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七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合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合唱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合唱教学;审美情趣
0 引言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合唱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在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不应自我意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实施力度并不强大,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综合教师以及学生意见,可以得到小学合唱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1 学校合唱教育缺失、普及性不到位
目前我国主要是应试教育,并且以往的观念造成了家长和社会更加重视分数,虽然近些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无可避免有所误区。小学合唱教育能够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但很难受到重视,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与合唱教育的缺失已经很明显,并且由于普及不到位,很难得到认可。也有学生很喜欢音乐和唱歌,但是却容易出现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
1.2学生本身知识基础浅薄
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对于音乐知识的接受情况比较浅显,并且目前在幼儿时期能够接受一定程度音乐教育的孩子相对较少,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育以及合唱教学的时候,容易只进行音乐欣赏而在音乐知识方面教学较少,虽然是避免了学生难以接受复杂知识影响学习进程情况,但是在学生认知音乐合唱方面,以及学习方面也有了部分的缺失,如在音乐基础上,识谱、演唱、创作等等方面如果缺失,学生长远的学习容易产生漏洞,最终影响学习和自身发展,所以音乐本身知识和技能教学都要同时进行。
2、加强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必要性研究
传统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很多问题导致合唱教学高效性无法及时实现。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流于表层,一些无法吸引其注意力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促使其放弃学习,所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小学生合唱学习的效率日渐低下。整体来看,适应时代发展,加强小学生合唱教学改革变得十分迫切。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小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合唱教学之中融入审美情趣的培养迫在眉睫。将审美体验作为合唱教学的核心内容,可以使得合唱课堂更加富有生机活力,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强烈的时代感。审美情趣的融入为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加强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
合唱追求的是声音的统一和谐,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绪的培养十分关键,在充足的情感体验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演唱技巧。为了能够早日达到这一成效,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3.1选择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合唱曲目
小学生目前正处于童声发育的最佳时期,其在合唱艺术方面可以达到较高水平,实现音乐修养、音色变化、演唱技巧等多个方面的完美释放。为了能够较快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在教学前选择适当的合唱曲目,通过将审美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充满期待中全身心投入到合唱活动之中,在内心情感体验的逐步深化中发现合唱作品内涵,在情感共鸣中提高演唱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以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合唱团体的演唱特征,选择合适的曲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例如,如果班级中学生整体呈现协调感不足、音准欠佳的状态,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应偏重于有伴奏的合唱,如《红蜻蜓》、《我怎样长大》等,使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迅速找到音调定位,提升班级合唱水平。
3.2在合唱的技能技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传统教学中,合唱教师偏重于技巧技能的训练,对于学生天性的发展常常忽略,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自己声部的同时,更要倾听其他声部,进而实现合唱过程中的协调统一。例如说我们在讲《红蜻蜓》这首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欣赏音乐,感知作品的内涵,之后引导学生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为他们描述作品中的画面,让他们能够感知作品的内涵。或者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规定演唱时的力度、速度以及形式等,自己来理解音乐情景。借助于听辨、模仿以及听记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记忆力。为了能够改善当前教学概念性较强、指导性较弱的现象,教师在合唱技能技巧的训练中应加强审美情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合唱中体会到感情的陶冶。首先,应明确和声训练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增强主体意识,感知歌曲和声之美。其次,在和声训练中教师应适当穿插一些音符识别、节奏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完善中学以致用,与合唱实践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在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中应引导学生将运动系统与感知系统紧密联合,在合唱实践中提升情感体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时,可以借用有趣形象的例子使学生明白身体肌肉的正确用力以及发声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想象得不到心爱东西时的感受,发出伤心时“哼”的声音,使学生体会脖子根发声的技巧。
3.3在对合唱作品的感受与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合唱作品的鉴赏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在进行《欢乐颂》教学的时候,《欢乐颂》是一首节奏比较轻快的歌曲,学习难度也比较小,容易使学生对歌曲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首先,让学生聆听这首歌,这首歌的节奏比较平,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听一遍都可以跟着节奏唱; 然后,教师领着学生唱这首歌,唱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单独唱。一方面,营造和谐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合唱兴趣。只有在生动形象的音乐氛围中,学生才能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接受音乐熏陶,在多媒体展现、故事导入言语描绘以及音乐渲染等多方助力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机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实施综合教学策略。音乐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常常与美术、舞蹈、历史等学科相互渗透,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借助不同学科的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在多个角度的感受下获得音乐作品的鉴赏,充分提升学生合唱知识的掌握程度。
3.4演唱合唱作品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合唱实践中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自然、自信地歌唱,通过理解音乐作品,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充分感受音乐美,发挥自身创造力促进合唱美的传播。首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艺术性地处理合唱作品。借助示范、讨论、尝试、聆听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合唱实践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意境以及思想内涵。其次,加强学生对于音色、情绪等方面的把握能力,使学生在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中增添主体参与意识,理解作品内涵,在内在体验中实现创造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应创设趣味性与审美性结合的情境,使学生在正确的指挥下提升参与兴趣,通过调整自身情绪,发自内心合唱曲目,真正获得音乐美的情感熏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具备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合唱课堂中,应充分展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采取科学性、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无时无刻都处于美的沐浴中,让学生感受到美其实到处都有。
参考文献
[1]王亚娟.浅谈音乐审美教育[J].音乐天地.2016(12)
[2]范亦飞.凸显主体,“音”你而美——基于主体审美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
论文作者:柯丽卿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合唱论文; 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小学论文; 情趣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