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水平措施的研究论文_李红,董武红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水平措施的研究论文_李红,董武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夏县供电公司 山西夏县 044400)

摘要:电网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配电线路,它承担着向城市、乡镇等供电的重要任务。目前,伴随着我国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供电的可靠性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所谓供电可靠性,实际上就是指供电系统为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实践中若想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应该先了解配电网的特点,并且分析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问题圆满解决。因此,加强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

配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用户供电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妥善地解决,以便大幅度地提高供电可靠性。由于配电网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跳闸事故,严重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但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广大居民用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供电可靠性就是指一个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它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应首先了解自身配电网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 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1.1 用户密度及其分布问题

用户密度指的是每单位长度线路中所接的用户数量。由于用户负荷分布各不相同,各回线路的用户密度也普遍不尽相同。分析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时可以取其平均密度。按照现有供电可靠性的统计指标,对于相同的接线方式而言,用户分布的情况不相同,可以设置不同的配电质量综合服务指标。[3]按照用户的分布模式进行分析,用户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线路的前段。线路后和线路中段的故障能够通过分段断路器进行隔离,确保前段线路的正常运行。

1.2 线路故障修复与故障概率问题

实践中可以看到,配电线路一直处在露天的环境中运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又因为其具有面广、线长、点多的特点,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会经常性发生跳闸现象,对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影响广大城市、乡镇居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用电,还可能对供电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生线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设备老化、雷害以及绝缘不够等等。首先,设备老化所引发的故障与线路材料、线路设备有关。对于同一材料、设备而言,自然老化率和运行环境、运行年限相关。不同原因所引起的停电,其修复所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因为线路自身的故障所引起的停电检修任务较为繁重,所需要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一点。其次,因雷害而造成的故障问题通常与避雷器安装情况有关,其发生的概率大体上与避雷器的安装合格情况是反比的关系,与避雷器自身的故障率成正比的关系。再次,人为造成的外力破坏是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因人为原因引发的停电事故如:偷盗公共电力设施而引发停电事故,或偷盗引起铁塔的杆塔倾斜或倒杆;高抛具有导电性能的物体,因高抛物接触导线而引发单相接地;车辆碰撞电杆引起的倒杆、断线;违章建筑的某个部分因接触导线而引发的相间短路、跳闸;在砍伐树木时,由于树木倾倒重压线路而造成断线、线路接地以及短路事故。

1.3 非故障停电问题

据调查显示,当前非故障停电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计划性停电,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主要表现为工程建设性停电、检修性停电等计划停电,而且停电次数占总停电次数半数以上。导致非故障停电的原因主要有配电网改造、检修以及变电站或输电线路预试、检修、改造等等的预安排停电。[4]超过35kW的输电线路架设以及配电网相互跨越时能够导致配电网停电;一些变电站的设备改造、检修等也会导致配电网停电。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城网改造以及农网改造升级的工程相应增加了配电网配合停电次数,从而对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策略

2.1 立足实际,做好季节性事故预防工作

要根据季节性的特点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比如,暑季做好负荷合理分配、迎峰度夏,汛期到来前做好防范等措施,同时还要增加线路特巡和夜巡等,将自然灾害和外力、气候等影响因素所产生的故障发生概率降低到最小。

2.2 加强用户管理,提高供电信息管理水平

完善业扩报装处理方式,比如快速扩展新负荷技术应用,减少申请停电次数。同时,客户设备接入电网、设备质量、运行环境等需要通过管理程序进行认证;接入电网后,对用户设备质量、维护、运行环境加强控制与管理;实践中还要不断加强用电宣传,对用户、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对不符合标准的用户设备进行全面的整改,避免因用户破坏而造成的停电事故。不断更新和完善配网GIS系统、可靠性管理系统以及负控系统,尽可能地覆盖全城电网范围内的线路和设备数据;同时参考先进区域供电企业的经验,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其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数据源。

2.3 强化线路设备巡视,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

实践中,要加强线路的巡视工作,将配电网设备进行评级管理。尽可能早地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将其解决,从而不断减少发生停电事故的次数,这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配电部门进行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5]对于易发热的部位进行编号、建档,充分落实管理责任制;做好详细的巡视记录,查出来的漏洞要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进行检修计划的安排工作,逐步将故障消除;还要做好防雷击线路设备故障检查工作;普及避雷器的使用知识,减少抢修停电的时间;对防雷器的引下线以及接地体的腐蚀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检测密封开关、计量箱接线柱、变压器以及接地电阻。

2.4 建立和完善可靠管理体系

进行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较为综合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还需要员工的关心,更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分工。为此,供电企业应成立专业的管理小组,编制管理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细化和分配各项指标。必须要建立供电可靠性的分析制度,对于每个季度运行的数据都有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且要形成报告,指导下个季度的工作;做好预停电的计划,对停电开关进行合理安排,最大程度上采用综合性的停电模式,这样可以不断减少由于非故障原因引起的停电事故。

2.5 强化配电管理系统自动化

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不仅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还能够为配电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相对于过去来讲,我国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配电系统的不同领域正在实施不同程度的供电自动化,其发展的总趋势是智能化和综合化。现阶段,发达地区所应用的配电管理系统是基于能量管理系统所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系统。这是一个将电力系统作为中心的配电系统,具备数据监视和采集、自动绘图与设备管理、网络分析以及负荷管理控制等功能的综合计算机控制体系。

3 结语

总而言之,供电的可靠性是一个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重要标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只是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也是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当在思想引起重视,促进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平海.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及现状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8):22-23.

[2]马志华.浅析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大科技,2012,(8):94-95.

[3]李静一.浅谈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2):145.

论文作者:李红,董武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水平措施的研究论文_李红,董武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