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劳务;安全;管理
1、前言
安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国各高危行业,每年都有较大安全事故发生,事故频发,屡禁不止。究竟其原因,关键一条就是安全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管理的外部监管环境变化巨大,监管形势空前严厉,这迫使企业必须强化安全基础工作,以化解因事故发生所面临的被市场禁入,甚至失去市场的巨大风险。如何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关键是提高执行力,而执行力的提高,离不开“安全监管力量的按需配置”。这也是目前大家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下面仅个人经验进行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2、施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1依法治安形势日益严峻,企业安全监管压力巨大
一是随着2014年新安法的出台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完善,对个人及有关责任主体的处罚也更加严厉,对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的外部监管主体将更多,尤其是新刑法将安全事故刑责进行了延伸,“两高”的相关司法解释对安全事故刑责进行进一步明确,意味着安全违法的恶果定性更清晰、代价也愈发巨大,打擦边球的时代已经过去。二是近年来重大安全事故不断,促使国家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公安部门直接介入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封闭现场、控制人员,一旦出现特大事故,企业相关人员无“咸鱼翻身”的可能,这就是重典治安、严刑治乱的监管环境;三是各地区相继依照“新安法”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安全生产企业“黑名单”制,从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许可、资金筹集、甚至于限购限电等配套控制措施,来打击重大隐患治理不力、出现安全事故的单位。
这就是严酷的外部现实,企业依法治企、依法治安、筑牢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已刻不容缓!
3、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3.1安全管理队伍不稳定,一线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短缺。
受市场基建规模扩大、工资薪酬、发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各建筑行业与其它专业人员一样,双向选择日益突出,传统国企人员外流现象严重。以某单位近三年统计数据为例:平均年完成产值40亿元左右,单位亿元产值专职人员由2.5人/亿降低至1.7人/亿元,现场安全兼职人员也由2.4人/亿元降至1.33人/亿元。这其中,转行、离职、外调的安全专职类人员计20人,新入职的新人也有20人,貌似持平,但出去的是熟悉业务或骨干人员。安质队伍骨干层入不敷出、总体队伍不稳,素质不断下滑。
3.2各施工单位的生产规模不断加大,但安全质量管理队伍规模却无法随之“扩容”。
按目前通常作法,项目安全专职人员1亿元以下为1人,2-5亿为3人。但受人力成本影响及资源限制,有的单位在人员配置上,再打折扣,配置标准一般为:2亿元以下的所谓小项目配置1-2名专职人,过3亿元的项目一般不超过4人,尤其是点多线长的高风险作业项目,安全监管力量就捉襟见肘;兼职人员(不包括瓦斯隧道项目的特例)一般是按队或工区来配置1人。这就无法满足众多重大风险作业关口(如:隧道口)的跟班监督作业需要。监管存在盲点、存在盲区也就在所难免。
3.3其它基础管理工作无法到位的原因分析
3.3.1劳务队伍、专业分包(工序分包)队伍基本不配置自有安全管理人员、无法与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对接;我方现场专兼职安全管理力量不够、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贯彻到现场、安全要求自然传递难到位,“二张皮”的现象循环出现。
3.3.2现有兼职安全员普遍是转行、就地培养或进入人才中心后转岗人员。这些人文化素质不高、现场经验较缺乏,现场磨励需要时间,短期内人员紧缺现状无法有效缓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3目前施工企业普遍推行的“群安员”模式,其实是不成功的。群安员制度因为缺乏“自有班组”作支撑,都是项目本部管理人员兼任,而非班组的农民工,不能起到班组自我安全管理的作用。
3.3.4中国建筑市场以“农”为主,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要实现班组向“我要安全”的主动安全管理行为转变,在目前劳务人员进出场频繁的情况下,传统的培训方式难于起到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作用。
3.3.5为避规违法分包转包风险,施工企业只能采用劳务包与工序分包,一方面满足了法规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因自身或其它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坐实我们始终是安全责任主体的事实。我们始终是出事班组(队伍)的“挡箭牌”、避风港,劳务队伍始终游走在“责任”外。正因为无法对其进行“事故”约束,对其“无法使唤”、但又离不开民工队,安全要求落实不下去、现场问题反复,这种局面已成常态。
4、对策措施
要形成企业、项目、作业层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管理重心下移,达到管理抓源头的目的,结合上述分析的现状,个人建议:可根据工程分部分项的风险等级健全劳务队伍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给予劳务队伍正确引导,由原来传统的压迫式、填鸭式管理,变为自愿式、主动式管理。
4.1规出有据、强制推行,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劳务队伍建设的要求。
按住建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文件中第十四条(二)款要求配置标准要求的安全管理人员。这一要求可作为强制要求,在合同订立前作为劳务招标的强制条款引入。入场后,劳务队伍现场设置管理机构必须齐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设2-5人为宜,以队伍规模为基础,以满足法规要求为准。劳务专职安全员按分部分项工程分别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班前讲话、行为安全、安全设施措施的落实、部分安全质量基础资料,其它由项目安质人员完成。
4.2企业目前在无自有班组的前提下,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劳务班组自我安全管理的理念。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健全化,监管手段多样化,企业应以法律、法规为抓手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劳务队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依法治企、依法治安的必要性。劳务队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方面是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健全劳务队伍机构,企业才能依法治安,与依法治企相符,改变以往“一方独管”的现状。
4.3结合施工特点,运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的激励机制。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是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
4.3.1每月对劳务队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考核,把考核结果分三类(优秀、称职、不称职),按不标准进行奖罚,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劳务队伍月度、年度安全评价。
4.3.2实行隐患排查及治理成效奖励模式:每季度根据隐患排查及治理表,统计出排查及治理隐患的数量。成效第一名者给予一定奖励。
可在每月劳动活动竞赛、安全生产例会等活动中,给予优秀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颁发奖状、通报表扬、宣传事迹等形式的激励。
4.3.3采用吸纳优秀的劳务队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公司正式员工的激励机制。
企业统一规划劳务队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继续培训,提供学习专业知识、交流安全管理经验的学习途径:公司和项目安全质量部可以安全检查的机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缺陷进行指导和点评;把劳务队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三类安全人员”复训纳入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中,提供更新专业知识的途径;必要时可通过考核,吸纳部分优秀的管理人员为公司正式员工,形成良好的激励体系。
5、结束语
加强劳务队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管理力量强化补充的有效途径,也是是依法治企治安的基础,更是安全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而且,班组大都有共事经历或亲情组合的情况,作业人员会从内心感到是自己人在管理,这样更易于接受,这种方式比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狠抓严管更为人性、更有成效。同时,也是缓解目前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的一个有效手段!
论文作者:陶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劳务论文; 专职论文; 队伍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亿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