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庆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庆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夏邑县供电公司 河南商丘 476400)

摘要:在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同时,需要符合客观的规律,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可急于求成。发展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更好的使我国智能电网事业更好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人民提供稳定环保的用电环境。鉴于此,本文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一、智能电网的概述

电网的建立可以合理的分配电力的使用,便于管理。智能电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几年前,美国为使经济得到良好的运行,便将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了发展的核心策略,用来解决能源所引起的危机,并运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之一,能源在我国的境内分布十分不均匀。所以,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是要将结构强硬的架能够和智能化的建设融为一体。

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1、智能电网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设计单位中,从主站、实现的方式、通信方式以及设备、管理模式等,都缺乏全面的研究与应用,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一些专业配网自动化的设计公司。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一旦内部的分工和职责不明确,就无法与运行管理相结合,也不能确保相关技术在其应用中发挥功能,于是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行就无法达到要求的稳定性。

2、工作人员缺乏对应用技术的了解,管理模式难以与之相适应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技术、管理薄弱的环节,在技术应用的人才上比较缺乏,并且智能电网更是涉及到自动化、通信、一次设备以及配网运行等多个方面,如果将其统一协调而急于求成,必然无法成为配网管理解决的工具,因此需要配备科学的管理和优秀的技术应用人才。

三、电力工程技术

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无论从性能、环保或是使用年限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其发展就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而对于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则要重点从智能电网效能与使用效果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电力工程技术价值的发挥,预防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

1、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1.1可视化技术应用价值

关于可视化技术应用分析,主要涉及信息交互、质量控制两方面。前者主要将CIM(公共信息模型)作为信息交互媒介,通过模型包和模型内容的融合编制建模语言,以此达到电力工程建设数据信息交互的目的,其中,CIM模型包包括核心包和拓扑包、SCADA包、电线包与保护包、财务包以及量测包;后者主要以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Technique,简称AR)、可穿戴技术(Wearabletechnology)为基准,对电力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予以模拟/预判,在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的同时,保障事故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针对高危和高空作业人员,应定期开展无风险安全培训工作。

1.2云计算

云计算(loudcomputing)作为分布式技术,以互联网数据处理功能为前提,通过程序拆分的方式对子程序进行分析与处理,并通过特定计算方式选择,将数据结果传输至用户终端系统。云计算分为4个概念体系层,即管理中间层、SOA构建层、资源层以及物理资源层。云计算技术主要在图像搜索(ImageIndexin)中较为常见,其利用图像/视觉特性,为用户提供图像检索服务。具体操作流程为:结合图像类型、分类、属性、内容和形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判断,并利用上下文本(context)的差异,比如关键词、颜色、形状和纹理等信息完成图像提取工作。

1.3物联网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属于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核心,主要利用互联网物、物间相互沟通的方式实现互联网延伸、信息交互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本质上来看,物联网技术涉及感应技术和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利用数据自动化获取与分析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对智能标签、智能控制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智能标签是指利用特定电网建设对象的标识(RFID、NFC和二维码等技术)完成物体数据传输,便于电力工程建设对象的区分,以此推进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智能控制是指基于对网络平台与云计算平台的融合,结合网络传感器数据分析结果,对其信息处理实施决策,用以达到建设对对象优化及改善的目的,比如调节台灯、智能交通等。

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现阶段的智能电网中仍有不少环节会用到交流电,但实际的供配电运行中传输电流真正得到保障的则是直流电。使用控制交换器,真正的作用在于完成换流或是逆变工序,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是为了促成这一目的的达成。很多情况下使用换流器都需要通过具有管段功能的原件,并通过提升其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来实现,比如直流输电系统,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则能同时在直流传输工程与远距离直流传输工程中进行应用,甚至一些建立在海岛等偏远位置的工程也能实现电力运输。总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更远距离与更大容量,全面实现技术应用的升级。

3、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未来的智能电网系统建设中,新能源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其特点迎合了当下最低限度减少碳排量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现实,并以低污染和低消耗为目标,不断实现技术的升级,比如常见新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就可利用其环保节能性成为今后智能电网系统技术发展的核心,以能源转换技术为基础,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与更新。

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电网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电力系统。采用有效的应用对策,把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不同领域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1、在电源领域的应用

不同的设备提供直流和交流电源。例如,在蓄电池充电中应用直流电源,在变电所的操作过程中采取直流交流电源。

2、在输电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网的工作状态需要具备很好的质量以及很好的稳定性。所以,在电力工程技术中,实现谐波抑制技术、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如今电力工程的装置在不断的更新。在输电工程的线路较长、输电的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大多适用于直流电的输电方式。针对高压直流电的输电线路,则可以考虑采取晶闸管变流装置,以及增强电网输送的稳定性,来确保良好的容量。在配电网要采用较为先进的装置,避免出现供电的问题。

3、在发电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通过电力和电子设备来全方面的控制电能,来减少燃料的耗损量,从而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如今,半导体功率元器件的容量在逐渐提高,电力工程技术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结束语

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与迅速发展,无论是发电、输电、变电等多个环节,电网发生的变化与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而对电能产生、调度以及更好的控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工程技术成为了智能电网应用功能得以发挥和实现的重要应用手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曾晓波,陈玲.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4,(20):110-111.

[2]黄文栋.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4,(19):239.

[3]王廷.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9.

[4]南金勇.电力工程技术中智能电网建设应用[J].通讯世界,2014,(23):89-90.

论文作者:刘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