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安全管理探析论文_郭炎平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安全管理探析论文_郭炎平

柳州市华宇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它在施工阶段涉及到桩基工程、深基坑围护,降水、土方开挖等的施工,在施工时会受现场地及垂直运输等的限制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现场会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而建筑工程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于危险源的识别。基于此,文章根据工程的实例,对施工阶段可能出现危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辨识的管控措施,希望能达到预防及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阶段;安全

1项目简述

本项目总面积 92088m2,都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的 5.150m,室外的场地标高 4.7m。基坑的安全等级是三级。

2 施工危险源及安全管理措施

危险源指的是可能会致人身出现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出现破坏,这些所组合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出现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第一类指的是意外释放的能量载体或者危险的物质。第二类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力措施失效或遭受到破坏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条件、管理制度等。

2.1 危险源辨识

本项目会涉及到围护工程、土方、高支模、塔吊安装、脚手架等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分项工程,根据评价与分析,重大危险源有行为错误、设备设施出现缺陷、电危害、易燃易爆的物质、地下水的压力、基坑监测等。

2.2 危险源管理控制措施

(1)行为错误控制。人员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它包括加强用工管理,工人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的法制教育,从而提高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真正做到“三不伤害”,严格做好相关规范,以此达到岗位的标准化要求。

(2)地下水压力控制。在深基坑的安全事故中,约 90%事故与水的压力是有关的,在进行施工中,要对水有正确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关于地表水,按照围护的设计在坡顶进行硬化处理,在坡壁上面设置一个泄水孔,并在坡顶与坡脚砌筑上排水沟,防止雨水会浸泡到坑底的土层,进而破坏了土体的结构,导致了土体的失稳;承压水采取降水措施。地下的车库深度在 5.7m 左右,局部深坑采取分块打设多排轻型井点降水法,把地下水位降到浅坑底下 0.5m~1m 后挖土到浅的坑底。

(3)支护坍塌控制。围护结构和高大模板体系安全是施工阶段中非常大的危险源的关键。对于围护桩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从桩位、桩底标高、水灰比、钢筋笼、混凝土养护等方面进行控制;深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专项方案及地下室高支模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并通过,施工中要严格进行执行,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

(4)对设备设施缺陷进行预防。基础阶段的物料运输需要 7 台塔吊。要加强机械本质的安全,明确塔吊的安装、维护单位要有 3 级及以上安装资质,并要签订机械安装协议书,编制出安装拆卸方案,明确安全责任,并纳入到总包安全管理工作中。打桩机、挖掘机、钢筋工等机械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与维护,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使用。

(5)电危害的预防。场地西侧独立变压器采取 TN-S 系统,总配电室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置,配电电缆沿着围墙架空禁止老化破损;每类电箱的接地、接零、二级漏电保护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现场的照明灯具的设置与使用也要符合相关规范,地下室电缆悬挂高在2.5m 或以上。

(6)易燃易爆性物质的预防。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动火的管理,动火审批与巡查,动火要有接火斗、消防器材和监火人。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单独进行存放,并要保持通风,用电要符合防火的规定,并采取防火措施,指定出防火的负责人,并要配置灭火器。严格落实消防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作业地点、环境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定期要进行演练,还要定期组织教育,确保工程的安全。

(7)基坑监测。在对周边环境与围护体系进行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坑体系进行监测;②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坑监测时间是桩基施工到地下室周边土方回填完。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异常,如雨季、裂缝等都要加强监测,并对围护安全进行监测。在进行开挖时,若基坑不能及时根据围护设计方案来施工,导致基坑变大。在施工中出现险情时,要提高监测的频率,为施工的抢险提供及时的信息监测。

3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指的是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要求与现场条件,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现场,并采取安全施工安排与技术措施,严格进行安全管理,遵守安全作业与操作要求,要确保人员与财产的安全施工。通过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从本质安全理念控制第一类的危险源,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第二类的危险源。

3.1 目标的管理

总承包的施工管理作为服务性比较强的行业,在业主、总包、分包各自实现价值,才能达到总承包管理的目标。依据项目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及外部管理环境,并结合工程实际,特制定了项目管理目标:节点进度要让业主满意;确保质量合格,争创优质结构;安全文明管理的目标是没有重大的安全事故,社会、业主等投诉均为零,创文明施工工地。

3.2 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与人员的职责,确定与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依据公司项目管理操作手册与行业管理的相关规范,为落实各项管理的目标,公司要派驻现场管理人员为项目经理、工程师、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等组成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各岗位的人员都要接受公司的选派与任命,并履行公司签署的总承包合同及安全文明职责。要定期深入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

3.3加强基础阶段平面规划管理

由于基坑工程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基坑工程出现事故概率会略大于主体工程,事故率达 20 %左右,因此,基坑安全决定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4月份-9 月份的雨季,要特别加强围护顶以及临时道路沟渠的排水工作的管理,如果围护坡面了出现了裂缝现象,就要及时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4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

工程以《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作为目标,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作为相关依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施工现场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及考核。对于一些分包单位要纳入到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行列,使现场全员都能做到生产标准化和管理的标准化。

3.5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在高层建筑进行建设过程中,具体操作与实施由现场的施工人员完成的,国内建筑行业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还要对职业技能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比较规范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必须要持证上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随时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运用规范、科学的职业技能,才能有效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项目的特点以及管控措施的分析,并运用了科学合理的方法识别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危险源,然后,为了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实践说明,在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先后通过了相关的评审工作,希望通过上面的分析,能为同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施骞,胡文发.工程质量管理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246-248.

[2]傅 峰.深基坑工程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其防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6):106-107.

[3]李林.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43-320.

[4]杨子胜,梁仁旺,白晓红.深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8):71-74.

论文作者:郭炎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安全管理探析论文_郭炎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