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红光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红光

乐陵市交通运输监察站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在当前交通状况复杂化、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来迎接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的挑战。交通安全管理者必须秉承安全为最大的责任理念、加大安全管理监督、创新管理方法,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这是当前面对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道路运输行业随之取得高效发展,同时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对交通运输的管理制度予以科学构建,同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以及相关安全措施和安全运输管理策略的落实,以达到加强交通安全运输的目的。

1企业交通安全运输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1.1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差

大部分企业进行交通运输时,其运输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法制培训,且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与此同时,在企业交通运输过程,此类人员还会存在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而导致管理缺乏严格性,违章不纠和有章不循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成为产生事故主要原因。

1.2新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

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原有规章制度早已无法适应安全发展需求,多数企业仍然是以老旧规章制度为主,使其无法达到交通运输管理要求。另外,部分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缺少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定的管理制度未对员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1.3车辆本质安全性有待提高

企业进行交通运输时,所应用的交通工具的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安全性。如果老旧车辆得不到及时淘汰报废,故障车辆得不到及时保养维修,就对交通事故发生埋下较大隐患。

1.4事故责任追究机制不合理

一是现在对发生事故追究责任的时候,并不按法定的职责去追究责任,而是根据文件规定去追究,这样就导致了一种不合理的现象:规定越多的部门担当的责任越多。由于上述的现象,管理人员怕承担的责任太重,都会非常谨慎的处理交通安全工作。二是在处理事故和追究责任的过程中,交通部门从主动对象成为了被动对象。有的甚至不允许交通部门参与到事故处理当中。

2完善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坚持安全责任理念

是否具有责任心影响着管理者工作的开展,作为安全管理者,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秉承对单位与员工负责,对工作负责的理念才能更好地主动承担安全职责,并且能够尽快尽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使工作更好地开展。一味推卸责任的管理者只能是失败的管理者。另外,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管理者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相关事宜做出统筹协调,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寻求方法妥善解决。管理者需要具有责任心和冷静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具有特殊性的交通行业,预见性也很重要。管理者要加强对于工作的过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导致恶劣的影响。责任心能够使管理者更好地发挥在过程监督时的预见能力。防止出现问题的被动补救现象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者需要躬亲履责

安全管理者经常跟车,深入一线进行安全监管是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的途径。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首先,经常跟车,要善于发现员工在运输驾驶时存在哪些驾驶陋习以及违章行为,并且使其及时改正;其次,根据“三交一验”规定对员工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进行定时的检查。在执行长途任务时,对员工的家庭、情绪、精力等因素进行必要的了解;最后,环境对交通安全具有巨大的影响。在遇到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的时,尽量避免派车。做好安全教育和全面的应急解决措施以应对紧急情况必须派车的情况。

2.3重视过程监督

只有对安全之事足够重视,毫不懈怠车辆行驶的每个细节,才能在源头上控制交通安全问题。安全管理者需要加强员工训练,严格执行日常管理考核。培养驾驶员的交通安全责任感,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严格禁止员工的麻痹思想的侥幸心理的存在。将日常管理考核成绩与绩效相联系,使员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足够重视交通安全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对于员工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寻找方法妥善解决。因为事前预防比事后处理的成效显著,所以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员工的监督,预防问题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并及时处理。使员工都能够意识到交通安全问题并非小事,安全运行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2.4促进交通安全管理法制化

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多元化。关于交通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也表明交通安全的重要地位。在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清晰的管理方法和范围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交通工程建设更加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及交通安全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积极作用,定期按照法律规定对交通建设进行检查,全面调整质量监督的工作程序,严格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5不断创新安全培训方式

不断创新安全培训方式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提升交通安全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只有与时俱进的安全培训方式才能够面对愈加复杂的交通安全问题。管理者应当从以下方面不断创新安全培训方式。(1)因材施教。对员工和将要培训的内容进行了解并且做出分析,针对员工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2)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必须要将理论付诸实践,利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参与设定的特定情节,加强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应对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员工现身说法。一线员工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可能遇到过各种突发情况,邀请他们对员工进行讲解,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体会,以自身的经历警示员工。管理者应当不断地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方式与内容更加地切合实际,使员工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不仅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众多问题,是挑战,更是促进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机遇,行业安全管理人员需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安全管理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9):199.

[2]雷传宝,赵静.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相关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12):187.

[3]叶书俊.加强道路管理促进交通安全[J].南方农机,1996,(2):18-19.

论文作者:李红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李红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