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目的:为了分析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方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09月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50例初产妇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其后随机将其全部划分为人数均为25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方法,对比组患者采用催产素引产方法。结果:研究组引产十二小时和二十四小时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引产疗效状况明显比对比组好;研究组引产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临产时间都比对比组低;研究组剖宫产概率比对比组低,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有极大的差异。并且研究组产褥感染概率、新生儿窒息概率与对比组没有明显差异,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极大的差异。结论:总而言之,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方法效果极其显著,因此应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疗效;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468-01
引言:
为了分析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方法的效果。对我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09月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50例初产妇分别给予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与催产素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引产方法,最终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相关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09月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50例初产妇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患者年龄区间大致在21-41岁之间,孕周区间大致在37-42周之间,单活胎(头位),无胎膜破裂,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不大于六分,头盆对称,无前列腺素禁忌。其后随机将其全部划分为人数均为25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给予25例研究组患者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方法;给予25例对比组患者催产素引产方法。比较研究组及对比组一般性数据,可以得出P<0.05,这表明在统计学上有极大的差异。
1.2方法
水囊采用普通18号Folex导尿管, 引产的方法:在孕妇进行引产前一天晚班,对其进行常规性的产前和全身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并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排除外阴阴道炎症外,应该由专人负责进行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1]。对比组:静脉滴注二点五个单位的催产素加五百毫升的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注射液,从每分钟八滴起,逐渐加大滴速,最大不超过每分钟四十滴,对产妇宫缩频率进行调整,调整至十分钟内有两到三次并且持续时间为三十秒左右最佳。假如宫缩没有规律,可提升催产素浓度到百分之一,每一天静脉点滴的时间不宜超过十个小时,假如没有效果第二天应该进行重复性的使用,持续使用三天。研究组:产妇膀胱应排空,手术取位为截石位,腹部超声引导,首先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再对患者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性的消毒,使用无齿卵圆钳把尿管前端夹住,进而将其送至宫颈内口的上端,经末端注入80毫升的低温生理盐水,再包裹上无菌纱布,置于产妇大腿内侧。手术后产妇可随意走动,对胎心以及宫缩进行定期性的观察。十二小时后把水囊取出,对患者再进行一次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之后进行人工破膜,假如宫缩没有规律,可以静脉滴注百分之零点五的催产素[2]。
1.3观察指标
经不同的引产方法后,将研究组及对比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产程和临产时间、新生儿和分娩状况作为本次研究及观察的指标。判定效果标准:引产二十四小时内临产或是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提升不下于三分,可称作显效;引产二十四小时内临产但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提升不小于二分,可称作有效;引产二十四小时没有临产并且宫颈评分不大于二分,可称作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普遍采用专业性的SPSS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所应用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其中,对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检验,P<0.05,充分说明在统计学上有极大的差异。
2.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及对比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状况
研究组引产十二小时和二十四小时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引产疗效状况明显比对比组好,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有极大的差异。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评分状况
3.讨论
假如妊娠会对母婴安危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应该及时终止妊娠,这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成功引产取决于宫颈成熟度[3]。经常采用的引产方法为催产素静脉滴注的方法,其可以对宫缩进行快速的刺激,但却没有很好的刺激宫颈扩张的作用,假如宫颈成熟度评分不太高,就会有很高的催产素引产失败概率[4]。
Folex尿管作用主要是通过机械性刺激宫颈管,促进宫颈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促进宫颈软化成熟。从本篇文章出发,研究组引产十二小时和二十四小时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引产疗效状况明显比对比组好;研究组引产到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临产时间都比对比组低;研究组剖宫产概率比对比组低,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有极大的差异。并且研究组产褥感染概率、新生儿窒息概率与对比组没有明显差异,可以得出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极大的差异。
总而言之,水囊促宫颈成熟配伍催产素引产方法效果极其显著,因此应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春宏, 姜明. 单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78):15402-15402.
[2]李义菊. 不同容量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02):1307-1307.
[3]黄焱, 宋雯. 宫颈球囊与催产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的对比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1):3225-3226.
[4]段红丽, 刘国成. 宫颈球囊扩张器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引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432-435.
论文作者:杨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7
标签:宫颈论文; 成熟度论文; 方法论文; 催产素论文; 评分论文; 成熟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