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班级;凝聚力;形成
班级凝聚力是指一个集体中不同个体在理想、目标、利益等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吸引力与聚合力。毫无疑问,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越一致,凝聚力便越高。群体的凝聚力是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统一相应的整体配合效能、归属心理在一直过程中的“共同责任利益意识”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氛围状态。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他们思想敏感,并且逐渐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自己的认知,但这种认知并不清晰准确。所以说,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些难度了。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形成这如班魂一般的班级凝聚力。
一、开好新集体成立的第一个班会
新高考的实行意味着高中班级的选课将进行走班模式,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在新高考改革实行的环境下,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极其重要。
班会的目的非常明确,畅谈理想,共筑目标。每一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处于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作为高中班主任,笔者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能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认识“大我”,共建“大我”。
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
新高考改革下的新时期班主任,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的班级建设,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一)做学生的偶像
班主任强则班级也不会弱。所谓的“强”,则表现为较强的能力水平和较高的个人威信。班主任要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努力学习成为值得学生学习的“偶像”。
首先,班主任要有精湛的业务。大部分的孩子对不同的老师还是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他们往往会因为喜欢或者讨厌一个老师,而去决定自己对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的态度。所以,班主任应该先成为一名合格的任课教师。
其次,班主任要靠得当的仪表来提升自身形象。因为“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有着无可取代的“示范性”。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在每一方面的形象都应该呈现给学生一种榜样,起到学习和生活的表率作用。
最后,班主任要靠自身的品行来提升感召力。我们都知道,“偶像”一词就意味着自带光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品行优秀的班主任总是以他的行动来给学生更好的示范,从而赢得自身的感召力。
(二)成为学生的朋友
要想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仅仅做学生的偶像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做学生的偶像这一角色的定位之上,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生之间的情感状态和相处方式,也决定着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毫无疑问,班主任想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首先就要学会去爱学生。高中生正处在一个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渴望被关注被欣赏。作为他们的朋友,班主任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对待每个孩子的情感必须是一样真诚。
其次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避免批评家一般的角色扮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交流。好学生一定不是批评出来的,班主任也应该学习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让这处于寻找存在感的学生找到自身的存在感。
二、打造一支靠谱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成功的有凝聚力的班级体,除了有一名角色定位准确的班主任还必须有一支靠谱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助手,也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为人处事的态度,在同学中的威信程度以及自身的学习状态往往能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谈及班干部竞选,这里面也是存在着大学问的。在班干部竞选的问题上,班主任应该尽量采取民主选举,尊重大家初步选出来的班干部成员,给班级确定一支各司其职的有力的队伍。班主任还应提倡班干部监督制,让班干部在每一位班级成员的有益的监督下,尽心尽力为班级做实事。同时,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体会班干部的工作,使之拥有班级主人翁的意识。
三、组织有意义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促进凝聚力形成的好机会。组织有特色有意义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大团体的乐趣。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世界上第一部教育著作《学记》如是记载。显然,它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结合,这样才能感受学习生活的愉快。班级活动方案可由班干部进行设计,广泛征集民意,最后确定活动方案。
四、保持与各科老师的互动
高中所设置的科目种类多,其相应的每个班的任课老师也会增多。作为一个有心的班主任应该保持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状态。大部分学生是不敢在班主任课堂打瞌睡的,那么学生是否会在其他老师的课堂睡觉呢?诸如此类的许多生活小问题,班主任会在任课老师那里得到更直接的反馈。班主任可在这些小细节上对学生加以关心,让学生感受处在这个班级的温暖。
种种实践证明,凝聚力是一个班的灵魂。学生永远坚定地站在统一战线,主动积极的去努力学习,经过磨合团结互助并为之付出真心实意的努力,那么一定能建立起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班级体。而对于班主任来说,构建有凝聚力的班级体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职业道路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冠良. 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 英才高职论坛,2007,01:8-9.
[2]杨晓琳. 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516-517.
[3]甘宏礼. 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 小学教学参考,2009,21:108-109.
[4]班富强. 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 新课程(教师版),2005,12:5-6.
[5]冯桂萍. 浅谈班级凝聚力形成的方法[J]. 新课程(下),2014,02:2-3.
[6]侯玉兰.杜光.孟凡华.浅谈班级班风和凝聚力的形成[J]. 新课程(中),2014,06:
论文作者:项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班级论文; 凝聚力论文; 班主任论文; 学生论文; 班干部论文; 浅谈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