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谭雪琴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片角镇中心学校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提出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全新的局面,即要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和灌输的倾向,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开拓教学思路,大胆改进、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策略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只有改进、创新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对此,从优化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优化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论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一、优化语文知识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同样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教师只有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价值,优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将一些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相关的生活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还原和创设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以生活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语文知识,从而切实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首先,笔者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父母做过哪些令自己难忘的事,然后再回忆自己对父母做过哪些事。通过回顾生活,学生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伟大的。这时,笔者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促使学生用心感受文本里浸润的父子亲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被点燃了。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学生感知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也逐渐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和支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语文知识内容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直观、动态、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丰富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建构起抽象思维与具体形象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教授阅读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收益。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那么他们就无法快速、准确地从阅读内容中获得知识,整个阅读过程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包括卡片助读法、多角色助读法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体会中心思想,也能在面对不同类型、体裁的阅读材料时恰当地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巧妙地设置民主情境,以调动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和机会,营造和创设民主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和方式,有效发挥和彰显阅读个性,进而使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
(三)拓展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阅读内容和范围的有效拓展,同时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关键途径和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狭隘的阅读范围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具体来说,语文教师首先应为学生推荐各种课外读物,让学生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其次,教师要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使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沟通、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优化语文写作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一)注重写作素材积累,丰富写作基本内容
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原材料",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充实的作文,有了充实的内容,作文才有可能吸引读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鼓励和要求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点滴,并将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人和事物以及自身所感通过日记、周记、随笔等方式记录下来。例如,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笔者为学生安排了一项长期的写作任务,每天在日记本中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如,在一天的学习中,我收获了哪些知识,在一天的校园生活中,我遇到哪些有趣的事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仿写续写,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很多小学生缺乏想象力,导致写出的作文不具体,不形象,缺乏表现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进行仿写,或者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对课文进行续写,从而充分把握这些好句好段的特点,并灵活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三)注重写作批改评价,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批改是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做出全面、客观、中肯的评价,明确学生应该努力和改正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充分调动学生写作和批改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学生写作技巧的优化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和完成的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特点出发,全面优化语文知识教学过程、阅读教学过程和写作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淑燊.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才智,2018(20).
[2]吴燕飞.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26).
[3]于信辉.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 (28).
论文作者:张清 谭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