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一建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在以往的房建施工中由于采用的处理措施不当,经常会导致裂缝的发生,不仅建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会大幅度下降,建筑的使用寿命也会急剧缩短,严重威胁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了解后浇带施工工序,并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能够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建筑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探微
导言: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病害包含沉降问题及裂缝问题,为了降低此类病害问题的发生,施工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其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就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实际施工中,依据施工技术要求,在房建施工中房屋的底部、墙及梁等部位都会预留施工缝。后浇带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房建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质量缺陷。
1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其应用机理
1.1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原理
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力的抵抗与释放是关键控制因素。对于高层建筑本身而言,尽管其裙房、基础及建筑属于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建筑建成后会因地基等因素产生一定的应力,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出现沉降问题。针对实践中常见的问题,需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同时,在后浇带设计时,应当先对基础和裙房结构进行严格的检测,并且准确计算房建结构内部应力。在确定基础沉降值时,应当先将裙房以及基础,采用后浇带技术方法合理分割,通过仔细的计算,确定后带浇筑时间。
1.2后浇带的功能
在房建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地基沉降以及收缩变形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质量问题,多数情况下会通过布设后浇带予以处理和应对。同时,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设计时,会将建筑裙房、基础及主体结构设计为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后浇带将上述几部分结构进行分割,在几部分结构施工完成后,因收缩变形以及建筑地基沉降等因素引起的沉降问题也会逐渐稳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后浇带浇筑,将分割开的几个部分再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使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提高。同时,结束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强度不断增加,内部温度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极有可能出现裂缝病害,对结构质量产生影响。而后浇带技术在热胀冷缩型裂缝问题的解决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为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提供充足的时间,降低了裂缝出现的概率,结构的强度也得以保证。
2后浇带技术要点
2.1施工材料
混凝土是房屋建筑施工主要材料,应确保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合理配置材料,并适当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在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将无收缩伸展性质的材料作为后浇带施工首选。具体施工中,混凝土与后浇带材料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和计划施工。混凝土配比要规范、合理,对模板侧向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2.2后浇带设置
规范、正确选择材料以后,即可组织安排设置后浇带。房屋建筑结构在受变形应力作用后会出现裂隙,裂隙产生必然会影响到结构安全性。确定设置位置是后浇带施工重点,为保持或降低应力的影响,一般在构件的反弯点设置后浇带。要注意具有较大剪力与弯矩部分不适宜设置后浇带。此外,后浇带之间的距离需处在合理限度之内,根据建筑沉降产生原因,结合工程要求,确定最佳间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浇筑施工时间与温度
不同的后浇带种类有着对应的浇筑施工时间要求。大多情况下都是在建筑结构施工完毕两月后闭合后浇带,以此对结构进行加固。但此时要考虑房屋建筑的种类,根据建筑结构和功能要求,适当调整浇筑施工时间。此外,浇筑温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不仅无法发挥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形成新的裂缝,因此施工中应根据方案要求,采取有效温控措施。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浇筑材料控制
后浇带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混凝土质量高低会对后浇带施工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可采用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原结构砼强度一个等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所以,必须根据后浇带施工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做好配合比的试验与控制,并加入适量添加剂,降低后浇带材料的收缩延展性,减轻其对模板的侧向压力,预防裂缝的发生。
3.2浇筑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后浇带所处位置的不同,浇筑时间也并不相同,要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时间节点进行浇筑。在浇筑温度上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对施工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应尽量选择在白天施工,防止早晚温差过大增加混凝土的内部应力,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发生。一般来说,后浇带施工时温度保持在10℃为宜。
3.3浇筑保护控制
在后浇带浇筑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处理,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后浇带浇筑质量,具体措施为:一方面是周边环境的清理,禁止在后浇带周围堆放施工材料、机械或者垃圾等,后浇带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另一方面要做好施工荷载、临时支护等的处理,避免荷载过大或支护不到位造成的质量问题。
3.4后浇带的留设和封闭时间
3.4.1后浇带位置及断面形式的确定。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地方,如底板、梁的变形反弯点周围区域,因为这些位置的弯矩往往比较小,剪力也比较低,选择在底板或梁的中间部位设置后浇带也行,因为此位置的弯矩虽然比较大,但是剪力并不大,符合后浇带的设置标准。一般来说,后浇带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40~70米,宽度的确定应以工程结构的整体特点为依据,并考虑到施工操作的方便性。大多数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宽度设置在800~1000毫米比较适宜。对于后浇带断面形式的选择来说,应按照结构中相关构件的厚度确定,若厚度在300~600毫米,可采用上下对称坡口形或阶梯形的断面形式,若厚度在300毫米以下,则可采用直缝的断面形式;
3.4.2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对于后浇带的封闭时间来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时间达到1个月之后,便可对其进行封闭,但如果工程有特殊的要求,则应按照相关条件对后浇带的封闭时间进行计算和检验。在后浇带封闭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后期的监测工作,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结束语
在房建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工程效益,保证施工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结合施工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在施工中加强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将房建工程的质量风险降到最低,以保证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继升.浅析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J].建材与装饰.2016(50).
[2]王余庆.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3]邓群光.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3).
[4]尤传科.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
[5]赵岩.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5(06).
论文作者:张延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时间论文; 裂缝论文; 结构论文; 应力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