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货公司图书管理的定位_新华书店论文

论百货公司图书管理的定位_新华书店论文

因店制宜——论图书经营在百货商场中的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百货商场论文,制宜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百货商场经营图书成为一种趋势。其实百货商场经营图书不是一件新鲜事,在国外早已有之。在德国,百货商场中的图书专柜、书亭数以千计。日本的超级市场、消费合作社、日夜商店和美国的百货店、杂货店、超级市场兼营图书的都数以万计。西班牙百货店和其他兼营图书的商店,其销售竟占了全国图书总销售的一半。在国内也是如此。解放前后的北京东安市场、西单商场,都一直经营图书,只是在50年代,先搞了书刊发行业专业化分工,后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才形成了划业分治。尽管如此,在东安市场、西单商场里,还长期保持着书业的地盘。特别是我国的供销合作社长期与新华书店合作经营图书,有的地方保持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除教科书以外的一般图书放开经营,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使书业出现了大发展的景况。1967年出版图书只有2925种,90年代发展到9至10万余种。图书销售额直线上升,1995年超过300亿元。这与百货业几度起伏形成对比。图书业虽然利润微薄,但比较稳定可靠。经营图书还可以提高百货商场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以全方位的商品配置多角度地吸引顾客,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出版社、新华书店及其他图书经营者又千方百计地扩展自身在图书市场的占有额,加上新华书店的一些在繁华商业区的网点被拆迁,经营者的目光必然盯上了有巨大顾客流量的百货商场,看中其潜在的读者群和图书消费能量。

在百货商场中经营图书,如何确定其位置?这是商业实践向书业和百货业的经营者提出的问题。

二、宏观定位

我们不难确定百货业兼营图书在图书发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据1995年统计,新华书店占全国图书销售总额的82.1%,剩下的17.9%中,除去出版社、集体、个体书店的份额,可以看出百货业兼营图书的销量在书业总销量中只占很小的份额。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像日本日夜商店那样占到总销量的6%、绝对值在10亿人民币左右,就是很了不起的成绩。所以,百货业兼营图书在图书行业中的地位,是专业书店的重要补充。

三、微观定位

宏观上定位,还不足以把握特定的百货商场在经营图书时的尺寸。这种具体的把握可用“因店制宜”四个字来概括。

店,主要指规模、环境、顾客、经营。

店的规模。小型便民连锁店当然不能像大型商场那样,用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的营业场地来经营图书,一般只能设个图书专柜。

店的环境。同样规模的百货商场,还要看环境。如果商场东边是新华书店的综合门市部,西边又有个体书摊群,就要考虑是否适于经营图书。

店的顾客。研究顾客的主要群体构成是很重要的。如北京当代商城与王府井新华书店合作经营的书店,虽高在顶层,仍然经营效果不错,关键就在于商场的顾客中有一个巨大而稳定的读者群。

店的经营。这里主要指商场的决策层把图书经营放在什么位置上,用何种方式经营。法国一家大百货商场在图书经营上就曾向巴黎最大的书店进行过挑战。这虽然是极个别的事例,但可以说明百货商场中图书经营的定位,最后取决于决策层的决定。这种定位的主观因素,既可能是成功的基础,也可能是失败的关键。

四、经营场地的定位

图书经营尽管是百货业中众多商品的一类,并不等于对其营业场地不需要加以选择,予以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如,在商场的位置选择上,在使用场地的大小上都要考虑方便、合理,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图书品种的定位

图书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有适销对路问题,也有质量好坏的问题。在进货时极需注意。

1.基本必备书目。小型书亭可确定30种左右,中型的可确定在100种左右。

2.配合商场其他商品的图书。这是图书进商场后形成的专有特点。关键在于“配合”。如在经营电脑柜台揭示图书柜台销售电脑图书,由此类推,纺织品、服装部与服装设计、剪裁、缝纫等书籍,如此等等。这对两者销售都有利。

3.适应读者群特征的图书。这需要分析顾客中潜在的读者群。如附近有大型化工企业,则可有针对性地进些化工方面的书,等等。

4.一般应时的畅销书。商场一般不具备首先推出畅销书的条件,所以更需注意图书市场动向,进书时少进勤添,否则,风头一过就会造成大量积压。

5.报刊。从为顾客服务的观点出发,在经营图书时,还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报刊。如儿童用品部的书亭,可以准备一定数量的《中国儿童报》、《幼儿画报》等等。外国顾客较多的商场可以备一些外文报刊。

标签:;  

论百货公司图书管理的定位_新华书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