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误区_地理论文

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误区_地理论文

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中学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理”轻“地”

先“地”后“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学教材也是按照这一顺序编写的。初中主要学习“地”——中国、世界,即了解“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等知识;高中主要学习“理”——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和人文地理基本知识,即掌握“为什么”“怎么办”等知识。但是,由于现行中学教育体制和高考应试模式的深刻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科学有序地执行好先“地”后“理”这一地理教学原则。

现行中学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在不少学校仍处于“副科”位置。虽然“地”的知识在学生地理学习的知识框架形成中位于很重要的基础地位。但由于它是副科,中考不考或分值很少,从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时开设不足,师资不配套,科学训练少。这就给高中时代学习“理”埋下了隐患,导致高中阶段学“理”成为纸上谈兵、空中造楼。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区域地理不再强制性规定必学哪些国家和地区,而只是规范学习研究地理区域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学区域数量的下限。高中地理《高考考试说明》对初中区域地理又没有明确要求,加上复习时间的限制,使大多学生在高中再次失去系统学习“地”的机会。

这种“无地”之“理”,或“薄地”之“理”,是获取知识的本末倒置,真正错位了的教与学。这正是高中阶段不少学生学习地理事倍功半的原因,花费大量精力学习高中地理,却怎么也找不到头绪,考不出好的成绩。

二、重知识,轻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前许多学校急功近利,甚至拔苗助长,大量知识狂轰滥炸,或急速填压:补课、辅导班、讲义、资料、挤占课余时间,不留给学生任何自主学习的空间,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普遍下降。

具体表现在:

1.重视书本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训练

地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要求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中学地理教材也相应地在每单元后面设计了“活动”部分,如“野外定向”“调查与思考”“建立地理兴趣小组”“测量本地经纬度”等等。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成绩。

但是,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地理教师对“活动”部分的教学都放在教室里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讲”完了,实践活动被做题活动代替了。很少带领或组织学生进行他们很喜欢的课外实践,往往以怕耽误时间为理由,拒绝学生自己去观察、调查,询问获取资料,搜集、整理,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书本知识传授,轻视思维创新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高层次的学习品质,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最高表现。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影响甚至压抑、摧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象:

①教师一讲到底。只有教师讲而没有同学答和问,理由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②教学设计简单化、程式化。课堂问题无悬念,教学手段呆板,语言不生动,讲解又不留余地。教师往往迫不急待地给出问题的答案,直接奉送给学生,不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

③教学过程中无情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苗”。当学生偶然提出一些难以解答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时,教师或回避或批评,甚至嘲讽,有时干脆就置之不理,假装没在意等。创新的火苗统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重人文,轻自然

现象:近十年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的内容已经不占主要地位,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而人文地理内容占到三分之二。在近年高考地理试卷中,人文地理部分所占的分值比重逐年上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重视并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和谐的社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也渗透到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中,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地理教学的进步。

但是,另一种教学思想也悄然抬头,就是人文地理的地位越来越高,自然地理地位则逐渐下降。平时教学、毕业会考,甚至高考都有明显表现。虽然地理高考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所占的比重始终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人文地理所占的比重却在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今年的江苏高考卷中人文地理的比重接近2/3。事实上,从人的知识结构需要和地理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地位与作用都是很大的。自然地理是学习整个地理知识的基础,重视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综合分析和空间想象的能力;人文地理则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事变化,拓宽知识面,突出人地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应变、创新和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只重视人文地理而轻视自然地理,会使地理教学失去它应有的学科特色,更容易影响学生系统而科学地形成地理知识体系,导致地理学习方法的错误,从而影响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地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重应试训练,轻情感培养

这是另一个方向性的误区。目前,中学阶段不少师生把高考当作学习的终极目标,一味地注重应试训练,不注重兴趣、爱好、意志等情感品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个人发展的基本素养难以形成,学科教学(育)的价值不能发挥。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是这样概括地理教育价值的: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的公民所必需。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素养和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兴趣、良好的情感意志和科学精神的任务。如宽大的胸襟、对广袤山川特有的情感和对地理学习独到的兴趣;“尊重自然”、“只有一个地球”等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全球意识、国际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中学地理教学只注重了高考的要求,一味地追求分数,把学生真正需要的情感、价值观等需求置于一旁。中高考不算分数的时候,地理就作副科,被打入冷宫;参加中高考时,又走极端,片面追求分数,忽略或不顾及学生的其他需求。地理学科目前在中学的这种境况,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健康发展,影响师生情感的沟通,同时也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的正常发展。

标签:;  ;  ;  ;  ;  

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误区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