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如何珍惜发展文化_文化论文

西部大开发:如何珍惜发展文化_文化论文

西部开发:如何珍惜发展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开发论文,珍惜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宝藏丰厚浑朴

书法家杜中信:西部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上游,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虽然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但有着极为深厚的积淀。仅就书画艺术而言,笔者曾去过甘肃省平凉地区的庄浪县,这个几乎是不毛之地的贫瘠山区竟有那么多书画爱好者,省吃俭用购买文房四宝和字画。秦岭北麓的八百里米粮川,富饶的土地也造就了人们不慌不忙的性格,接受新事物较慢,但对于周、秦、汉、唐以来的传统文化却热爱至深,仅长安县的一个小小的西韦村就能办一个像样的书画展。可见西部有许多文化宝藏有待开发,西部文化发展将会使西部的经济发展更为充实。

艺术家雷达:西北民间文艺蕴藏量丰富,艺术价值高,辐射面宽广。在陕西,歌曰:“西秦泥塑放光彩,陕北腰鼓振雄风;汉水情歌唱巴岭,泾渭皮影弄秦声。”还有信天游、茅山歌、木版年画、泥彩塑、皮影、线腔以及遍布各地的民间歌舞、戏曲、绘画、泥塑、石雕、木雕、根雕、微雕、剪纸、刺绣、布玩、面花等,都可以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得到广泛的挖掘、整理、创新和推广。它们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西部大开发加砖添瓦。

书法家吴三大:当今西部在经济建设方面与沿海省市相比差距甚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文学艺术传统的发扬与发展。我们殷切希望,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社会各方面能给文化建设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投资,使文化事业发展快起来。

画家苗重安:我建议促成西北部省区文联、美协、画院的大协作,组织艺术家围绕西部开发主题,展示“西部风情”,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认识中国西部。

用文化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

画家王西京:如何借大开发的机遇,在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促进西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提高民众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加强西部文化建设,可以对人们的理想信念给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向社会提出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可以保护和抢救西部地区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和资源,可以独特多姿的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业、改善人文环境,可加速西部和国际文化交流,拓展国际市场,可丰富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

作家莫伸:西部大开发的内容很广泛,输送石油天然气是开发,种草植树是开发,修路盖房是开发……但这还只是物质的开发,还远远不够。教育、文化、艺术的大发展与经济上的大繁荣对于西部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说同样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小说电影电视这一类艺术品,在唤起社会公德,营造健康舆论,以及对人们观念的熏陶和情操的改造上,都具有其它形式和品类所没有的优势,具有极大的力量。西部大开发当然首先是经济的大开发和市场的大开发,但同时,它势必形成观念和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变化!

画家邹宗绪:西北地区从黄土高坡到戈壁荒滩,古道苍茫,触发思古之幽情,可是与时代前进的步履相比,这里是滞后的。黄土沟峁的灰黄,戈壁卵石的苍白,我想,应该被劲吹的春风染绿。我期待着描画鹅黄嫩绿的秀美山川,泼洒苍翠欲滴的绿色,来浸润人们久渴的心灵。

改变陈旧观念与增强自省意识

曲艺家尚爱仁:我以为,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观念既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精神力量,又包含一种强大的理性思维。在转型期,任何一种观念的更替,都会伴随着一些旧思想的消亡,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多年来,转变观念人人说,但我们的观念依然陈旧。人们似乎难以下决心经受转变观念的阵痛。然而,几十年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这个痛苦的过程,文化事业也谈不上发展和繁荣。我们要增强批判意识。近些年来,文艺评论家的批判意识削弱了,因此,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中的不良倾向,得不到及时的抨击。

作曲家赵季平:广漠的西部拥有与其他下资源一样富足的文化宝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传统随处可见,文化俯拾即是,每每成为西部人津津乐道的美谈。但财富有时也能成为包袱,时间久了我们很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沉湎于往日先辈的辉煌,陷入历史的沉重,渐渐地由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蜕化为传统文化的挥霍者,一味靠透支祖先的遗产而生存,乏有鲜活的创造与创新。我以为这是西部与其他发达地区在文化观念上的一个差距,也是有待于我们着力改进的方面。我很赞同一些有识之士所提出的关于大开发并非是大开挖的观点。同样,在文化艺术方面,我们也要摒弃因循守旧,挖地掘宝,吃祖宗饭的陋习,而要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西部,以切身的感受创造新的西部文化。

摄影家陈宝生:当今艺术界的现象使人担忧,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舆论上混乱与调侃,为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带来了许多盲目和迷惑。一些艺术家赖此安身立命,走向情感苍白的死胡同,加之报刊胡吹捧,乱评价,什么巨匠、大师、世界名人满天飞,作品失去艺术水准。作家像印刷机一样,不求质量的书一本本问世;画家不追求笔墨质量,像某些演员一样热衷于“走穴”;摄影家不是苦苦追求艺术,而是浮光掠影地简单描绘,凡作品都是“精品”,给人们以“一流名人帽子、三流水平作品”的印象。西部开发,无疑给艺术创造一个真实体验的机会。我们应当捕捉到西部精魂,寻找有生命力的艺术倾吐!

开发的前提是珍爱和维护

音乐家贺艺:我们常常讨论关于艺术创作中的创新问题,其实,没有传统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商业的冲击。其结果可能有两种,一是急功近利,不顾一切,甚至是破坏性地发展,对文化遗产造成极大的损坏;二是有前瞻性的开发,对文化遗产实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使它们得以完好无损。毫无疑问,如果是前者,我们虽然发展了经济,却丢失了用经济无法换取的文化艺术遗产,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如果是后者,则利国利民,会得到子孙后代的赞扬。

书法家石宪章:西部大开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文物为基础的旅游业在西部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物从总体上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类型,主要产生社会效益,潜在、间接产生着经济效益,所以文物事业的发展应该以国家投资为主。在西部开发中,政府应将文物事业的发展纳入发展计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文物的保存。周秦汉唐在陕西的都城遗址,应结合环境规划,保护、研究、利用,使这些遗址的文化内涵能更快、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打通大明宫遗址前的御道是当务之急,应集中力量修建大明宫遗址公园,否则这份宝贵的遗产将会被当地宅基蚕食殆尽。实事求是地讲,每一次经济开发的浪潮,由于对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缺少统一规划,会或多或少地造成了损失,所以在这次大开发中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珍贵的文化遗产既不可再生,也不可替代。

标签:;  ;  ;  ;  

西部大开发:如何珍惜发展文化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