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浅谈论文_朱锋

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浅谈论文_朱锋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初级中学 71360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为语文学科性质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学”是相对于语文能力教学而提出的,它要求充分开发、积极利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积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现象。“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而“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则指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而由这些知识内化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结合中学语文学科,我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感悟。

一、 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语文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口语教学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平时应该注意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不断修炼自己的语言、美化自己的语言,努力做到谈吐儒雅而不俗气、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古板,这也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当今进入了信息时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新思潮、新现象层出不穷,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祖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诚实待人、宽厚仁爱之心,要做到爱国家、爱人民、爱学生。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人文素养。教师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教着教着就感到自己的水平和学生差不多了”。确实如此,不管你以前是什么学历,教高中的教师会慢慢感到自己的水平也就是高中生的水平,教初中的教师会慢慢感到自己的水平也就是初中生的水平了。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结果,根本原因就是长时间不学习,知识老化、固化所造成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热爱学习,不断向传统文化学、向先进文化学,让自己的课堂永远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人”,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文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人文素养之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语文人文素养,才能够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二、挖掘教材,让学生去体验人文精神

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篇文章。教师应该重视用文学性语言绘声绘色地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缩影。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国文化。五千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作为未来中国发展希望,学生学习语文、了解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他们会更深刻地了解和喜欢上中华文化,可以培养出学生们民族自豪感,更能有效地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侵略,使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小说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三、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我们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从中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特别是部编语文教材,增加了名著推荐及经典诗文阅读分量,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学生走进名著经典的敲门砖,引导学生多读名篇名著。不仅限于课本,不仅限于中国,还需涉及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名人作家们留下的经典。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看新闻、报纸,引导学生开始学会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生活,他们会为弱势群体而忧伤,体验到了世态炎凉;感悟到了人间的真情温暖,产生了几分爱心与同情;语文学好了,情感也必将得到升华。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被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感染,心灵受到碰撞,品格得到陶冶,获得了美的熏陶,加深了对人类情感的认识和理解,感情变得更加细腻。语文教学应该担负起升华学生情感的重任。这种生命的体验远比获得一点知识来得重要,学生受到了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了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当然我们还要高度重视把人文素养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把人文素养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策略与途径,做好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论文作者:朱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浅谈论文_朱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