可以说计划与市场这两种机制在这方面结合得比较好。发展中国家则不尽人意。
第五,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有足够的资本保证,无论是资金还是提供的服务能力都存在过剩状况。如美国粮库在1980年1月1日总利用率只有71%,1983年6月1日利用率仅为44%②。日本如何有效地利用农业剩余资本已是金融部门所面临的迫切课题之一③。而发展中国家都表现为严重短缺。
第六,发达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偏向于农业生产力的深度,即重在资本深化和技术深化;重在维系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重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平衡和稳定产量波动、市场价格波动;重在农产品产后设施的建设。发展中国家偏重于农业发展速度,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那些能够直接促进和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工程项目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变化虽然有所认识,但还不是建设的重点,对产后流通设施不够重视。
第七,两类不同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差别还表现在人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农场主在实践中意识到一个高效率的市场体系是高效率农业生产必不可缺的前提;意识到没有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农业劳动者,要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和农场主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软设施”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和政府在这方面的认识更多地还停留在传统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上,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缺乏计划性,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布局严重偏向城市。
当然,在两类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各种帮助和支持,如资本输出、技术转让、培训和训练各类人才等。这些活动构成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的一部分内容。
三、发展的替代类型
发展的形式就是替代,替代的实质就是发展。正是因为存在着各种替代,才推动了发展。从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过程来看,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形式的替代类型。
1.综合性基础设施替代单一型、简单型基础设施。过去由于缺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缺乏对基础设施各种相互关系的认识,加之各种利益矛盾和市场分割,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协调,许多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单一化。如水利设施,要么只是单纯为防洪,要么是为了单纯灌溉,将防洪与抗旱、灌溉与航运、发电、养殖、水土保持、生态平衡、旅游景观等各种关系割裂开来,不能作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既限制了基础设施的潜在服务功能,往往也成为重复投资的根源之一。现代基础设施由单一型服务功能转向综合性服务功能也是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不权水利设施建设中注意到综合开发和协调问题,而且在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是如此。如铁路发展背负式运输方式,加强了与公路和汽车运输的联系;高速公路可以兼作飞机跑道;通讯线路不仅用来传输电话、电报,还同时运输各种数据,乃至电视、电影节目,将各种信息集于一体,发展多媒体、多功能信息通道等等;综合性基础设施的发展加强了计划性、规模性和集中性。
2.社会化服务设施替代自我服务设施。在传统社会里,生产和社会分工不发达,许多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可以由生产者独立完成,基础设施与生产性质一样,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和自我服务性。现代社会,由于分工分业的发展,生产者只专事完成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的内容,要将生产过程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仅仅靠协作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一体化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这种社会化服务设施以替代原有的自我服务设施。就美国而言,它主要由农业跨部门纵向一体化和农业内部合作社横向一体化两大体系组成。社会化服务设施的发展使基础设施的本质特征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
3、信息服务设施替代物质和能量服务设施。在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约略呈现出能量替代部分物质,信息又替代部分能量的趋势。主要是以电力、化肥、农药、柴油等高能量物质替代了一部分土地和机械投入,而信息的发展又替代了一部分能量投入。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结构变化大体反映了这种趋势。据分析,整个货运产生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的相关性,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单位生产的货运量逐渐降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导致了信息替代了部分物流和能流。我国工业生产水平每年提高1%,货运生产量平均减少0.5-0.66%④。发达国家大约在人均GNP3800美元,人均公路货物周转量1350吨公里时,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开始呈下降趋势。当人均GNP6000美元时,人均公路货物周转量只有998吨公里⑤。这种发展趋势提醒我们,既要注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要注意通讯事业的发展,后者不仅可以替代前者部分服务功能,而且在未来社会里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替代类型,如由强调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为目的基础设施转向以适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目的基础设施,由非生态型基础设施转向生态型基础设施,等等。强调基础设施的发展应建立在人-社会-自然-技术-环境-生态的和谐与统一的基础上。
四、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时空类型
发展经济学根据资本的投资和运转特性,常将资本分为两类,即“间接资本”和“直接资本”,前者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一种“间接”作用,而后者则“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间接资本”即指“社会分摊资本”或“社会先行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也即指基础设施投资,后者指“直接生产性资本”(Directly Productive Activities)。就SOC和DPA的时序关系来看,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类型是基础设施超前于DPA,这也是发展经济学赋予基础设施的最初含义和基本特征。一般认为英国早期基础设施的发展是这种类型的代表。英国及其稍后的其他一些国家对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史实,曾给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唯资本论”和“大推进理论”风靡一时。但终因发展中国家不再具有早期工业化国家的一系列外部环境和条件,而使这些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
第二种类型是基础设施与DPA的同步发展,即基础设施的形成和供给能力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保持着平衡适应状态。一般认为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第三种类型是基础设施滞后于DPA的发展。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属于这种模式。在一些滞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四种类型是基础设施与DPA的交错发展,即在一定时间内,基础设施优先增长,待基础设施形成时,可满足DPA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需要。当基础设施的能力饱和时,又需要重新扩张基础设施。这种类型与第一种不同的地方在于:基础设施不是始终处于“先行”地位。
第五种类型与第四种相仿,但不是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而是优先发展DPA,待DPA提供的剩余和积累达到一定规模时,再用于基础设施的发展。
五种类型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基础设施的超前和同步发展中,都要求社会预先就有可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品,而这些投资品又是由DPA生产出来的。因此,究竟是PDA优先增长还是基础设施优先增长,颇有点象鸡和蛋的关系。如果从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来看,第一、二种类型都比较好;第三、五种类型较差;至于第四种类型在什么时间或什么条件下开始交错,虽然可以进行一定的量化研究,但实际上并不是件容易把握的事情。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农业基础设施都严重滞后于PDA的发展需要。在这个前提下,重新选择发展的时空类型,如果能转到同步发展类型,就已实属不易了。当然,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基础设施系统进行分解,对个别地区、个别子系统实行超前发展,而对另一些地区、另一些设施实行同步发展,或随后一同步式发展,等等。并不强求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鉴于我国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又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一时要校正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偏好,也不尽现实。在这种背景环境下,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可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尽可能地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业和农村充分分享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使之成为沟通城乡联系,弥合二元结构,加强工农关系的重要渠道。这种战略思路和选择在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是积极可行的。农业中的许多重要基础设施本来就依赖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许是其在农业和农村中生产领域内的延伸。单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专门化的基础设施是较少的。现阶段我国应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施、水利设施、能源设施、科技设施、教育设施、通信设施、环保设施等社会共享型的基础设施。
注释:
①朱玲:《公共工程对乡村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服务的影响》,《经济研究》1990年第10期。
②丁泽霁主编:《国外农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1版,第102页。
③丁元林编著:《各国支援农业的财经政策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162页。
④张风波:《中国交通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20-131页。
⑤姚亚山等编:《中外交通发展现状与未来》,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12-113页。
标签:国内宏观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农业类型论文; 生产类型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