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散文,有章可循论文_肖风云

美读散文,有章可循论文_肖风云

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中心小学 271404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但其“形散神凝”的特点也给人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尤其是刚刚接触文学作品的小学生,更难以把握。其实,散文教学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写人叙事类散文。我就自己对散文的认识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对写人叙事散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抓住特点,引领认识

读散文,要把握其整体美。“形散神凝”,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掌握这一特点是有难度的。让学生掌握散文的整体美,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教师在整体把握时,应首先引导学生感知全文主要内容,进而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精巧的构思。“把握整体美”旨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形成散文“神聚”的初步印象。

二、批文入情,具体把握

1.把握整体美

(1)把握整体的主要方法。①诵读文章,初步了解主要内容。②抓住文章特点,把握文本结构。③抓住文章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2)培养学生“把握整体”能力的策略。①读前预测,读中验证。②抓住文眼,回味思考。③理清线索,把握结构。④紧抓要点,创意复述。⑤把握基调,加强诵读。

2.品味语言美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重点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都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这类句子更适于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抓住文中插图,借助情境体悟语言。许多课文中都安排有插图,这些插图为感知课文内容提供了视觉支持,这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最欢迎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借助插图创设文章情景,带领学生深切走入文章美的意境、感知文章美的语言。

3.体悟个性美

(1)体悟人物个性的方法。①通过人物外貌描写体会人物特点。经典的作品,作者往往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人物的外形特征,但生动传神,这是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刻画人物的基础。②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人物语气、用词、说话的神态、方式、内容,通过朗读、对话表演、扮演角色等方式充分了解人物特点,掌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丰满的形象树立在学生心中。③通过人物行为体会人物特点。人物的行为、动作能显示人的精神品质,通过抓行为动词,感受作者语言的传神也是教师常用的手法。④通过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特点。人物的品格常常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体现出来,抓住这些语言文字来品味,就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品质特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⑤通过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特点。写人离不了事,人物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性格、品质才鲜明、丰富,也就是说,事件本身就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2)体悟典型事件的方法。①典型事件七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让学生初步认知到事件的完整性。②典型事件中的环境渲染。事件往往少不了用渲染的手法营造事件发生的氛围,这是作家常用的手法。教师教学事件导入中可以根据文章特点借助音乐或丰富的语言,又或融入情感的朗读,加重这种渲染程度,带领学生融入事件之中,为感知文章做好铺垫。③典型事件中的人物描写。人物离不开事件,置身事件中的人物行为与其个性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文章中性格鲜明的人物,以此来增加学生阅读经验。④典型事件中的角色。各种角色的组合构成了整个事件,教师教学可以通过抓住不同角色鲜明的语言,或让学生角色表演、感情朗读等方式体悟不同角色的个性。⑤典型事件的详与略。散文中的事件有详有略是作者表现的手法。教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进行感悟,将详的改为略、将略的改为详,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感悟如何“选择典型事例”为我所用,塑造形象、丰富情节,表达自我丰富的情感。

4.享受情感美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便会由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

(2)品读语言——感悟情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要经过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

(3)角色表演——体验情感。角色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蓄积”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蓄积”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

论文作者:肖风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美读散文,有章可循论文_肖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