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朱文是篆刻艺术流派之一,其风格静逸秀美、线条工稳。作为一种独立样式,元朱文印在整个印学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文人印产生至今的主流之一。“元朱”是史学意义上的 概念,因形成于元代而得名,“圆朱”则是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是对其线条语汇和空间特征的描述和概括。元朱文印在20世纪的繁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文人审美趣味的理性升华。
关键词:元朱文;脉络
一、元朱文印的脉络与传承
元朱文印,顾名思义是在宋元时期产生流行的朱文印。其显著的特点是以小篆直接入印,基本上是秦代玉箸篆和唐代李阳冰的风格,方圆皆可,但线条的粗细变化极为微妙,不作强烈的变化。
(一)赵孟頫的作用。
在元朱文印的发展史上赵孟頫功不可没,在印学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他的《印史序》提出,文人篆刻拉开了序幕。
“余尝观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壶爵之制,迁就对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鸟之象,盖不遗余巧也。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
《印史序》第一次揭示了汉魏印章的质朴、自然之美。第一次在印章这一艺术门类中批判了流俗的审美取向。早在宋代的大书画家米芾就曾经提出鉴藏印要用细文细圈,他能从用印的对象与印文的粗细怎样配合。赵孟頫所提倡的这一审美观,不仅影响了元代,而且影响了整个篆刻艺术发展的进程,这和他在书画方面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虽然元代尚未出现我们现在惯见的石质印章,大多都是铜质或象牙,赵孟頫也无法自己动手刻制铜印。他所喜爱用的朱文印章也被称作“元朱文”成为后世众多的篆刻家取法的楷模。由于趙氏本人在当时文化领域和艺术领域都属于领袖人物的地位,其理论上的审美观念使得这种“复古主意”思想和“古雅”、“质朴”的审美标准逐渐开始流行,形成了一个被模仿的对象,在整个元代印坛中迅速开始传播。
在元代初期,印章的制作一般都是通过工匠来完成的。文人只负责篆写印稿(设计印面)。赵孟頫善篆书,这就为他的印章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先决条件。赵孟頫的小篆优美典雅,线条如玉箸,圆浑、挺劲、趣味古雅、清逸,所以以这样的小篆入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赵孟頫的篆刻皆系自篆印文,由他人代刻而成。其印学观点崇尚复古,以秦汉印为宗。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他在书画上钤印而流传下来的印来看,多是朱文。其篆皆用秦小篆,而朱文用线与结体多细笔圆转、姿态柔美。清代印人陈炼评说:“其文圆转抚媚,故曰圆朱。要丰神流动,如春花舞风,轻云出岫。”这句话说的很得体。
吾衍(1268――1311),一作吾丘衍,字子行。号竹房、竹素,别蜀贞白居士、布衣道士。浙江太末人,寓杭州,其学识渊博,通音律,善书法,著述颇富,门人众多。与赵孟頫相友善,也是倡导崇尚汉印的代表人物。
吾丘衍著有《学古编》二卷,上卷名《三十五举》。吾丘衍善篆书同时也是一位善于篆印的专家,因此《三十五举》作为教材,前十七举是讲教人如何习篆,而后十八举则为教人如何篆印。他在《三十五举》中第一次在章法、篆法上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了汉印艺术的基本特征。尽管还受到时代条件的局限,但为以后的印学研究开创了先例。
(二)文彭的历史定位。
文彭(1498――1573)明代篆刻家、书画家,文征明长子。字寿承,号三桥、渔阳子、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南京国子监博士,后兼官北京国子监博士,故有“两京国博”之称。因号三桥,所以他的流派成为“三桥派”。
文彭,能诗,善书画,擅篆刻,对古文字学都有相当的功力,自从他得灯光冻石,文人直接参与刻制印章,因此,文彭在印学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据周亮工《印人传》记载:“国博在南监时,肩一小舆过西虹桥,见一蹇卫驼两筐石,老髯复肩两筐随其后,与市肆互诟。公询之,曰此家允我买石,石从江上来,蹇卫与负者须少力资,乃固不与,遂惊公。公睨视久之,曰:勿争,我与尔值,且倍力资。公遂得四筐石,解之即今所谓灯光冻也。下者亦近所称老坑。时谼中为南司马过公,见石累累,心喜之。……自得石后,乃不复作牙章。……于是冻石之名,始见于世,艳传四方矣。”
没有文彭的努力后世的印家,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他作为吴门派的代表,精研文书、小学。主张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包括边款,他运用双刀法刻行书边款,其双刀边款与印面的审美相当协调,这也是对后世人们的启发。
在如何继承和接受传统精华,格调审美和力求形式变革方面,可以说是起到了关键性和示范的作用。当时的社会风尚文人多喜书、画、印,但治印印材多是较坚硬的象牙、玉石之类,文人虽爱,但不能亲自参与刻制印章。因此,宋元以来,印章一般多由专职工匠刻制。文彭对文字学有深刻研究,余闲时也喜欢自己设计印稿,然后请刻牙名匠李文甫(石英)刻制完成。据说文彭的象牙印章一半以上均由李文甫代镌。
文彭这方“七十二峰深处”是象牙章,(图一)抗战时出土,四周已经剥蚀,印侧有行草边款“文彭”二字凹刻,印面文字也多剥损,印底系用刀铲平,可能是由李文甫所刻成。
从风格来看,这是元明以来文人印章崇尚汉印,而学习汉印平匀、规整的章法所致。但从其文字结构与用笔来看,以小篆为基础,吸取了元代圆朱文一路印风,故其在笔画排布平匀的基础上,在转角处多以圆转为之。还有一方自用印“文彭之印”其印材是石章,(图二)此印应该是文彭一手刻而成,从这方印的风格来看是和赵孟頫这一元朱文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在篆刻风格史上已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时风习气,从流丽的排列走向一种质朴、古雅的趣味。
(三)汪关的创新。
汪关(1573――1631)明代篆刻家。安徽歙县人,寄居娄东(今江苏太仓)。初名东阳,字杲叔,因万历甲寅于苏州得一枚“汪关”汉铜印,然后更名,并以“宝印斋”为其室。与李流芳相友善。李流芳对其评价很高。
“国初名人印章,皆极复杂可笑,吾吴有文三桥,王梧林,颇知追踪秦汉,然当其穷,不得不宋,元也。新安何长卿,始集诸家之长,而自为一家,其体无所不备,而各有所本,复能标韵于刀笔之外,称卓然矣。余少年游戏此道,偕吾友文休竞相摹仿,往往相对,酒阑茶罢,刀笔之声扎扎不已,或得意叫啸,互相标目前无古人。今渐老,追忆往事,已如隔世矣。见杲叔不觉童心复萌。今世以此道 行者,自长卿而后有苏啸民,陈文叔。朱修能诸人,独杲叔贫而痴,足迹不出海隅,世无知之者,然能掩有秦、汉、宋、元之长,而独行其意于刀笔之外者,不得不推杲叔。吾谓长卿而后,杲叔一人而已,世有知者,当不以吾言为妄也。”
汪关取汉印之工致、典雅,故风格静逸工稳细致醇美,他所创造的工稳光洁的元朱文形式,代表了这种特殊风格样式的定型,对后世影响极大,如:林鹤田等包括近代陈巨来就受其影响,他的最大特点是在线条交叉处多以略粗的“焊接点”的形式为之。(图三)这种线条的处理方式是一种创新,能使线条更圆浑流畅,更加具有立体感,会使印面富有层次感,丰富了元朱文印的技法语言。这是他对技法和风格方面独到的贡献,在印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后世的陈巨来就曾在这种线条处理方法上吸收了很多营养,从陈巨来安持人物锁忆中回忆,海上名家吴湖帆曾藏有《汪尹子印存》十二册之多,后借于陈巨来,在这期间陈氏大量临摹和学习汪关篆刻,所以从陈氏的大量作品中也能见到汪关的影子。
(四)林皋的继承
林皋(1658――?)清初篆刻家,字鹤田,又字鹤颠,福建莆田人,寓居江苏常熟。印文工稳、端庄、秀美,印风清新、自然,极富有书卷气,他久客太仓王家,为王时敏作印尤多。后人称其“林派”“莆田派”,也有人将其与汪闰、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辑有《宝砚斋印谱》,又有《林鹤田印谱》等。
林皋印章继承汪关,崇尚古趣,讲求古法。印文大多是绵密秀劲,用刀均能纯熟精练;而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在入印文字上,而不仅仅以小篆入印,据说林皋作印,特别考究篆法,入印文字全用汉缪印篆,绝反杂古籀及金文诸式,更不直用隶法,而于字书则精究不间,如《书学正韵》《说文解字》《广金石韵府》《六书统》诸书,无不殚精竭智,究搜极辨,以故力追大雅,直与秦汉印神明贯中”。此语出自同是篆刻名手的吴晋之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林皋在当时文人圈中优游自在,又加以出手卓然不凡,有很强的艺术实力,因此几乎成为当时笼罩一切的代表性印风。林氏的印风其最大的特点是雅致,如其自用印“林皋之印”,“碧云馆”,(图四)运刀极其娴熟,线条干净利落,字法停匀妥帖,印面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是其印风的总体体现,他的这种风格雅谷共赏,为时人所重。
(五)陈巨来技法的极致。
陈巨来(1905――1984)名斝,字巨来,以字行,号安持。浙江平湖人,初从赵撝叔,黄牧甫入手,后经高野侯等人指引;攻程穆倩、汪尹子、林莆田、巴慰祖诸家。自秦汉古印,至元明以来各家象牙犀角,皆心摹手追,穷其正变,遂得元朱要诀,后融会贯通,自成自家体貌。其师赵叔孺誉之为“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陈巨来在《安持精舍印话》中,曾就元朱文有这一论述:“宋、元朱文,创自吾、赵(吾丘衍、赵孟頫)其篆法章法,上与古玺汉印,下及浙皖等派相较,当另一番境界,学之亦最为不易。要之圆朱文篆法纯宗《说文》,笔画不尚增减,宜细宜工。细则宜弱,致柔软无力,气魄豪无;工则宜板,犹如欹阙中之宋体书,生梗无韵。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为无,则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轩朗。”
他对元朱文印理解和审美追求皆在其中。
二、元朱文的“三法”
(一)字法(篆法)
1、元朱文印主要以小篆入印,对篆书的准确有比较高的要求。所谓小篆,也称“秦篆”,是秦代的通行文字。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即以小篆为正篆,奠定了小篆在篆书体系中的位置。
2、在元朱文印用篆范围内汉篆也相当重要。汉篆包括摹印篆、汉代的铜器文字、石刻文字等。使用汉篆应取其风格上的优点,而以小篆结构为主,无论怎样使用更多的篆法,最终不应脱离元朱文特有的风貌,应保持其风格圆转、清雅、柔美、温和等特点。篆法的审美是篆刻艺术的重要类型。
司空图的《诗品》中论“冲淡是‘素处以黙’”。在元朱文篆法的审美中,“冲淡”以其文隽意永的趣味吸引着后世的创作者,如林皋的“晴窗一日几回看”呈现出冲融恬淡的艺术审美趣味,结体错落有致,行笔自然,不做刻意的环绕屈曲。刀法统一,强调一种纯粹的趣味。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感受。故此印粗看平淡无奇,但深入解读后越发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趣味,不得不令人感叹。
(二)章法
1、章法是篆刻创作中印面的整体布局。在篆刻中,章法是作品成败的关键,章法处理不慎,篆法、刀法再好也不可能产生佳作。
古人关于章法有诸多论述,明人甘旸在《印章集论》中曾说:“布置成文曰章法。欲臻其妙,务准绳古印,明‘六文’、‘八体’,字之多寡,文之朱白,印之大小,画之稀密,挪让取巧,当本乎正,便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串而不悖,始尽其善。”
2、元朱文印风格工稳,所以其章法以工整匀称为主。大体可分为整齐、错落、紧凑、疏朗、对称、挪让、伸缩、穿插、盘曲、增损和留白、离合、顾盼、借字、粘连。
举粘连一例:粘连可以解决文字排布带来章法上难题,但不可强为搭接,为粘连而粘连,不必要或位置不恰当的粘连反而会使印面闷塞。具体的运用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找出规律,巧妙构思,才能达到辅助布局的目的。
(三)刀法
刀法是篆刻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技法之一,一方印章的水平高低,刀法及线条也是关键的决定因素。作为篆刻三元素中的刀法,首先是建立在技术层面上的,刀法作为技术在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后,便上升到了审美的层面,构成了篆刻家创作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人篆刻兴起之后,印章的创作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文彭以文人只篆写印稿,不参与刻制,到文人直接参与刻制印章,其朱文印章的取字、线条、布局三方面的因素显然是与赵孟頫一脉相承的,有诗为证:“欲刻白文摹汉篆,风师松雪作朱文。”
由于对笔墨认识以及时间操作的差异,在文人篆刻发展的过程中,篆刻家对刀法有着不同的实践取向,形成以宋、元为尚,以秦、汉为尚,以书法为尚的三条脉络,构成文人篆刻刀法观取向上的基本格局。
元朱文从元初赵子昂作为文人篆刻史的开端,直到文彭,这期间的创作主要走的是以小篆法入印之路。
黄易“梧桐乡人”款,“赵吴兴为篆学中兴”,玉箸入印自吴兴始。
以宋、元为尚的这一脉,注重空间布白均称、安静,但并不忽视刀法,因而在刀法上采用冲刀、披削,保证线条的“匀”、“润”、“净”、“静”、“精”。从汪关到林皋再到赵叔孺、陈巨来,这种刀法观驱使他们刀下出现的线条走向简约极致。
“使刀如笔”、“以刀代笔”,这是文人篆刻刀法的核心论点,当以书法为尚的一脉产生、发展、壮大时,这种理想才真正得以实践。
“印从书出,书以印入”,从而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的依据。
三、元朱文在当代的发展
元朱文印发展到陈巨来,纯粹从技法角度而言,已进入一种极限,线条的高度理性化,空间的绝对秩序化,似乎都不再有进步前行的可能了。用刀干净、平稳、光洁,布白均匀、和谐,不露任何破绽。
细朱文印走到今日,不能太急切的期望对其有极大的发展。与写意印不同,写意印在近现代经过了几次变革,而细朱文是在陈巨来、王福庵之后的第一次全体的觉醒,要进行大的变革,只要有一点点的探索、变化就已经不易了。
仅就元朱文而言,这一风格路数的形成是人们在印章这一艺术天地里追求优美、典雅审美理想的结果。而这种追求伴随篆刻艺术发展的全过程,从现在已知的古玺印实物中便能见到大量具有这种风格倾向的作品。只是由于用途及使用方式所限,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朱文印远不及白文印发达,也就影响到“圆朱文”风格的发展,从宋、元以来,文人篆刻兴起机缘所至,圆朱大兴。
元朱文也有一定的缺陷。因其所用篆法一般出自《说文》,这就对元朱文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像古玺印那样更灵活的变化字法、章法。王福庵及其众多门人,如吴朴堂等则走了一条与赵叔孺、陈巨来不同的路径,他们借鉴汉摹印篆的字法特点,将入印的文字大胆“印化”,使印作结构缜密严谨,用字端庄、典雅,线条带燥求润。
赵叔孺、陈巨来一脉与王福庵、吴朴堂一脉分别代表了元朱文的两个类别。他们的杰出创造共同丰富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经典宝库。
参考文献
[1]《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2002年版.
[2]沙孟海,《印学史》,西泠印社,2007年版.
[3]刘江,《印人轶事》,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鞠稚儒,《元朱文印技法解析》,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5]陈振濂,《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篆刻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6]沈乐平,《元朱文印论谈》,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7]陈巨来,《安持人物锁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8]叶潞渊,《浅谈元朱文》《书法》(杂志),1986年第一期.
论文作者:黄响铃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印章论文; 小篆论文; 文人论文; 刀法论文; 章法论文; 线条论文; 这一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