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成就论文_卢川

简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成就论文_卢川

中共黑龙江省讷河市委党校 黑龙江讷河 161300

摘要: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由于借鉴和吸取了苏联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而在探索中取得了诸多独创性成果和伟大成就。

关键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成就

1949—1978年是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探索的显著特点是,作为毫无建设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尽管在探索中历经艰辛,但由于借鉴和吸取了苏联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而在探索中取得了诸多独创性成果和伟大成就。

一、 1949-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与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私有制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地主和资产阶级还未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为了取得公有制主导地位,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党在这一时期主要进行了两项探索。

第一项是土地改革。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新中国“三农”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近代以来由于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而落后的小农经济始终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有数据显示,土改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广大的贫雇农只占不到20%的土地。这就使得极端不均的资源占据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党在此次土改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变革与改造并重。一是变革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所有制,实行农民所有制。二是改造地主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的同时也分配给地主一份土地,使地主通过自己的劳动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正是由于“两条腿”走路,这次土改取得三个成就:一是消灭了地主阶级,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新生政权得到巩固。二是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带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三是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项是一化三改。一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由私有变公有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党向苏联学习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有两点:一是受三座大山压迫,近代民族工业只能发展轻工业,因而新中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有数据显示,工业化建设前中国的钢铁产量不仅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还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极为严峻,而仿效西方国家那样发展轻工业耗时长且会损害农民利益,并不利于政权巩固。因而必须通过重工业“弯道超车”。正是由于党在建设中立足了实际,因而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取得了三个主要成就:一是以钢铁产量为代表的工业建设指标超额完成。二是建成了156个大型项目,形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三是较大改变了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实现了两者发展的并驾齐驱。如果说党在工业化建设中较多的借鉴了苏联经验,那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更具独创性。与苏联不同,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长期以来是党和人民的同盟,做过巨大贡献。所以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强制没收资本家的财产,而是采用公私合营和赎买的方式逐步将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将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1956年随着一化三改的基本完成,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起来,党的社会主义革命顺利完成,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成就

党搞社会主义建设毫无经验可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尽管有现成的苏联经验可以学习,但此时苏联模式的弊端却开始集中暴露出来。比如,过于注重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产品定价低、工产品定价高,工农剪刀差导致农民利益受损;对待不同观点和分歧,夸大阶级矛盾,破坏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和团结。所以尽管没有建设经验,但党却在探索认识到了“应当更加从中国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1]因而在这一时期的探索中取得了独创性成果。

一是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由于这一时期党认清了生产力落后才是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源,所以党的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开端。

二是形成了党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主要的代表是毛泽东同志的两部著作。一部是《论十大关系》。他在文中重点论述了两个关系:在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关系时,虽然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必须注重三者间的平衡;在对待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时,必须兼顾国家和农民利益,不能像苏联那样“又要让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2]。另一部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在文中指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内部矛盾,因而处理时不能搞阶级斗争,必须用团结—批评—团结这样的方式解决,团结大多数。

这一时期,尽管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这些成就却影响深远。这些党在探索中形成的独创性成果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而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所形成的理论则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1966-1978年党在挫折中的探索与成就

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事业遭遇到了严重挫折。但是勇于反思、克服困难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品质。因此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诸多成就。

成就主要集中于两大领域。一是国防科技上的两弹一星。1964年原子弹爆炸升空,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二是外交上的突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外交上的突围破冰扩展了中国发展的空间,使我国在大国外交舞台上开声亮嗓。这些成就为随后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最终纠正错误和取得更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总之,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虽然历经艰辛,但取得的独创性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些财富值得我们铭记并作为继续前行的底气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论文作者:卢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简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成就论文_卢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