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高考作文试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试题的几点看法
97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是思想性强,考查能力全面,题型新颖。
在今年试题中,给了三个材料,这些材料来自于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材料1】通过小新6年如一日地背瘫痪同学小牧上学的事情,展现了社会上乐于助人的风尚;【材料2】引用某杂志社的调查结果, 反映出人们对良好品质的呼唤;【材料3】披露的问卷调查结果, 证明在社会上存在着“不愿助人”的现象。三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地、全面地、立体地揭示了我国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复杂社会现实。在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必然会出现各种思想同时并存的局面,这是很正常的。试题紧扣时代的主旋律,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弘扬正气,这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和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导向是积极的、向上的。
和每年的试题一样,作文含有大小作文两篇。小作文用以考查形象思维,大作文用以考查逻辑思维,考查的能力很全面。为工于描绘和擅长阐释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小作文要求根据【材料1】的内容,发挥想像, 合理地设置能表现小新优秀品质的背小牧上学的情景,其中要以描绘小牧的行动为重点。这些条件既为想像提供了空间,又对想像加以限制,因此,在审题与构思上增加了一些难度。
大作文要求根据【材料2】【材料3】加以议论,旨在测试考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材料2】【材料3】是分别来自于广东、江苏两省正式发表的报道,两者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它们展示了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的双重道德标准:人们把乐于助人置于理想境界,但又很难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出来;人们既有着对良好世风的企盼,又有着顾及私利的一面;人们既希望自己在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又不能在别人碰上麻烦事时助人一臂之力;人们既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又因为有做好事招惹麻烦的经历而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这种“理想与行动”“道德规范与个人杂念”“人与己”“知与行”的矛盾,致使各种复杂的思想并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不同的人生哲学,构成了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篇大作文,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洞察社会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写好。
今年试题的题型新颖不俗。在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完全并列的三个报道的情况尚不多见。题目把三个原始材料和盘托出,没有褒贬、不加润色,把对材料的使用、分析的余地全部留给考生,任凭考生去领悟、去评说、去发挥。这三个材料所涉及的现象来自三个角度,好的、不好的、人们所希冀的,形成三个鼎足,覆盖着人们当今在精神文明领域中的所做、所想。我们不能不说命题者对材料的选择是颇具匠心的。这三个材料各有各的用处:【材料1】用于小作文, 同时给大作文提供了一个可使用可不使用的自由度;【材料2】【材料3】用于大作文,却没有提供选择材料的可能性。这一松一紧,一张一弛,对考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给他们在选用材料上留有余地。
今年的大作文题,因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时代色彩,受到了充分肯定;但作为应试作文,特别是作为高校选拔性考试的题目,不能不说又留有一分遗憾。从考场作文来看,上乘之作为数不多,劣等作文乃至跑题作文也为数不多,想论述什么而又论述不出什么的文章粘连在一起,难分高下,这对人才的选拔是不利的。
在今年的考场作文中,出现了一些说套话,内容空泛的文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下。另外,目前对青少年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中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薄弱点。当然,题目本身所选择的材料,提供考生选择的角度以及令思维驰骋的空间,都有一定的限度,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盼望着思想性强,具有时代色彩,能提供考生众多构思角度,利于思维发散的作文试题出现。
二、考场作文概况及评议
今年在北京阅卷点随机抽样1500份试卷,小作文平均分为11.5580 分(满分20分),得分率57.79%,大作文平均分为26.4753分(满分40分),得分率66.19%。作文总平均分为38.0333分(满分60分),得分率63.39%,这个成绩是比较低的,高分数段的试卷也是少的。
那么,试卷的情况如何呢?从试卷中反映出哪些问题呢?
首先,谈谈小作文。
要想写好这篇小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描写小新背小牧上学的情景的想像要合理。第二,重点要写小新。第三,描写的重点是小新背小牧的行动。第四,通过描写小新背小牧上学的情景,表现小新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如果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就能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如果描写得具体、形象、语言准确、流畅,就是上乘之作。
可惜,考生的优秀作文数量不多。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描写的重点不突出。描写的重点应该是小新背小牧上学的行动,也就是对小新“背着走”的动作加以描绘。比如,写“小新把小牧用力向上托了托”,“把脚步放慢、放稳”,“小新那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嵌在了土里”,“脚下一滑,两人就要摔倒了,小新赶忙用两手撑地,双腿跪在了地上”……但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把精力放在背的动作上,而是把小新背小牧上学离家前或到校后的情景写得过多;也有不少考生对动作以外的情景描绘得过多,比如,以两个人的对话为主要描写内容,而在真正描写动作时却用寥寥数语一带而过,这就本末倒置了。
第二,设置的情景不够合理。想像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小新背小牧上学经过1公里的路途, 这其中要考虑到材料中的隐含信息——“一背就是6年多1000多个日子”。设置的情景既要有偶然性, 也要有经常性。有不少文章设想了下雪、下雨、刮风的情景,还有的文章设计了涉水、爬山的情景,这都是可以的。但有的考生为了突出困难的程度,安排了小新背着小牧打毒蛇的情景,安排了小新背着小牧在泥里爬的情景,安排了小新背着小牧用脸紧贴峭壁攀登悬崖的情景。这些过于偶然,却欲使之必然的情景,非但没有突出小新的优秀品质,却会因失真而不可信,进而有损于小新的形象。这种“不合理”只能导致事与愿违。
第三,描绘和叙述分辨不清。“描绘”是用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而“叙述”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描绘”应注意对小新背着小牧艰难地行走的形象进行刻画,要求具体、逼真,而“叙述”只是概述小新“背”小牧上学的经过。一个要求生动,一个要求清楚。对这两种表现手法分辨不清,是由对写作基础知识掌握不准所致。
第四,行动描写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小作文的写作同大作文一样,是具有一定的目的的,描写小新背小牧上学的情景,是为了突出小新6年如一日乐于助人的品质,因而应突出小新坚定信心、 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写,文章才有灵魂。这可以通过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方式来表现。那种只见人物行动,不见人物思想品质的描写是没有意义的。只停留在孤立地生硬地描写“背”这一行动,缺乏与人物思想品质有机联系的文章,也会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更有甚者,写小新“本来就懒得背”,“真是没办法”,“只得咬牙背到学校”,这就完全与原材料的主旨相悖了。
再来谈谈大作文。
大作文要求根据【材料2】【材料3】写一篇议论文,试题是考查考生能否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前提下,对两种现象进行分析、论证。考生就着两个材料分别表明自己的褒贬态度是可以的;结合两个材料,以一个材料为重点进行议论也是可以的。但如果能站在两个材料之上,挖掘两者之间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反映一定的哲理,往往会谈得更为深刻。
比如,在《谈道义》一文中,作者指出:“人,作为社会生物,他的行为从来都是由两条准绳来决定的:一条是法律,规定了人的责任、义务;另一条是道义。道义并未明文指出是什么,但它对人类的影响,比法律要深远得多。”“对‘乐于助人’的赞赏,实际上便是对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的企盼,也是对道德的渴望。我们害怕无助,但很多帮助并非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所以我们需要道义。”对于“悄悄走开”的人,文章认为“也许会为自己一时‘聪明’而窃喜,但你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歉下了一笔道德债。”分析得何其深刻啊!
在《谈“帮”与“被帮”》一文中,作者在分析人们“希望遇到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又不愿意伸出援手”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每一秒钟社会都在发展,而我国又正处在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发展、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就使新环境与固有观念发生了矛盾,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而青少年接受力、适应力都不强,容易走入误区”。那么,怎样解决这理想与行动之间的矛盾呢?他写道,应该“发挥精神文明的作用,调剂冷漠的人际关系”,“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说得多么恳切,多么实在呀!
能够站在两个材料之上去认识问题,固然很难做到,能够统领三个材料,就更不容易了。有的考生能够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援引【材料1】作为目前世风日益好转的佐证,表明对精神文明建设充满信心, 证明考生具备驾驭三个材料的能力,他不仅能够理解【材料2、3】之间的关系,还能不囿于两个材料的束缚,把握三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那么,大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哪些呢?
第一,认识肤浅。多数考生只能做到就事论事。肯定人们赞赏“乐于助人”的现象是好的,批评那种“悄悄走开”的利己态度。泛泛地以雷锋、李素丽、徐虎为例,证明人们需要“乐于助人”的人。这类文章是考场作文的主流,既不跑题,又不深刻。究其原因,是作者认识水平不高。
第二,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有的考生分析能力低下,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含义。比如,有的考生认为“乐于助人”是要求别人过高,“悄悄走开”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提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观点。还有的考生认为两次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同是关于助人的问题,然而却得到不同的回答,原因是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我们应该努力使积极方面不断扩大,从而排挤消极”。
第三,缺乏论证。不少文章对原材料的理解是准确的,自己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但在摆出论点之后,不进行论证,就列举大量的事例来联系实际,甚至对事例进行过繁的陈述,企图以此代替分析论证,落入“分析不够事例凑”的拙劣套路之中。
第四,漏用材料。有的考生仅就【材料2】或【材料3】一个材料去分析论证;有的考生没有用这两个材料,却仅对【材料1】加以论证,这大概是审题有误造成的。在试卷中还发现全文丝毫不勾连材料的,这种文章有宿构的嫌疑,不会得到好成绩。
第五,文风不正。有的考生一味地给自己的文章拔高,喜欢说套话、空话,使文章没有鲜活气息,缺乏生命力。
如何纠正以上诸方面问题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写作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论证训练,纠正文风,都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高考语文作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