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建筑设计界永远都存在的话题就是地域的文化。我国拥有着众多的民族,现在世界经济的合作战略在不断的进行着,国家的经济战略也在积极的进行着开展,中国在快速的发展,而且也以一个新的面貌进行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地区建筑没有这个区域自身的特点。我们非常不希望高楼大厦把民族特色掩盖。但是现在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时代也在不断的变迁,原有的只进行复制是不行的。
关键词:地域文化;现代建筑;传统建筑
1地域性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资源等,人类建造房屋最原始的目的是遮风挡雨、驱炎避寒,自然属性是建筑的基本性能之一,人们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摸索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经验,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深入建筑设计必须考量的要件,首先建筑要与环境共生共存,其次建筑的作用还在于对当地环境的调节,这样的建筑才能与自然环境融合统一,协调发展。而地方的资源和材料在建筑设计上也十分凸显,地方材料包括土、石、木、竹等自然资源,地方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形态、结构的表达,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特色表现的一种方式。
1.2人文因素
每个地域不同的文化信仰、民俗风情、宗教法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也可以通过建筑来体现出来,建筑作为地域生活的载体,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的要求。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客家土楼,陕北窑洞,新疆阿以旺等都是中华建筑的瑰宝所在,不同的地域建筑表现出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情,对于建筑的格局、造型、朝向、装饰等方面也都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风格。
1.3技术因素
技术是建筑的建设保障,而经济制约着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域的经济技术给了建筑不同的发展空间,并且调控着建筑形态的发展方向,比如西方的雅典、罗马建筑多用砖石结构,而东方多用木架结构,这也是由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但是随着全球化资源共享的实现,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科技成为了解决建筑难题的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不应当脱离地域而孤立存在,技术如果没有了地域自然、文化特色的内涵,就只能沦为建筑炫技的工具,造成人们建筑审美的变异。
2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建筑设计
2.1地域性建筑设计要学会做出改变
但凡地域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及背景,它的建筑设计就要融入当地的文化,使用原有的框架。贝聿铭的设计作品多种多样,这些建筑物都非常像当地的含有文化的建筑,但是仔细对这些建筑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建筑都非常的现代化,而且建筑是根据几何形态设计的,材料也是现代的钢筋和混凝土等。尤其是巴黎的卢浮宫的金字塔入口,从表面上看它完全不符合法国的古典主义风格,是一个独特的现代玻璃体。这种变化非常的大胆,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水晶的金字塔的本意是对原来的设计和文化的尊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17世纪时,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师也受邀参与卢浮宫的设计,但是他夸张的风格不被法国人民认同。卢浮宫的艺术设计已经难以进行下去了,于是贝聿铭就采用了一种相反的方法。他是用玻璃金字塔作为建筑物的顶端,在视觉上能够感受到一种很强的节奏感,让这个古老的建筑更加的富有活力。金字塔的形状的顶端使建筑更加的宏伟,使其以金字塔为中心为轴线力量。把卢浮宫过去的影响变成了一座艺术的殿堂。这就是改变,它不仅没有把地域的文化进行了破坏,反而对法国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积极的引导。
地域文化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原则。对于这个关键点一点都不可以进行改变,但是能够帮助这些关键点进行表现的要不断的进行加强。改变是为了使不变的地域文化更加的精细。要是只把文化尽量的保存下来,不知道是留下还是舍去的办法只能让地域文化成为发展的一种负担。让现代的建筑背负起传统的重担,给其贴上不适合的标签总是会起到不好的效果。总是要产生变化的,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的进行改变和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总是在学习中进行发展,建筑的文化也是这样的。现在的国人非常的熟悉的建筑物是塔,在公元一世纪前,中国是没有塔的,在东汉时期佛教进入了中原,塔也随之被引进来。因为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建筑的传统不同,所以塔的样式也出现了很多种。因为中国建筑的影响,所以在早期的时候中国的佛塔大多是楼阁样式的塔,慢慢的也有了其他的样式。所以对地域性的建筑进行发展是要学会怎样去进行改变与创新。
2.2地域性建筑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型变革
地域性建筑设计是一个“如何追溯历史而同时展望未来”的问题。地域性是传统留下来的文化特征,“现代”代表这变迁是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现代”对未来会有更多的思考。传统和现代是对矛盾,没有传统现代的脚步就不会扎实,未来就显得迷惘;不讲求现代传统则成为沉重的脚镣,让未来远不可及。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终究要走向未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只有传统和现代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地域文化才有美好的未来。建筑应该如何将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已经截然不同: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结构和材料的工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工艺流程,紧凑的工程节奏等等现代建筑都跟手工艺、人力构建方式的传统建筑大相径庭。现代建筑师工业化结果而传统建筑这是手工艺的结果这造成了两者间风格具有明显的冲突:工业化的机械、理性、标准化成就了一种公式计算般严谨精密纯粹明了的样式;而手工艺是工艺师的手工作业、用料天然、感性,其手工技艺形成了细腻自然惬意的感觉。因此用工业的手法去表现传统建筑形式是不太恰当的,同样用传统的“秦砖汉瓦”套在现代建筑身上也只能是装腔作势而已。
现代建筑融合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不在表象上而在于追求气韵。这一点在苏州博物馆屋顶用料之争上就得到充分的体现。“粉墙黛瓦”水墨风韵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贝聿铭为苏州博物馆的屋顶选用的是切成薄片的石材。这让所有人位置震惊,人们觉得没有了小青瓦还怎么算徽派风格。在此传统与现代出现了冲突,瓦片是徽派风格的代表但它又是属于传统的,是匹配与木梁结构的屋顶,瓦片片片相扣形成一个稳固的覆盖面。但作为现代建筑的屋顶是水泥浇筑的平面,瓦片已经没有了原本的结构依托,而且为了表现苏式建筑群交错变化灵动的形态,博物馆顶部做出的形状变化是厚重的瓦片无法达到的。而且瓦片是手工艺品极难形成标准的样式,难以融合到现代建筑中去。屋顶石材的选用灰色花岗岩。虽然是由机器切割标准成型,但是其灰黑色彩蕴含了青瓦的“墨迹”。在雨天中,花岗岩屋顶还能被渗透成黑色,在烟雨中将苏式建筑水墨气韵体现得淋漓至尽。与建筑的传统特色相融合不在形式上,形式是变化的不变的是气韵。现代建筑设计要站在地域文化上,就必须用现代方式来思考。因此当地域性建筑设计发生传统与现代冲突时,千万不可生搬硬套、相互妥协。这样做法并不会达到好的效果。“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地域性建筑设计汲取传统建筑养分是现代建筑向传统靠拢,而当传统建筑元素向现代建筑形式推进时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无论是结构形式上还是材料形式上必须符合现代建筑的特色,但是万变终离不开传统应有的“气韵”。只有这样无论是现代的形式还是传统的内容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共同诠释地域传统的精髓。
3结束语
总之,我们的建筑设计应当更多的去注重地域文化的回归,重视建筑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建筑的传统性、现代化、地域性,是相互汲取的而不是简单的累计叠加,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既要吸收利用优秀的传统,又要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在不断演进,建筑创作要以地域自然特征与文化背景为依据,坚持传承与创新,才能走出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石昊洋.地域性:郭明卓工作室近年建筑作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于洪飞.金茂丽江度假综合体酒店式公寓的地域性表达[D].南京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万国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建筑论文; 地域论文; 传统论文; 地域性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卢浮宫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