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很多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都有一定恐惧感,由于数学比较抽象难懂,很多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都是被动的。改善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主要就依赖老师的创新教学方法以及老师的激励。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很大一方面都要依赖着老师的督促,而一味的让小学生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时候老师给予一定的激励就会促发学生的兴趣。本文主要研究激励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先分析激励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中的应用,再分析激励教学在加强学生竞争意识中的应用,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激励教学;小学数学;激发兴趣;主动学习;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有很多知识都需要考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阶段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或者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放弃学习的话,这就是很让人惋惜的。因此激励教学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激励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于其中具体应用的分析来说明激励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小学数学老师提供一定启示,有利于加强现阶段小学数学科目的教育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励教学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一)激励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科目的热情
数学对于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枯燥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多都对数学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经常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改变自己原本的想法。比如老师在针对《图形的变换》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老师直接指出学生做的旋转图或者是平移图不够精美,将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老师指出学生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对于刚刚开始的学生来说已经完成的非常好了,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的话,将会避免学生受到打击,并且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比如老师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讲述时老师可以多多鼓励学生,如果学生画出的图还不够规范,老师可以耐心指导学生,并鼓励学生初学者做成这样的图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日后还要努力,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抵抗情绪。
(二)激励教学有助于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学有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老师在学校就是小学生可以依靠的大人,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比如老师在针对《除法》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对学生的鼓励中,给学生渗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等概念,让学生在激励中也能也可以收获知识,和同学成为很好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励教学在加强学生竞争意识之中的运用
(一)给学生发放小礼物,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竞争的学习环境,并给取得成果比较优异的学生设置一定的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老师在讲《乘法运算》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们一个乘法问题,比如几乘几等于几等等,然后给回答上来的学生一个糖果作为奖励,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章节的课程以后,在每堂课上给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一定的积分,讲完章节以后,统计每个学生的总积分,对前十名的学生发放一定的惊喜作为奖励,这样可以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发放奖状进行优秀学生的评比
和物质奖励形成对比的就是精神奖励,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放奖状来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上课纪律好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然后积分累计起来,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一个荣誉称号,这样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比如老师在讲《比与比值》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出一个有关比值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口头表扬等等。
三、结语
当前阶段,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数学老师进行一定的知道以及奖励,本文主要研究激励对于小学课堂的促进作用以及应用,通过给学生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激励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且让我国数学的整体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红霞.探微小学数学教学激励的有效时机[J].江西教育,2018(33):60.
[2]付晓云.研究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9):159.
[3]刘艳英.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欣赏激励教育[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论文作者:全少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数学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给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