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探究论文_赵旭光1,李铁2,栗印新2,王春明2

(1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市供电公司 辽宁葫芦岛 125000;

2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市供电公司兴城供电公司分公司 辽宁兴城 125100)

摘要:在智能电网越发普及应用的今天,智能电网俨然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如何确保智能电网调度的顺利进行也就成为了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现如今在智能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其技术的先进性已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更加深入的对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所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才能够确保智能电网调度的顺利进行,满足现代化社会对电能质量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1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

1.1自愈性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自愈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保证电网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所在。在电网受到内部或者外部因素影响而发生问题之后,相应的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有效隔离电网中发生问题的机构或元件,并不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过多的影响。如果电网运行过程中某些电器元件出现问题或者局部的网络出现异常情况,智能电网能够自动进行检查、分析、调整,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1.2兼容性

智能电网兼容性指的是其可以和微电网、分布式电网并网运行,可以实现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接入,可以和包括集中式发电在内的储能装置或电源一起使用,满足用户多样化电力需求。

1.3优质、高效

智能电网中引入了先进的信息监控技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了智能电网的高效、优质运行,降低了电网运行维护成本。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层面也变得更加广泛,不仅对电能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对电能的多样化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而智能电网正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被提出的,通过接入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而且可以达到电网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2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关键技术的研究

2.1基于FCL的短路电流控制技术

电网的互联和电网的结构的坚强,使得短路电流控制成为了电网的规划部门和调度部门都特别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的故障电流限制技术都会考虑到电网的结构,电网的运行模式和电网的设备等等,这些方面都会限制故障电流,而且还大大的影响了电网正常运转的运作特性,增加资金的投入,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对电网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流进行限制,但是这种方式投入的成本大;对运行系统的方式作出改变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也会使得成本增大,而且还会电站的布置和出线走廊更加复杂同时还会对电网在运行中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采用高阻设备同样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还会对电网的损耗程度加大。FCL技术是当前运用最广也是最新使用的有很好效果的方式,系统正常运转的时候,FCL几乎是没有抗阻的,这就可以保证系统在没有多少损耗的状态下正常运行,一旦出现故障,FCL的抗阻就会突然的增大,它不会对正常的电网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用广泛。

2.2电力系统元件在线参数辨识技术

电力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对有些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必须要准确无误,这就要求电力系统在元件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辨别性,对各输电线、发电机、调速器等等大量的电子元件的参数的准确性要熟练掌握。从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分析的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和电力仿真系统的运行还是存在一些偏差的。仿真系统是根据具体的原件参数和数据计算得出的结论,实际的系统运行和模拟数据的偏差将会影响到调度人员对电力系统的准确判断,以至于影响到调度人员的具体操作和调试。当前,电网系统的稳定计算的参数还是采用经典理论参数,而元件的参数是受环境影响的,这就导致电网的稳定性计算出现较大的偏差。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我们发现,发电机如果在饱和满载状态下运作的话其同步电抗Xd大概是电动机空载状态下的四分之三,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网静态与暂态稳定运行

2.3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的监测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生产力的不断壮大,为电力体系中广域网动态的尽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广域网动态监测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使得在相同时间区域内收获大量电力体系工作时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的信息以及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数据变成现实,为电力体系的调控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方式。这种体系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①使获取的发动机的数据更加直观;②收发信息的频率十分快,每40ms或以内都会促使调控中心收发一次动态信息,实现了系统数据由截面数据到面板数据的转变;③数据在时间上的连续性,通过GPS给每一类数据进行标记,使处于相同区域内所有的数据都是连续的,让电力网络的动态信息的录取、监管、讨论扰动与危险预警等成为可能;该系统在SCADA/EMS系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弥补了原有系统在采集电网动态数据上的不足,还创造性的引入了WAMS系统,这种技术环节的创新发展,使得电力部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调度、预警、事故处理、参数辨识及在线稳定决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解决复杂电力系统的系列难题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手段,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见图1)。

图1动态监测系统工作流程图

2.4电网调度在线分析技术分析

电网调度可以有效的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控制,并为其提供安全、稳定的技术基础。而对电网通行的选择则能建立符合预测,并制定合理的检修以及发电计划,进一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当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其相关部件的安全性,任何原价工作负荷均不能超过电网的负载能力,确保其在运行中不发生连锁跳闸等不良反应,保证电网的长期稳定运行。当对其进行检修时,应该对其对进行静态保护,在WAMS、EMS以及SCADA系统的辅助作用下对其进行在线分析,进而减少电网作业人员,减少电力企业的资金投入,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3结束语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能够有效确保智能电网的质量,对于保证电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推动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相应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同时也要制定完善的排查和检验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智慧.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关键技术[J].智能城市,2016(02):15-17.

[2]黄丽,杨跃华,张元元.解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关键技术[J].通讯世界,2016(13):18-19.

[3]林芳旭,杨杨,林凤来.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88-91.

[4]陈颖瑜.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关键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2-25.

作者简介:

赵旭光(1971.10—)男,辽宁兴城人,毕业院校:沈阳工程学院(专科)、技师、调控值长.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市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调度控制、变电运行。邮编:125000

论文作者:赵旭光1,李铁2,栗印新2,王春明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探究论文_赵旭光1,李铁2,栗印新2,王春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