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分析_种植业论文

新时期我国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分析_种植业论文

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种植业论文,探析论文,结构调整论文,新时期论文,中国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世纪之初,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面临着战略性调整。为保证调整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对作为基础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调整的内涵是变革,是飞跃,目的是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寻求更快、更好发展之时,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伴随着农副产品买方市场的出现,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已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市场容量的扩大,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表面上看,这一矛盾的出现是农产品种多种少的问题,但从深层次探究,这是我国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种植观念、种植技术与市场脱节而致。因此,要寻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基础上的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变革,实现观念上的新飞跃。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树立全新的种植观念、变革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品质优质化的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结构。这次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这样一次变革和飞跃的过程。首先,这次结构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所谓广度,从种植业看,就是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所谓深度,就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实现农副产品品质、结构的最优化。其次,这次结构调整是变革落后的种植技术和手段,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通过先进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全面推广,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将农业的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第三,这次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体制建立的过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这次结构调整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生产要素方面的基础作用,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也会随之建立与完善,这对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将起到较大促进作用。所以,这次结构调整,从种植业上看,实质上是一次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体制的变革过程,是农村种植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过程,也是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创造宽松环境的过程。

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种植业是一个直接依附于自然资源而生存和发展的产业,过去迫于生存压力,部分地方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地减缩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弱化了发展后劲。这次结构调整,应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利用资源,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体看,必须做到:一是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宏观上均要争取最大化。杜绝以牺牲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换取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二是比较优势原则。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地适作,合理布局。三是渐变原则。整体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发育、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适应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逐渐提高,避免急于求成,防止为追求局部利益而对资源的枯竭开发。四是配套调整、协调发展原则。围绕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强化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种、养、加、贸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确保增产、增值、增效、增收。

调整的内容包括数量、质量、结构、技术全方位的调整。这次结构调整,不是某一单一内容的变动,而是一次从数量到质量、从结构到布局、从种植技术到政策目标的全方位调整。具体包括:一是目标调整。变增总量的单一目标为保供、提质、增效、增收、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复合目标。二是布局调整。从全局利益出发,以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既要发挥规模效益,形成规模,搞出特色,又要防止畸形发展。三是时空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时差和错季栽培,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四是作物调整。要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需要,改变作物单一化、趋同化的结构现状,实现作物种类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尤其要突出发展专(专用作物)、名、特、稀、优、新作物,形成基地化生产。五是技术调整。在推广增产技术、常规技术、单项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提质技术,增值、降耗、增效技术,节地、节水、节物、节能、节劳技术,高新技术和配套集成技术,开展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推进种植业向现代化发展。六是政策调整。主要是刺激生产,调动农民积极性,同时注意刺激流通、转化、加工的发展,调动农民、科技人员、流通、营销、加工等方面的积极性。

调整的前提是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贯方针。这次结构调整中,仍然必须坚持这一方针,稳定粮食总产,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以粮食调整带动其他作物的调整。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多,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一方面,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无论是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面实现小康,还是满足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蛋、奶、水产品需求增长的需要,都离不开粮食的有效供应;另一方面,在人口日益增多,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的难度不断增大,粮食有效供给始终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只有粮食供给达到与需求基本平衡,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整个农村经济调整才能成为可能。可以这样讲,保护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拓空间、保证结构调整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当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前提。种植业中粮、经、饲及其它作物比例的调整,必须是在保证粮食总量的前提下进行。就粮食作物内部看,调整的重点应是提单产,增优质。一是通过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种的推广,提高粮食单产,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已成必然的条件下,保证粮食总量的稳定增长;二是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品种,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适销对路的优质粮、专用粮生产。

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民而言,必须做到,不是“你让我调”,而是“我想调”,“我要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使调整达到预期目的。农民是农村经济的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主体,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主体。结构调整中,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特别是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何时种,都应当由农民遵照市场规律自行决定。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不是主动参与者,而是被动执行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变革,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明确,也具有了更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结构调整只有依靠农民这一庞大主体,放手发动群众去开拓,去创新,并通过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等各种服务,以及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保证农民自主有效地调整,才能使结构调整真正达到预期目的。从当前结构调整实践看,广大农民对结构调整的认识较深,参与调整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但要将农民对结构调整的热情和积极性变为丰厚的农业成果,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高素质的农民是不可能的。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较高科技文化水平,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现代新型农民。

调整的载体是农业的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种植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过程。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质量,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借助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只有农业综合开发搞好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才有承载体。农业综合开发,是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突出的是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综合开发既要有耕地开发的“综合”,又要重视建设农田系统的生态屏障和释放土地生产潜力的科技投入。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搞好中低产田改造,逐步提高其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提高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巩固、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在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还要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提高项目的科技水平,广泛采用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调整的导向是市场。生产出的农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较高的价格销售出去,生产活动有利可图,是农民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的最直接动力,也是这次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当前条件下,农产品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程度实现其价值的关键因素是市场,是市场需求。因此,结构调整,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发展什么,发展多少,都必须面向市场,做到“生产围绕市场转,结构随着市场调”。需要注意的是,“围绕市场转”,并非“跟着市场跑”。“跟着市场跑”,永远不能真正进入市场,驾驭市场。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农副产品供应进入“多了-少了,少了-多了”这一恶性循环状态的主要原因。“围绕市场转”,必须建立在认真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预测、论证、定位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否则仍只能是“白忙活”。市场调研是开拓市场、驾驭市场、适应市场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扩大,当前,有效地市场调研必须做到:既要研究区域市场,又要分析全国和国际市场;既要跟踪城市市场的变化,又要研究农村市场的潜力;既要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又要把握未来市场变化;既要研究总量供求,又要总结分品种、分季节的供求规律。

调整的催化剂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长期以来,农村种植业一直是一个比较效益低的产业,“种田不能致富”似乎成一个客观事实,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实际上,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收入较低除了人均经营规模较小、生产力水平较低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现有农产品增值率较低,农业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农产品加工、运输、流通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这也是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农副产品为核心,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可以借助其对农产品的巨大吸纳力,带动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关键在于培植、扶持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拉动力的龙头企业。从实践出发,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与农民形成统一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发展生产的,都要加以扶持,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为农民服务的能力。龙头企业应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加强生产、储运、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流转增值,从而带动、拉动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的动力是科技。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进步。当前,我国农业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要由过去追求数量向数、质并举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更加需要以科技为动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可以说,科教兴农,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当前,出现的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突出的还是表现在一些大路产品和低质产品上,而优质产品、专用产品供不应求。所以,农产品卖难,固然与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旺、内需拉动乏力有关,从根本上、长远来看,还是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将来进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个问题会更突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对于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农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更具有现实深远的重大意义。

标签:;  ;  ;  ;  ;  ;  ;  

新时期我国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分析_种植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