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卓璐

摘要:目的 探究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接受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10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分析2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促进其病情的改善,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其可出现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的情况[1],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康复训练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中应用,能够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但是单独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针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其能够舒筋通络、调理阴阳,对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可促进其功能的恢复[2]。本研究主要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接受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10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50例/组。

纳入标准:a:确诊存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b:首次发病者;c: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a:针灸禁忌证者;b:合并严重精神性疾病者;c:难以对本研究积极配合者。

实验组中,年龄37岁-70岁,均值(52.36±5.02)岁,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中,年龄38岁-69岁,均值(53.01±4.59)岁,男31例,女19例。对比2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可比性较好,且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情况,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对于运动障碍患者,则实施运动功能训练,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由被动运动逐渐向主动训练转变,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床上卧位向坐位转变,之后进行站位、步行、上楼梯等训练。康复训练初期,每天时间为30min,在患者肌张力恢复后,增加训练时间至45min-60min。对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则实施Schuell’s刺激法干预,通过口令、卡片指导等方式,对相应的动作完成。语言功能障碍者,通过卡片内容口头描述的方式,实施康复训练。

实验组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其康复训练措施与对照组一致。针灸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情况,选择合理的穴位实施针灸,若患者运动障碍,则选择百会穴、风池穴;若患者语言障碍,则选择廉泉穴、哑门穴。每次针灸的时间为30min,每天针灸2次,一个治疗的疗程为20d,连续实施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治疗效果作观察,并分析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评分越高)以及ADL评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评价,0分-100分,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评分越高)的差异性。

效果评价:显效:失语、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消失,肌力4级以上,生活可自理;有效:失语、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肌力2级-4级,生活基本可自理;无效:失语、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均未改善,肌力不足2级;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如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分析[n(%)]

2.2 2组NIHSS评分、ADL评分分析

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NIHSS评分、ADL评分分析()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得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较易出现后遗症的情况,增加疾病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3]。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可出现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的情况,临床主要是以康复训练的方法为患者治疗,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实验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效果好,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其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康复措施,来使得患者养成优质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思维,促进其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但是,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其疾病表现多样,单纯实施康复训练,其效果有限。中医针灸的应用,能够改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以及动脉弹性,降低其紧张度,促进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流量,调节患者的机体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针灸还可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提高,使得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降低氧自由基对患者脑组织损伤的程度,以此使得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更好的恢复[4]。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其效果好,可更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君,赵芝婷.针灸辅助康复治疗对卒中后遗症恢复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9):2344-2347.

[2]马献中,郑强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采用中药针灸联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9):118-119.

[3]李昌欣.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15(27):249.

[4]王博禹,孙利波,陈强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出血后偏瘫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5):1808-1810.

论文作者:李卓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卓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