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_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历史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以《美国1787年宪法》—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美国论文,我见论文,宪法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宪会议通过《1787年宪法》

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取舍教材内容、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等等,既是一线历史教师求解的问题,也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以人民版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就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策略一 抓住学科关键史实

人民版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共有四目,即“年轻美国的窘境”“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从‘邦联’到‘联邦’”“两党制的雏形”。实践表明,一堂课要完成这四目内容的教学是非常困难的。赵亚夫先生认为:“历史教育不能包括所有的东西,它永远都是有选择性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选择与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国家需要最适宜的那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其中还应该尽可能地教给一些选择的技巧。”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学校的历史教育,必须把“不重要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事实的历史”和“文本的历史”区别开来。教材是学材,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之一,课堂教学可以依据教材,但完全不必拘泥于教材,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打破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教学。

那么,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来取舍教材内容?是自己的经验、同行的做法还是专家的建议?无疑,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应该是我们取舍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对《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的教学内容作了如下规定:“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据此,笔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并将其称为“关键史实”。所谓“关键史实”,是指能集中反映本模块专题和本单元主题精神及价值取向,在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历史知识。因此,本课可以抓住和突出第二目内容组织教学,第三目内容可以有机地整合到第二目内容的教学当中,而第一目和第四目内容可以适当“边缘化”,甚至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这样对教材的处理,既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任务,又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关键史实”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学习。

事实上,教材的每一课都可以确定若干“关键史实”,以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为例,《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的“关键史实”是三大不平等条约,《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的“关键史实”是三大政治制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的“关键史实”是“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的“关键史实”是《权利法案》和内阁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关键史实”是《共产党宣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的“关键史实”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美苏争锋》一课的“关键史实”是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抓住学科“关键史实”,课堂教学就可以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很好地解决新课程教材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策略二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课堂教学方式能否改变及新课程能否落实的判断标准之一。笔者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某老师执教《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时,创设了如下四组教学问题情境:

情境一

师: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开得并不顺利。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许多人最初的意见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会议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当时已经80多岁的富兰克林对此忧心忡忡,专门请了个牧师,每天开会之前让全体代表先做祷告,祈求全能的上帝保佑他们的会议能顺利进行。会议持续了近4个月,最终才形成了1787年的宪法草案。那么,他们究竟围绕哪些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并最终达成妥协呢?请同学们看书并结合老师提供的材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合作,将制宪者们争论和达成妥协的问题写在纸上。(学生看书、看材料约3~4分钟)

生:思考、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展示学生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用多媒体幻灯出示下列四个问题:

1.宪法如何加强联邦的权力?

2.宪法如何构建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

3.宪法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关系?

4.宪法如何防止专制,保障民主?

为解决问题1提供如下材料:

第一条 第一款: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

第十款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军舰,不得和另外一州或国缔结任何协定或契约,除非实际遭受入侵,或者遇到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形时,不得从事战争。

第四条 第三款,国会有权处置合众国之属地及其他产业,并制定有关这些属地及产业的一切必要的法规和章则。

第六条 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美国1787年宪法

生:逐个解决上述问题。

这一教学片断体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的过程,即寓历史知识学习于问题解决之中。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的过程。

情境二

师: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做一个案例辨析,找出案例中的错误之处。

【案例辨析】

某同学撰写介绍美国中央政府职责的历史小论文,作了如下的表述。请你指出文中错误之处。

18世纪晚期,美国有一位总统在任职期间,没经国会同意就任命一位同窗好友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后因个人私怨,他又免了该法官的职务。后该总统为了争取连任,特意讨好选民,否定国会提出的“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立法草案,国会不服,经国会再次讨论,最后以2/3以上的总人数通过。总统很不高兴,再次行使否决权并宣布解散国会,却被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宣布总统的这一行为是违宪的,该总统十分郁闷……

生:找出“教学案例”中的错误之处(略)。

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美国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相互监督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把一个学生画的示意图进行实物投影,让其他学生对示意图进行讲评,加强学生对“三权制约”原则的理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国开国元勋们的政治智慧。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实际上是让学生运用前面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既是一种及时巩固,也是一种及时评价。让学生画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关系示意图,利于加深对美国宪法的理解,认识美国宪法分权、制约、平衡的原则。从方法上讲,也使学生学会了用图示表达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境三

师:用多媒体幻灯出示下列材料及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美国总统威尔逊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问:上述两位政治家对美国1787年宪法持何态度?你能否结合课本谈谈该宪法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问:马丁·路德·金的言论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用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论,引导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历史评价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也让学生明白历史认识的多样性。

情境四

师:用多媒体幻灯出示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权力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图表,结合学过的知识,试从权力的来源及其分配的角度来比较美国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把对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放在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趋势及民主政治多样化角度进行认识,以增强对该单元主题实质的深刻理解,进一步认识比较方法在历史学习中的价值。

策略三 凸出教育核心价值

历史教学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单纯记住或理解文本的内容,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历史资料重构历史过程,达到对历史的认识。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以前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分析是:一方面肯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作用和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却又批评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如种族歧视、阶级性等。这样的“两点论”表面上看分析得比较全面,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分析模式容易使历史评价落入俗套而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研究,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或运用某一评价历史的方法,或培养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更重要的任务和意义在于,我们还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由新课程性质和历史课程目标所决定的。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是新课程所特别强调和关注的。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笔者认为,人权人性、社会文明、具体历史环境等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如果说文明是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和成果,那么,美国1787年宪法就是这样的成果,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开国元勋们为追求新生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和结果,所以,我们首先要看到和肯定的就是他们的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如果再把美国1787年宪法及民主制度建设放在政治文明模块和单元专题背景下进行审视,特别是通过对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比较,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民主化既对本国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政治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独特性。如果把黑人人口的计算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认识,它非但不是一种局限,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智慧和进步。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的核心价值是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美国开国元勋的政治智慧和创造活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创新事业,实践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予以解决,而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实现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还是我们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

标签:;  ;  ;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