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论文_张雪松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论文_张雪松

张雪松

身份证号码:1310251985****5115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大量进行土木工程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般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应用混凝土的同时其产生的裂缝问题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管是外界的影响还是材料内因的影响都可能造成裂缝的产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是帮助工程顺利进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措施

要促进行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落实行业生产标准,保证生产质量,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做出改革,提升工作质量,获得更好的成就。建筑施工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为了完善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及时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减少和预防施工中的各种不良问题,在土木工程中,裂缝问题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工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针对施工问题首先要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

1.1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材料的影响

第一是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形状不规则。其形成的物理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其水分流失,导致混凝土的性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凝结胶体性状,当形变的内力超过外力约束时在其表面就容易出现干裂的情况。第二是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受温度影响较明显一般表现为冬天施工产生的裂缝较宽夏季产生的较窄,其形成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水的加入让水泥产生大量的热,进而在水泥内部产生相应的温度力,当温度力超过自身承受限度时就会让水泥发生形变最终形成混凝土裂缝。要解决这种问题的产生就要切实的对施工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1.2地基变形

户外施工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大,当施工地基出现水平或垂直位移,在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拉力会超出混凝土的承压能力,从而产生裂缝。地基出现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地本身的地基条件差,容易出现沉降,其次是地基局部的不均衡受力而导致的沉降。

1.3钢筋锈蚀

户外施工的空气湿度和温度都不受控制,当钢筋与空气中的湿气、氯化物等气体接触后,钢筋表面就会出现锈蚀,混凝土部件在埋入钢筋后,钢筋表面的锈蚀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氧气相结合,就会出现混凝土内部的锈蚀,导致混凝土应力膨胀,最后形成裂缝。

1.4混凝土自身的质量问题

针对一些土木工程中出现裂缝的现象分析,有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混凝土的质量没有达标,施工人员没有正确的选择混凝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混凝土不会被发现有什么异常,但是时间一久,使用过这种混凝土的墙体就会发生裂缝。这种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期,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混凝土的选择来说,要选择纯度达到国家标准的,纯度过低会导致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使混凝土的保护层筑的太薄,这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透到混泥土层内,导致二氧化碳充分于混凝土接触,从而发生化学反应。随着这种反应的进行,墙体会逐渐出现裂缝,严重的会腐蚀墙体内的钢筋,导致墙体失去稳定性。

2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

2.1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这里就要强调混凝土的水灰比例,这个比例一定要控制在一个科学的范围内,将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到一个适合值。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这样才能使灰与水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质量好的模板可以使混凝土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且可以有效的保护模板的形状不发生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规范施工人员操作

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招收施工人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视,确保施工人员的各方面能力都在合格范围之内。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且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技能考察,对于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要重点培养,而那些未达标的施工人员,不要让他们进入施工场地,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3]。管理人员要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去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使工程更加有效的进行,从而减少裂缝现象的出现。

2.3土木工程施工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方法

进行温度控制主要是防止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为了让建筑时不因材料吸水放热在后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建筑时要一边建筑一边进行浇水处理,要让碎石得到充分的冷却,在天气炎热时要进行浇薄处理,让其尽量能够散热,在天气较寒冷时要处理让建筑面上蒙上一层湿气。在添加混凝土时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塑化剂以减少水泥的用量,让材料热分配更均衡,在必然区域要控制温度在30℃~36℃,材料内部的温度应该控制在50℃以下。如果气温比较低材料容易出现冻裂的情况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改善材料的性质,避免表面的过度干缩提升使用寿命。

2.4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把控是全过程的工作,从施工前期的质量到现场施工,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应积极做好质量监控。首先,在选择混凝土构件材料时,严格执行材料控制,施工单位应有专人对材料进行核查,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检查材料的合格程度,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其次,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分明别类的细化管理,例如水泥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因为雨水等问题影响水泥的质量。最后,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配比,合理配置各种材料,在规定的搅拌时间和温度情况下施工,避免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离析现象。再者,混凝土运输时,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道路,减少剧烈震动。

2.5裂缝修补措施

外墙维修:一般的裂缝主要发生在墙体表面,这种现象对混凝土整个承载结构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在外观上显得不够完美。一般修复措施是采用特定的材料进行外表的粘贴,以保证墙体外表的完整性。这种材料一般采用会加入环氧胶泥,,这种物质可以防止已出现的裂缝出现扩张现象,可以保护墙体机构的稳定性。

采用裂纹灌浆的方式:裂缝比较严重的墙体采取裂纹灌浆的方式是种不错的选择。不过这对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技术的事。施工人员要精确把握裂纹的具体位置,然后再用真空压力装置对其进行灌浆,施工人员要根据裂缝的深浅去使用合适的浆料,减少灌浆过程中的浪费。

混凝土加固:混凝土仅仅靠自身的固定性是不足以把墙体的结构变得稳定的,在处理裂缝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钢筋对墙体进行加固。对于整个裂缝来说,要想使裂缝不再增大,就应该要使用合适的钢筋材料和适合的混泥土粘合剂,还有施工人员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保证裂缝问题处理完毕,防止裂缝出现二次开裂。这不仅会影响到工期,而且还会浪费很多材料。

结论

土木工程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对施工人员的考验很大,对混凝土的要求更大。对于墙体的建筑,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施工,而且施工后还要对建筑进行一定的温度控制处理,防止因水化现象的出现而导致温度变化较快,使得建筑表层出现裂缝。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对裂缝的预防及处理,减少因裂缝而产生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损失。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提升施工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立刚.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方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7);342-457.

[2]薛小雷.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8,v.37;No.499(23):245-246.

[3]文雅乐.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522(10):80-81.

论文作者:张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论文_张雪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