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学校初中部 262521
摘 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重要科目,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对教学进行了思考,以期给同仁抛砖引玉。
关键词:反思 初中数学 教学
一、从学生本身进行思考
1.反思解题过程。初中数学解题,学生都是关注最终结果,忽视解题过程。事实上经过反思能够构建学生深层次数学模型,教学中反思习题,让学生通过反思进而总结、探索、发现以及发展空间,通过反思培养初中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反思整个过程:(1)对试题的题意理解是不是正确?(2)在思考该题及解答该题过程中,有哪些更为简便的方法?前面出现弯路的根源在什么地方?(3)本试题涉及了哪一些数学思想方法?(4)通过这道数学题能够联系到哪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5)对本试题的推理、计算过程以及结论是不是正确?(6)比较已经解答试题方法,是否还能够寻找出其他的解决方法?
2.反思解题结果。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主动构建出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反思课本中例题、习题的解答,进而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归纳和类比,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增强学生发现及探索解题的能力。
二、授人以渔的思考
1.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可见,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没有用功,而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能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定能让他们在学习迁移规律的作用下,达到知识的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进而终身受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1)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以便与教师和同学顺利地沟通;(3)培养学生常规学习的习惯,包括“自觉阅读、专心听讲、善于动脑、乐于动手、注重探索、重视研究、认真作业、及时巩固、认真总结、善于反思、善于检查、勇于纠错、注重积累、注重合作”等。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尽管十分抽象,但是绝不枯燥乏味。比如多解、多变的数学问题,能引导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学的真谛在于“悟”,教师教的秘诀在于“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终身受益。
三、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的思考
1.巧设情境。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初中数学是处处联系学生的各种生活环境,从已学的知识、学生的个人经验出发,从而创设出有效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认为:情境创设适合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每一堂课都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但也有教师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一定适合每一堂课,过多的情境创设会让课堂教学过于牵强。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一个度呢?例如:在讲述“平行线与相交线”时,就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导入语情境:假如小轩的两支铅笔不小心掉到了地上,那么会出现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教师无非是想让学生说出平行或者是相交的两种情况。但是实际,学生往往想到的是立刻把笔捡起来,而不会去观察关系。再说能够构成平行的概率太小了。因此,这样的导入语情境的设计没多大意义。虽然,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好奇心,激发情趣,但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内容恰当创设,否则,会将教学带上错误的道路。如果我们换成让学生去观察红绿灯处的斑马线,或许就会好很多。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要懂得巧设,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新课题的学习中去,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数学化与生活化的结合。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并高于实际生活,但是却离不开为生活服务,这也是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将初中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还能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生活。这就不再是单纯的数学教学了,而是通过一系列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因此,应当大力提倡,将其落实到实际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关注生活中数学的价值的同时,准确地把握好数学化与生活化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局面。
总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只是谈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三点。其实,养成反思的习惯,对自己的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弊,把反思的内容——无论是痛苦与困惑,无论是愉快和收获,都一一记录下来,就能得到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而这笔财富一定会伴随着我们的教学生涯,使我们在教学的大路上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陈可可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纠错[J].考试周刊,2009,(12)。
[2]蒋宇 浅谈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的工作定位[J].中国西部科技,2010,(6):91-92。
[3]赵志双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1,(11)。
论文作者:付燕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