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和谈:打破僵局尚需艰辛努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论文,僵局论文,尚需论文,艰辛论文,努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巴以冲突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不安。 尽管巴以双方在5月下旬相继接受《米切尔报告》,6月13日口头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 6月底美国国务卿又到中东进行斡旋,布什在接待来访的沙龙时也在停建定居点问题上向以 施 加了压力,但由于巴以之间诸多根本性问题的存在和有关各方立场的巨大差异,预计国际社 会的诸多努力短期内难以挽救巴以和谈。7、8月以来,巴以冲突明显加剧,双方伤亡增多, 局势趋于紧张。
冲突不断导致多组矛盾凸显
今年4、5月份,巴以冲突严重升级。4月16日凌晨和晚上,以色列军队先是轰炸黎巴嫩境内 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事目标,接着出动军队强行进入加沙地带巴方完全控制区。以空军战斗 机5月17日第二次侵入黎领空,警告真主党游击队。5月18日,哈马斯在以内坦亚市制造了严 重自杀性恐怖事件,以军随即出动F—16战斗机打击巴方,巴方伤亡惨重。这是自1967年中 东战争以来,以首次出动战斗机袭击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5月22日和6月2日沙龙和阿 拉法特分别宣布停火以来,零星冲突和恐怖爆炸事件仍然不断。6月1日在以色列发生的舞厅 爆炸事件使停火谈判雪上加霜。7、8两月,巴以双方暴力冲突重又加剧,以方大有忍无可忍 之势,巴方的激进势力也针锋相对,致使局势趋紧。
与此同时,有关斡旋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年4月,埃及和约旦提出带有折衷性质的关 于巴以停止冲突、恢复和谈的新建议,但遭以拒绝。5月21日,旨在拯救中东和谈的以巴冲 突起因国际调查委员会报告(《米切尔报告》)正式公布。由于报告自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双 方立场相差甚远,巴以没能真正实现停火。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巴以在美国的撮合下断续进 行安全会谈。经过美国情报局长特尼特和中东问题特使伯恩斯以及欧盟和联合国官员的共同 努力,6月13日以巴双方口头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新建议:双方立即采取措施实施停火和稳 定局势;以方应该在48小时内解除对巴城镇的封锁并将部队撤退到2000年9月底以巴冲 突爆发前的位置;巴方则开始收缴非法武器,阻止针对以色列人的袭击活动;停火“冷却期 ”为6周,随后双方根据《米切尔报告》的规定恢复和谈。《米切尔报告》和“特尼特停火 建议”的相继推出。表明布什政府开始努力改变对中东和谈的相对超脱立场,希望重新成为 和谈的“重要调解人”。同时,埃及、约旦以及欧盟、俄罗斯、联合国等国家与国际组织也 对巴以局势表示密切关注。但由于双方缺乏必要的信任和缺乏必要的停火监督机制,停火协 议没有得到切实贯彻,冲突和伤亡事件仍时有发生。进入8月,美国也对以方以导弹打击巴 方的行为提出批评,惟恐局势恶化使其前功尽弃。
巴以冲突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冲突持续8个多月造成570多人死亡, 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自2000年9月底以巴爆发冲突到今年6月15日止,以对巴自治区的 军事打击和经济封锁已使巴方蒙受经济损失达52亿美元。巴以冲突反映出当前以巴以矛盾为 主 线,叙以、黎以矛盾以及整个阿以矛盾和阿美矛盾相互交织的现状,美国的不公正立场不断 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愤慨。
严重干扰和谈的局内因素
1.以色列沙龙政府的强硬政策是导致目前巴以冲突持续进行、和谈面临夭亡的关键因素; 以国内强硬势力占据上风,为沙龙推行其政策提供了基础。
今年3月,沙龙访美时攻击阿拉法特是“中东和平的最大障碍”。4月,沙龙在接受采访时 透露了他的拖延战略,称再过10~15年,以将成为一个实力更加强盛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将 比现在更不具有打击以的能力,因此要耐心通过较长时间来解决阿以问题。沙龙4月10日重 申:以不会撤除犹太人定居点,不会从戈兰高地撤军,不会就耶路撒冷地位问题进行谈判, 反对巴单方面宣布建国。4月,沙龙多次表示拒绝埃及和约旦提出的和平建议。与此同时, 沙龙还向内阁提交一项增加3.65亿美元用以增建定居点的提案。以还将大幅度增加安全拨款 ,以财政部5月20日建议内阁从2001年度财政预算中削减6.82亿美元以满足国防需要。沙龙5 月 22日正式对《米切尔报告》作出答复,拒绝冻结在巴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建设。6月底,沙 龙出访英、美。沙龙在出访前称,以对巴方制造暴力事件的克制是有限的,并再次称阿拉法 特是实现巴以和平的一个“障碍”;以将通过妥协,谋求巴以间的彻底停火,但以色列 的国家和安全利益没有妥协余地。访美期间,沙龙除向布什介绍巴以形势外,还要求美对巴 进一步施加压力。同时以继续加强军备,继1999年订购50架F—16战斗机后,准备再购买50 多架F—16战斗机。
今年4月轰炸黎境内叙军目标时,以安全内阁的13名部长成员中有11名表示支持。以政府中 的工党阁员对巴方的恐怖袭击也极为反感,国防部长本—埃利泽表示,他不相信阿拉法特能 够与以签署和平协议,也许以巴之间的和平要等到“下一代”巴领导人上任之后才能实现。 他还授权批准以国防军在必要时,无需征得他的同意即可进入巴方完全控制地区。
2.阿拉法特的强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面临国内广大民众、反对派别以及各阿拉伯国家 的强大压力,他的执政地位面临来自内部的严重权力挑战,不容再做更大让步。
长期以来,“人阵”和“民阵”对奥斯陆协议持有异议,曾批评阿拉法特等主和派低估人 民力量,未兑现对巴人民的承诺。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向来对和 谈持有异议。阿拉法特如果突破以上有关界限,势必导致内部派别纷争激化。目前,阿拉法 特的执政地位面临来自国内派别和民意的强大压力。如果他以在领土问题上向以让步作为和 平协议代价,尽管这有比较理性的一面,但他仍将被视为出卖阿拉伯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许多重大问题如耶路撒冷问题、边界问题和难民回归与安置问题等,已不仅仅是巴单方面的 事情,还涉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埃及、沙特等诸多阿拉伯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感情及切 身利益,阿拉法特必须考虑其他派别和国家的立场。2000年12月就在巴以恢复谈判前,埃及 强硬地宣称,巴方无权独自在耶城地位等问题上作出决定,这无疑是对巴方的警示。
3.和谈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巴以根本立场相差太远,双方从领袖到民众的深层对立情绪严 重。为最终收复戈兰高地和维持叙黎同步关系,巴沙尔不得不在谨慎中持强硬政策。
事实上,经过多年谈判,巴以仍旧未能根本解决巴难民回归、耶路撒冷归属、巴以边界、 犹太人定居点、水资源及巴勒斯坦建国等棘手问题,前三者尤为棘手。以目前只归还了约60 %的加沙土地和逾40%的约旦河西岸土地。沙龙的立场显然发生倒退:在巴建国问题上,他表 示未来巴国的主权范围只能限定在约旦河西岸42%和加沙地带70%的土地上,对外边界将由 以方长期控制,巴方不能拥有军队,也无权与以的敌对国家签署协议。沙龙的言论遭到巴方 强烈抨击。
关于目前恢复谈判的条件,双方相差甚远。巴方希望能够在先前达成的谅解基础上恢复最 终地位谈判,彻底解决争端,签署永久和平协议并在被占领土上建立以东耶城为首都的独立 国家。而沙龙政府则表示,与巴方的接触只限于安全协调领域,通过安全合作降低乃至结束 巴以冲突,巴方停止暴力活动,是恢复和谈的前提条件。
以巴对《米切尔报告》的态度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以总理沙龙5月22日拒绝完全停建犹太 人定居点,认为报告不应将停建定居点与停止暴力冲突联系起来,沙龙同时要求巴方首先 停止反以暴力斗争。巴方强调绝不可割裂理解《米切尔报告》,呼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就执 行报告制定监督机制和时间表,强调要全面执行报告以及埃、约和平方案,任何政治和安全 会谈都将围绕上述文件进行。经过8个多月的严重冲突,巴以之间从高层到民众之间的仇怨 进一步加深,双方原先的温和势力也都对和谈前途悲观失望。
在执行6月13日停火协议上,巴以双方虽然都表示接受停火,但都有所保留。巴方表示,“ 停火建议”是《米切尔报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能分开执行。巴方同时强调拒绝以方 提出的建立所谓“安全隔离区”的要求,指出“安全”和“政治”两方面问题必须同时解决 ;以方应按照《米切尔报告》提出的要求,立即冻结一切犹太人定居点建设,执行双方业已 签署的协议,并恢复最终地位谈判;巴领导机构在没有得到埃及、欧盟和联合国等国际保证 和监督的情况下,绝不和以方再签署任何协议。但包括法塔赫、哈马斯、伊斯兰圣战者组织 在内的33个巴勒斯坦政党和团体却反对接受停火。以色列国内右翼团体和犹太人定居者则强 烈敦促沙龙对巴方采取强硬立场,要求对巴实施军事打击。以安全内阁6月19日决定重新对 停火政策进行评估。阿拉法特则强调,只要以不迅速采取行动解除对巴封锁,任何停火计划 或安全措施都不可能持久。
外部推动力量存在局限
1.中东和平关键看美国,但要客观看待美国在和谈中的作用和其中东政策的严重局限与不 公正性。
的确,中东和谈的每一步重大进展都不曾离开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影响,但在和谈重大 问题上又不能过高估计它的影响。美国的立场深受国内如院外犹太人势力、总统大选等诸多 因 素钳制。在关键问题上,即使能够真正向以施压的美国也难以使其就范,何况美国一向明里 暗里偏袒以色列。今后继续寄望于美国加大向以施压、强迫其完全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来推 动巴以达成协议是不现实的。
沙龙当选并正式就任以新政府总理以来,美国的和谈立场相对超脱并继续袒护以色列。布 什政府对克林顿的中东促和政策以及促和力度持有异议,曾一度默认沙龙的强硬立场。今年 3月布什会见来访的沙龙时表示,美国将努力推动中东和谈,但将不会强制推行和平,以巴 双方必须努力自行达成有关协议。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布什多次指责阿拉法特没有采取措施 制止对以的袭击。以往,克林顿十分看重阿拉法特的地位,而布什对阿拉法特则十分冷淡。 布什上台4个月来已在白宫会见了穆巴拉克、阿卜杜拉等数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3月和6月 两度会见来访的沙龙,惟独没有会见阿拉法特。美国一直没有采取严厉行动向以进行实质性 施压,反而坚持反对联合国通过谴责以过分使用武力的决议,阻挠联合国向巴派遣国际保护 部队,继续向以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军援。美国的这些立场无疑使以更加有恃无恐。
进入5月以来,美国开始认识到继续采取超脱政策已经严重危及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有必 要更多地直接介入巴以关系,从而使局势出现缓和。为安抚阿拉伯盟国的激愤情绪,防止中 东局势失控,美国已经作出一些姿态。美国除严厉批评以4月一度占领加沙地带巴方控制区 和出动战斗机打击巴方外,对埃、约新建议表示谨慎欢迎。5月11日布什发誓要将巴以双方 拉回谈判桌。5月18日鲍威尔呼吁,该地区领导人应尽其所能立即无条件结束暴力。5月21日 《米切尔报告》正式公布后美国随即表示支持,并强调《米切尔报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 ,每个条款都应得到执行。5月27日巴以在美国主持下开始安全谈判,经美国中央情报局和 中东特使频繁斡旋,巴以双方最终在6月13日口头接受停火协议。沙龙6月下旬访美时,布什 总统在是否“坚持巴方必须完全停火为恢复谈判前提”的问题上与沙龙产生分歧,布什强调 要面对现实。6月底,鲍威尔再访埃、以、巴、约等中东4国,促成以巴就实施《米切尔报 告》的时间表问题部分达成一致,并表示美国可以考虑同意对停火进行某种形式的国际监督 。但美国目前斡旋的效果依旧不可高估。
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等在中东和谈问题上作用有所增强。6月上旬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 相佩尔松同欧盟高级代表索拉纳一道前往中东斡旋,会晤了沙龙、佩雷斯和穆巴拉克。欧盟 支持全面执行《米切尔报告》,还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停火观察员,帮助以巴实现停火。巴方 对此表示欢迎,因为巴方一直希望国际社会派遣观察员部队,监督以军在以巴冲突中的行 动。以政府则对欧盟的这一实质性举动十分不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6月13日对埃、约、 叙、黎、以、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俄罗斯也不甘于被排斥于中东问题之外,多次表示 十分关注中东冲突。尽管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盼望这些局外力量加大介入力度,减弱 美国钳制中东和谈的负面影响,但应当看到短期内美国对中东问题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2.要客观看待伊斯兰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力量和作用。
从阿方学者层面分析看,巴以冲突以来,阿方在希望欧盟、联合国、俄罗斯、中国等力量 积极介入和谈的同时,其捐弃前嫌、谋求团结的势头加强。在领土、圣地等关键问题上阿方 不会让步,部分国家谋求开辟马德里和平进程之外的其他斗争道路,并开始考虑中东格局的 新变数。与以接壤的5个前线国家巴、约、叙、黎、埃的首脑加强联系,尤其是埃、约首脑 频繁在有关各方间斡旋。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无视巴以流血冲突的危局、一味严厉打击伊拉克 、袒护以色列的政策表示强烈不满。5月26日,拥有56个成员国的伊斯兰会议组织决定,在 以停止对巴的入侵行动和取消对巴自治区的封锁之前,中断与以的所有政治、经济联系。此 前阿拉伯方面也作出了同样的决定。阿方的强硬立场声援了巴勒斯坦,但阿方在重大问题上 虚多实少,涉及具体国家利益和历史恩怨,阿方并不真正团结,今年3月底,第13届阿拉伯 首脑 会议在如何联合所有阿拉伯国家共同抵制以色列这一最关键问题上,没有制定出具体措施, 只要求各国按照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这个重大问题,这足以反映出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处理同 以、美关系问题上非常谨慎,也反映了阿方不可能离开美国单独解决中东和平问题。埃及和 约旦就是例证,两国每年从美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与美国保持着密切关系。目前要阿 方彻底放弃同美以之间重大的经济乃至安全利益,拿出1973年以石油作武器的胆魄来向 美以施压是不可能的。而阿拉伯国家不向美国施加强大压力,美国就不会轻易感受到根本利 益受到威胁,也就不会向以施加强大压力,阿拉伯整体作为巴方坚强后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 扣。同时阿方的强硬立场还限制了巴方的谈判回旋余地,加剧了阿拉法特的困境。
打破和谈僵局尚需艰辛努力
今后巴以冲突如果控制不当,阿以关系和阿美关系将继续经受严峻考验。和谈在短期内恢 复的可能性很小,在可预见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中东和谈可能将继续僵持甚至倒退。因为尽 管以右翼政党曾在和谈历史上有过重大突破,但时过境迁,今天的问题远非当年埃以之间的 领土问题那样简单,以色列的处境也不像当年那样险恶,在没有生存之忧的前提下要以色列 主动放弃到手的果实是非常困难的。从巴方看,阿拉法特的权力地位、身体状况及人身安全 都面临隐患,一旦出现变故,局面可能逆转。
但中东地区也不可能重走过去全面军事对抗的老路。美、以和阿方包括巴、叙在内,都不 愿地区局势陷入战乱深渊,这不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美国左右中东局势而决不愿地区动荡 威胁其战略利益;数十年的斗争之路也已使巴方明白战争解决不了问题;以色列的为所欲为 也是以不彻底激怒阿拉伯世界为底线,沙龙也投鼠忌器,而且以民众也已经尝到和平的部分 甜头。所以今后几年可能还是维持事实上不战不和的僵持态势。
今后和谈能否出现转机,除取决于美国是否向以色列施加实质性压力之外,还取决于以下 可能:
一是沙龙政府在内外压力下出现严重危机或倒台。沙龙上台以来并未给以带来许诺过的安 全,尽管目前尚未出现严重危机,但未来有可能面临内塔尼亚胡后期同样的民意低数。在6 月17日以内阁每周例会上,总理沙龙和外交部长佩雷斯在如何执行停火协议和《米切尔报告 》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吵,执政100多天的以民族团结政府内部出现了危机征兆。佩雷斯强 调,如果沙龙一意孤行,总是单方做决定,民族团结政府将垮台。另外,在以色列,支持和 平的力量仍然存在。以国内一些人士担心,强硬政策会将巴方态度温和的力量推向激进。以 最大的和平组织“现在就和平”6月25日发表声明,强烈批评以政府决定在约旦河西岸和戈 兰高地继续扩建犹太定居点。以色列反对党也敦促政府冻结犹太定居点建设。反对党领导人 萨里德6月25日呼吁沙龙政府根据停火协议和《米切尔报告》,立即冻结犹太定居点建设。 萨里德说,“只要以色列不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占领,以巴之间将永远无法实现安宁,冲突也 永远不会完全结束”。他强调,沙龙及其政府如果真心为全体以色列人着想,就必须推进以 巴和平进程,而推进这一进程的第一步就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冻结犹太定居点建设计划。
二是阿方除考虑向美、以施加实质性压力外,巴方、叙方以及阿拉伯整体方面也必须在清 醒分析形势和阿拉伯实力的基础上,作出一些让步,以挽救中东和平进程。巴方完全要求以 履行联合国决议、不能有丝毫妥协目前看也是不太现实的。回过头来看,2000年7月戴维营 会谈和12月华盛顿会晤未尝不是两次进一步深入谈判的较好机遇,以方已经表现出要作出前 所未有让步的可能,现在沙龙让步的条件则苛刻得多。
中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走和平之路。在最后攻坚时刻,在最棘手问题上,巴以双方都 要作出痛苦妥协才是关键,对此双方上下都要保持理性。过去的经验证明,各方首脑审时度 势,拿出超常胆识,相互作出痛苦而重大的让步,则和谈方向好转还是可能的,拉宾式的和 平斗士加上克林顿式的大力推动,就是成功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