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_可持续发展论文

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_可持续发展论文

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冲突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26(2004)06-0043-05

面对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以重视环保、节省资源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观业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和倡导的文明发展观。但在现实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作为西方消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仍然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传播和扩散,并产生着消极影响。这样,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当代文明世界里实际上构成了一种观念上尖锐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构成我们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从环境保护、发展可持续性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和比较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之间的冲突,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消费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加深理解并有效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显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环境保护上的冲突

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生活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它主张通过大力刺激人们多赚钱、多消费,来促进资本的快速周转,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循环,推动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一种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因为基于消费主义的经济发展政策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它在二战后被西方各国政府视为振兴经济的法宝;也是在官方倡导下,消费主义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所认可的一种据有主导性、普遍性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美国等西方各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尽管消费主义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但它却是一种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观,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经济生产方式和大众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日趋严重,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三废”垃圾泛滥、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气候异常、沙漠扩大、水源短缺、煤、天然气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迅速减少、面临枯竭,森林、生物等可再生资源锐减。据2002年联合国组织编写出版的《全球环境瞭望》,1 100名科学家预言:30年后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严重破坏,许多物种灭绝,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而可怜的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1]。可以说,人类正在面临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而倡导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大众生活方式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此则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原因在于,近几十年来西方消费社会的大众在生活方式上的高档消费、过度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等,不仅使企业加快了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而且使得消费大众将大量相当完好、仍有使用价值的高档商品,如汽车、家用电器、日用品等,毫不吝惜地抛弃掉,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废弃的商品和商品包装构成的大量垃圾又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一次性消费就是消费主义在消费和生产上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与高消费相对应的经济生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从传统耐用商品的生产转变为对“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或短寿命商品的生产。此外,大量深加工产品因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科技创新在消费主义主导下也沦为这种对资源高消耗、对环境高污染型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

显然,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环保上直接构成势不两立的冲突,后者在经济发展上始终是以主张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省自然资源为前提的。二者的冲突实际上是反映着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如何对待自然环境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分歧和冲突。可以说,消费主义就是自工业化社会以来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无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肆意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的旧发展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发展观,立足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事实,想当然地以为地球资源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任意利用,完全忽视了自然价值和环境伦理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自然观角度看,传统发展观对自然的错误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所派生的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看法是一种主客二分的观点,它视自然界为可以任意肆虐、征服的对象,而把人类自己视为地位至高无上、能完全主宰自然界的主人。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主义则过于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乐观地相信基于科学技术能够在征服大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物质文明的王国。随着与工业化发展相伴而来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些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冲突、恶化的思想根源,因之应当予以批判和抛弃。而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状况深刻反思的产物,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人类的发展应当在保护和节省自然资源、防止和限制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在发展可持续性上的冲突

一个真正文明社会的合理发展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即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在经济、环境、社会诸方面发展上的需要,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物质条件。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公平性要求。可持续发展观在原则上主张发展要确保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前者是指当代人在享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产品上的平等和公正,后者则是指当代人在发展上要有限度,要顾及到后代人的利益,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不能算是一种合理的发展观。而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在代内还是代际,都无法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公正、平等、合理、协调的性质,能体现的只是一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就代内发展来说,以消费主义以及作为其伴侣的享乐主义,近几十年来成为由美国等西方强国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运动的主导价值观,引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全球资源分 配、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诸方面出现了种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矛盾冲突现象。例如 ,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由消费主义引导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 南北贫富两极分化,使得美国等西方强国较之发展中国家享有对全球资源更大的支配权 ,能够凭借自己的资本和技术的优势赚取更多的利润,并且还通过在他国建厂等途径把 其本国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转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据美国能源机构在1997年10月 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约5.2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美国每 年产生有毒垃圾约2.15亿吨,其中有上千万吨被输出到经济落后的国家[2](P331)。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1993年全世界最穷的10%人口收入仅是最 富的10%人口的1.6%;全世界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相当于最穷的57%人口的收入[3](P20 —21)。按购买力平价(PPP)尺度进行比较,从1970年到1999年,全世界最富有的10%的 人口与最贫穷的10%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1扩大到27∶1[4](P20)。可见,由消费 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现实利益是不公平的、有损害的 ,无法保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公正、公平和共同进步。

就代际发展来说,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较之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对人类后代的发展利益造成了较大的损害。据统计,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6%,消费的资源却占全球资源消费的1/3,美国2亿人对全球能源的利用量相当于发展中国家200亿人的利用量。可以说,以消费主义为主导价值观的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正在消耗着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并制造了大 量的废料、垃圾,是造成当代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事实上,目前以 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西方仍然是主流,人类资源危机的状况仍然在恶化。 仅拿石油来说,据统计,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 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 静态保障年限只有40年,但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仍然在继续增长。可以说, 消费主义所主导的消费型发展模式,是以过度消耗人类资源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持续增 长,是为了人类眼前的物质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这种“竭泽捕鱼”、“寅吃卯 粮”式的发展模式最终只能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

导致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发展可持续性上的冲突,实际上反映着二者在经济发展的宗旨和出发点之间的区别。可持续发展观是真正着眼于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发展观,是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诸方面利益关系的发展观;相比之下,基于消费主义的发展观则是出自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家对经济学所谓“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原理的不正当利用,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家或政府出于小集团利益、眼前利益的考虑而不择手段追求最大经济利润的狭隘、自私的贪欲。

三、在人的全面发展上的冲突

从发展的初始意义和最终目的来看,人类的一切发展都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为主体、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发展,亦即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种人本观念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以人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发展观,是真正为了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造就人的发展观,是保证经济与环境、社会及文化诸方面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是要实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齐头并行的发展观。相比之下,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发展观,则可以说是一种以单纯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经济与环境、社会、文化诸方面协调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导致出现种种异化现象、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概括说来,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发展观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导致的异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消费主义导致异化消费与人的需要的异化。所谓异化消费,是指消费背离了其满足人的必要物质生活需要的原始意义,而成了商家借以刺激和满足人的与真实需要无关的欲望即虚假需求的手段。消费主义本质上可说是一种鼓吹异化消费的消费观。在现代消费社会,当人们购买商品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生活实际所需,而是出于追赶时尚、提前享受、显示身份、炫耀阔气、满足虚荣等欲望时,如购买豪华轿车、花园别墅、高档家具、时尚服装、名牌手机等,这样的消费就成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在这种符号消费中,作为消费品的商品的价值出现了“增值”现象,即除了原本具有的使用价值之外,它又被厂商附加上体现时尚、地位、身份等象征性内容的符号价值,且后者在价值上通常远远大于前者。像生活中常见的高档包装的月饼,有的装上金戒指、金项链等贵重礼品,价钱甚至高达上千元,其符号价值就远远超过了月饼本身的使用价值。这类符号消费因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一般物质生活需要,不可能具有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这样,一些商家出于盈利动机,不惜人为制造体现时尚、地位、身份等符号价值的需求,如在大众宣传中鼓吹奢侈消费、尽情享乐的种种好处,并在电视、广播等传媒上利用广告轰炸、消费报导等方式对其产品做密集性、诱导性的宣传,在大众中人为制造大规模的虚假需要,以拉动产品消费。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一些商品的符号价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高档礼品在社会交往中就常常是必要的,但一般而言,就商家出于单纯盈利动机而人为制造严重背离商品使用价值、突出某种象征意义的物质商品,并利用广告宣传等手段来诱导人们追求虚假需要的现象而言,这样的消费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旨在满足大众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传统物质消费,而成了异化消费。

由于异化消费是以制造物质生活的虚假需求为前提的,这就导致人的需要的异化,它一般体现为人们对物质财富自觉不自觉难以抑制的“贪欲”,而非对人的欲望适度、均衡的节制,尽管虚假需求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或许有着某些合理意义,但总的来说,大规模的虚假需求往往要造成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造成大量污染环境的垃圾,并诱导人们把物质需要当作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客观上妨碍了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和发 展,甚至导致人在发展的诸方面出现异化,使人成为如马尔库塞所说的只知被动消费商 家提供的东西而缺乏对自己实际需要进行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4]。

其次,消费主义导致发展目的走向享乐主义。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人类发展的目的只能且必须是促进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协调发展。而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发展观,旨在通过鼓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人为制造持续保持高效益经济增长的“生产—消 费”循环。这种经济发展循环是从纯粹经济角度考虑的,根本不考虑其对环境、社会、 文化诸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它将发展的目的只限制在满足人的物质利益,甚至 是诱导和满足人的与真实需要无关的种种主观欲望上,这就直接导致在发展目的上走向 狭隘、错误的享乐主义歧途。由于消费主义在发展上必然导致虚假需要的出现,而虚假 需要不同于人的物质需要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一般是与人们的主观欲望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就是说,消费主义通过虚假需要引导人们从满足客观上的需要转向满足主观上的欲 望,即从传统的“需要”、“该要”转变为“想要”,追求的是“享福”而非“惜福” ,这就会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动机上发生最为危险的质变,即在发展目的上直接走向享 乐主义。

享乐主义作为一种把对物质欲望和感官享受的追求作为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唯一目标的 价值观,在20世纪消费社会兴起后,恰好满足了消费主义所竭力鼓吹的过度消费、时尚 消费、超前消费等主张,构成劝导人们拼命赚钱和消费的一个基本心理动因。它与消费 主义在现代消费社会实际上已经构成一对亲密无间、相互支持的意识形态伴侣,有人甚 至将二者合称为消费享乐主义。二者共同成为西方消费社会的精神支柱,在它们倡导的 价值观念影响下,“生活就是消费和享乐”成了消费社会的口号,人生的幸福则被理解 为“消费更新、更多和更好的商品”,而传统文明所提倡的节俭美德、高尚情操和理想 追求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

难道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真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无数历史经验早已证明:对物质欲望和感官享受的追求、满足,并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过于追求奢侈生活和物质享受,乃是导致文化精神堕落乃至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因为幸福的基础并不只在于财富积累和物质享受,它还包括闲暇、亲情、友谊、交往、理解、关怀、人的潜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乃至对真、善、美的超越性精神追求等等。而后一方 面对于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是愈来愈感到缺乏,正如美国学者艾伦·杜宁曾指出的: “在消费者社会中的许多人感觉到我们充足的世界莫名其妙地空虚—由于被消费主义所 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5](P6)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实际上是与资本主义追求最大利润的无止境的物质贪 欲相配合的文化价值观,它们试图立足于物质层面来理解和构筑人的精神需求,贬低和 曲解了精神层面上种种理想追求的高尚、独特的价值,破坏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 调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观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关系,物质文明构成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有着引导和规范物质文明向着使人在真、善、美诸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的使命。唯有在二者协调发展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人本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消费观念乃至经济生活的一切价值观念都需要接受精神文明的指导和规范,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正确、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那种认为不需要建设精神文明,只要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精神文明水平就会自然而然跟上去的观点,其实是对精神文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自律性的粗暴否定,是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一种庸俗唯物主义的解释,与客观实际也是根本不相符合的。因此,对两个文明的建设,我们必须坚持贯彻邓小平同志所制定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如此才能保证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人类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以人为主体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即要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体性,就运用一切科技手段来控制、操纵自然物,使之为己所用,这样的发展势必导致对物质手段及其发展的过分依赖,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人反 被物质手段所控制的异化现象。事实上,在现代消费社会,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主导 的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加剧了人与商品、人与工具之间的异化关系。一切商品、工具本来 是服务于人的,是人们制造出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异己物,但消费社会倡导的人对商品、 金钱的过分追求,对高科技工具的过度依赖,反而使人本身被商品、工具所控制,甚至 成了商品、工具的奴隶。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主体,在追求高收入、高消费和奢侈物 质享受的过程中已开始异化成一种消费符号,人本应追求的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高尚精 神目标消失不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蜕变为一种贪得无厌的物质占有欲,赚钱 、消费和享乐已经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甚至隐私权、人格、良心等精神价值方面 的重要内容对某些人来说也变成了商品。在这样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能够帮助赚 钱盈利的知识、工具、谋略,而忽视德性、品格以及能够指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 培养,如果有所重视也只是出于能否帮助赚钱方面的考虑。这样,人的道德水准就逐步 降低,人的智慧也为物所累而呈现退化趋势,人的综合素质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差。这样 的发展实际上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最终只能导致人类精神文明的退化和堕落。

四、在发展判定标准上的冲突

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故而可持续发展观的发展判定标准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标准,是以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标准的,是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整体利益作为判定标准的。相比之下,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发展观,则维护和加强了在发展的判定标准上以物质利益作为唯一标准的旧传统。常见的以GDP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测试标准就是传统发展观在发展标准上的一种表现,这实际上是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发展的成功标志,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因此,它是一种以物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标准,不能全面、深入地衡量经济发展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了解到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也不能真正了解到人们福利水平的提高情况,对少数人的暴富情况反而有所掩盖,并且忽视了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和快乐情况,在消费生活中助长和强化了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形式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判定标准上的冲突,直接反映着二者在发展的价值导向上的冲突。

综上所述,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是多方面的,其实质是以金钱、物质为本的价值观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冲突,它反映着代表世界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的价值导向与代表人类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价值导向的尖锐冲突,反映着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物质利益与奢侈享受的价值观念(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享乐主义等)与代表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这种冲突可说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突出表现,反映着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在资本、技术 、资源、信息诸物质方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控制、欺压和剥削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一 面。因此,要真正彻底地批判和抵制消费主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经 济、社会、生态、文化诸方面全面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同时在全社会提倡和建立一种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适度消费、崇尚精神追求的可持续 消费观。

收稿日期:2004-06-27

标签:;  ;  ;  ;  ;  ;  ;  ;  ;  

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