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_投资资本论文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_投资资本论文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市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凭借政策优惠和特殊的地理因素,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走了一条低成本、高速度、高回报率的发展道路。目前深圳高科技产业的总体水平和部分领域达到的规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几十年奋斗的历程,亦是亚洲“四小龙”半个世纪才能得到的结果。截止1996年底,深圳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8.1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30.61亿元,出口额8.90亿美元,创利税12.42 亿元。全市278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498种,共投入资金63.13亿元。从1992—1995年, 三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平均7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199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值达 540.5亿元占全市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27%,高出全国水平的39 个百分点。计算机及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及其基础元器件三大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分别为117.5亿元、56.3亿元和18亿元, 分别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2%、 25%和8%。但是,近几年来政策的优惠已日渐减弱,而深圳的经济发展也已从高投资、大发展的起步阶段进入了平稳增长时期,所以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否根据自身行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把握市场机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运作和增长的势头,比较稳定地占领国际市场,其发展战略的构架,具有决策意义。

(一)规模经营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既是一个先进的产业,又是一个幼稚的产业,具有科研、生产、销售紧密结合,投资强度高,竞争激烈,技术更新周期短,市场需求变化难测,风险大,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特征。高新技术产业不同与传统产业的高智力、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国际化、集约化(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工贸一体化)的特点决定,它必须要走一条生产规模化、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所谓的生产规模化,实质是规模经济的一种通俗说法。规模经济又称为生产的规模报酬,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它是指在厂商的生产中,当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变化(即生产规模变化)时,影响产出量变化的特征。规模报酬变动有三种趋势:第一,规模报酬递增(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第二,规模报酬不变(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第三,规模报酬递减(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在理论上,西方经济学家们将规模报酬不变称为适度规模。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则说明该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小,应扩大规模以取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利益,直至规模报酬不变为止。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则说明该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应缩小生产规模以减少规模过大的损失。但是当生产规模扩大时,会使劳动分工与资本设备分工进一步深化,平均生产成本将随着单位时间内产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从而表现为规模收益或报酬递增。在现实中表现为产品价格的优势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日本的电子产品正是以其规模经营所带来的价格竞争优势,占据着世界市场。

深圳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刚刚兴起,同类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或尚未形成规模。如在深圳微电子元器件行业有近200家企业,而其中只有9%的企业达到了规模经营的标准。这就大大影响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再如深圳的计算机产业有1500多个生产厂家,同欧美、日本、韩国的计算机产业相比,相对分散,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技术参差不齐,既没形成规模效应,更没组成整体优势。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应该是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股份制的形式,建立产业企业集团,形成某一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合力和竞争力。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是高新技术产业内在经济规律的要求。一定的生产规模是以一定的投资规模为物质前提的。而高新技术产业在投资上的高数额,非一般企业所能及。即使是融资,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比较小企业的金融信誉度要高得多,而且迈向集团化的过程,还可以通过资本的集中,达到资本的积累。当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是以项目为导向的,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投资的欲望就高。但真正高、尖、大的项目,也只有大企业才有技术实力来承担,因为大企业能优先吸引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风险大,只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承担风险,在竞争中具有角逐的能力。另外,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化的趋势,只有建立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与同行相匹敌,如以长城对IBM。

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原动力。所以,只有优先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才能实现从高新技术的开发到商品化、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因此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科研、中试、生产一条龙,实现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贸易一体化。而这不是分散的小企业所能承担得了的,只有大型的企业集团才能以科研为依托,以项目为龙头,在对引进的高科技消化、吸收、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创新机制,从而把握住国内外市场动向。因此,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化符合深圳市政府关于“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化也是高新技术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化总趋势的要求。

高新技术是全球性的伟业。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不断与外界交换技术、交换信息、交换人才,一个国家才能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国际化要求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开放性的市场、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各国彼此吸收国外的人、财、物、信息等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迅速发展,还必将强有力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化。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规模(包括产品的生产规模、企业的最佳规模),不仅仅由国内的市场和资金来决定,而且主要由国际市场和资金来决定。在高新技术国际化推动下的生产力发展国际化,首先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只有大的企业集团,才能向海外延伸企业支点,走社会化大生产的道路。日本在高新技术领域,就走了一条企业集团化、集团跨国化的道路。日本的大型企业都十分重视发展跨国集团,将集团的技术核心层设在国内,而将可与国外合作的生产实体设置于海外,用国内的“大脑”,指挥海外的“手脚”,即控制了高新技术流向国外,又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创汇。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带有国际性,所以其产业化规模不是由国内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国际市场的容量决定的。如福建的一外科学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了851抗癌药品,得到国际的公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851企业规模究竟多大合适,不是由福建市场,也不是由国内市场来决定,而是由世界市场决定。高新技术产品多销往海外,然而占领国际市场,了解世界行情,使企业向海外扩张和竞争,发展国际贸易,又必须是大的企业集团进行跨国经营才能达到的。另外,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生产力组织国际化的进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力雄厚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既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的基地,又是国际范围内交流高新技术的桥梁。国际上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如IBM、富士——施乐、西门子、 日立都是企业集团型的跨国公司。

(二)品牌战略

高科技产品无国籍。高科技产品是人类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征服自然成果。人们对某一高科技产品的评价以其高技术含量衡定,是按其在同类产品的领先程度来确定的。所以一般来讲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接受,是接受其产品的先进性和尖端性,而且这种接受是很少受文化、信仰、习俗差异的阻碍的。

虽然高新技术产品无国籍,但产品的品牌则是有国籍的。人们往往通过产品的品牌了解一个国家,而一个国家则可以凭借品牌占领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形象和信誉,甚至在无声无息中传播着产品以外的东西。比如,并不是人人都去过日本,但日本的索尼、三菱、三洋、日立却踏足全球。人们首先接受的是产品的品牌,继而通过品牌知道了并了解了日本。人们对品牌的接受,就是对产品的接受,而且这种接受,在品牌效应下伴随着对产品质量的信赖和对生产国经济实力的认同。当一种产品的品牌效应产生后,人们就只认品牌,不问其它。所以当三菱、索尼、日立把产品的组装生产线移置东南亚时,也并没有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

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存在着少名牌、无品牌的状况,这对国际市场的开发,以及让国际市场认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乃至产业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深圳市政府在“九五”高新技术产业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的名牌产品,以名牌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带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当然,品牌和名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牌产品也必须有品牌。如果说名牌是对产品品质的认定,那么品牌对于产品来说好比一个人的名字。对于同一企业的产品来说,名牌是可以变换的,但产品的品牌则是不变的。消费者是凭借品牌来认定产品,从而认识企业的。如日本东芝,无论推出什么名牌,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其品牌——东芝,而且在品牌效应下,东芝(品牌)即是名牌。

深圳市列入“三个一批”的19个高新技术名牌产品,如微型计算机、彩色显示器、计算机硬盘磁头等,这只说出产品的具体项目名称,是一个技术——物理的称谓,而不是商品——文化称谓,如若推向市场,面向国际必须冠以品牌。

许多产品的品牌是与企业的名字相联系的,所以在卖产品时,企业也在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现象,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宣扬自己的民族和国度。如人们在购买IBM、康伯、爱普森品牌的电脑,自然会联想到IBM、康伯、爱普森公司,提到大众(LED)、西门子、三星, 人们自然会想德国、韩国。

企业制造产品,创造品牌,产品昭示品牌,品牌宣扬企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首先是缺少如IBM、希捷(SEAGATE)、富士——施乐、唯冠、考那(CONNER),那样的名牌企业,所以才无名牌产品和品牌。这是深圳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高新技术国际化,高新科技产业走向跨国经营化的商业——文化障碍。

(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它是以世界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技术、最新工艺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它是高附加值的产业,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它又是以高投入为前提,高风险为代价的产业。

西方国家称传统产业为“夕阳产业”,称高新技术产业为“朝阳产业”。世界各国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朝阳产业首先碰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如何突破资金“瓶颈”,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遇到的一个难题。

资金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讲,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筹集可采取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发放债券、股票、引进外资等形式。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启动资金表现为以政府的有限的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合资为主流,全民、集体、私营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

应该说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领先性、高投入性、高风险性和未来发展的世界潮流性,天生就是一个靠政府扶持和政策导向的产业。因此,政府的“导向资金”意义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带动。1995年深圳市政府投入资金1.86亿元,但带动企业投入科技开发费7.1亿元, 银行用于企业的高科技贷款11.5亿元。在企业自筹资金中,国外资金7.44亿元,港澳台资金13.68亿元。深圳市政府每年还拨出5000 万元作为科技专项贷款,并实行优惠利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3年来, 科技专项贷款达到2.5亿元,每年都支持十余个项目,年增值6—8亿元, 年增利润1—1.5亿元。另外,在市政府的运作下,由市投资管理公司、科技局、计划局、经发局等单位联合创办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初始阶段获取资金作风险担保。企业只要拿专利证书和股权即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担保,获取银行贷款。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 共为科兴等企业担保贷款2亿多元,同时对一批企业提供短期资金支持1亿多元。

高新技术产业筹集社会资金,也是一条很好的融资渠道。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初创,股本不够雄厚,产品回报尚不显著,产品品牌尚未打响时,要获得股民的信赖和看好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的。深圳市政府采取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上市的措施,先后使华源、天马微电子、科建、开发科技等第一批高科技企业股票上市,筹集社会资金达2.98亿元。而且市政府还通过市投资管理公司直接参与投资,追加股本金等注入形式,共投资3.7亿元,先后支持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显示、 激光视听等一批新科技项目。

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面,政府直接投入和政府干预、政策引导下的投资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其导向作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正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大背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运转机制的市场化,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趋势的加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是一条具有潜力的道路。这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不同于企业通过政府取得银行的贷款,而是指商业银行直接以股东的形式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1994年,招商银行首次为华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500万元的程控交换的买方信贷,这可谓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初步尝试,但它依旧是政府干预下的结果。今后发展的方向是,除了某些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项目需要政府直接投入或导向投资外,主要靠政府以政策的倾斜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两厢情愿结合。目前应根据中国国情(现行银行体制的限制)和深圳市自身的特点(发展资金短缺,凭借香港获得方便、畅通融资渠道),借鉴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吸引海外金融资本参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发展。如新加坡采取外汇自由汇兑,允许国外金融机构在新加坡开设分行,并且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税务协定和投资保护,鼓励外国金融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台湾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建新竹科学园,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资。韩国规定,外国公司引入高新技术,并带来大量资金的项目免除收入税、专利税和财产税。

1994年,美国主要从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世界上最大、最有成效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汉鼎投资银行与北大未名集团联手投资1.2亿元, 买下了科兴公司的全部股权(汉鼎占51%的股份)。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里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人称此举为“用中国人的智慧、外国人的资金来启动中国的生物工程”。

(四)“辐射”战略

所谓“辐射”战略并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战略,而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深圳市传统工业改造,以及周边地区和内地经济发展的战略。

“八五”末期,深圳市政府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从理论上来讲,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主导产业,目前还不能取代大量的传统工业。而且传统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的资金积累,还会以利润的形式资助高新技术产业。所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是要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帮助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从技术上讲,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传统产业必须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才能新生、才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否则传统产业就可能逐步走向消亡,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同时,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也为高新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有力地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是相辅相成的,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也是相依而进的。

深圳市政府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一层重要的含义就是促进深圳市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早在1983年欧共体就将高新技术融合于传统工业之中,大大提高了欧共体在半导体、家用电器、汽车、船舶、陶瓷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此后,日本在钢铁工业体系融合高新技术而形成为“日本化”技术,从而使钢铁、造船和汽车工业一同成为日本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已经开始通过技术、产品、人才的输出,向传统产业辐射、渗透,并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如飞亚达公司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手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使其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处于全国前列;中华自行车公司利用碳纤制成新型自行车架,使自行车的技术附加值提高了十几倍。

深圳还以高新技术改造农业,如动物生长素、阿维菌素、生物农业等项目的开发,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技术的推广。

用高新技术武装第三产业,使深圳进入了信息化、现代化的社会。如不同银行之间结算的电脑化;金融、证券、旅游、信息咨询、商贸行业的信息化;全市公共汽车IC卡收费系统、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开发和试用等等。

其实,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组产业群体,不仅有为数不少的亚部门,更有为数众多的分支部门和配套部门。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在客观上会启动一个区域,甚至更广泛地区的经济发展。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了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格局。以计算机产业为例,深圳共有生产厂家1500多个,主要从事微机、板卡、硬盘、打印机、显示器以及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生产。东莞、惠州、珠海等地的企业则主要从事计算机配套产品的生产。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生产各类微机与笔记本电脑约40万台,各类板卡1000 万块, 显示器800万台,机箱、键盘、开关电源均在1000万台以上。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深圳为龙头,辐射东莞、惠州等地的全国最大的计算机产业基地。

由于每项高新技术都诞生在多学科的科技成果的综合运用基础之上,各国的科技发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一个国家仅仅依靠本国的科技基础,难以获得重大的突破。所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化的特征。而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融合,又促进了生产力国际化和生产力分工的国际化。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机械行业国际化为例,70年代到80年代的微电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机械行业,促使传统的机械化成为过去,高度自动化代替传统的机械化。这一过程,使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和机械密集的产业及其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转移,旨在腾出人力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日本计划用20年的时间淘汰大约60%的传统产业和产品;美国、英国已经研制出具有21世纪技术水平的汽车、飞机和航空产品,目前正加紧向亚洲和其他地区转移被替代的产业和产品。这个趋势,促使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协作,即生产力分工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而且越来越向国际范围内发展。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或多或少加入了国际分工体系。深圳建设初期,“三来一补”企业的大量涌进正是包括香港在内的东南亚“四小龙”产业换代所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变化的结果。由于深圳采取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思想,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和规模的形成,深圳以香港为桥梁,迅速参与了国际分工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工业辐射、渗透的同时,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使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向周边地区或内地转移,使更多的资源用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已经并正在使深圳自身的经济结构发生着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又以产业转移的方式影响、带动着周边和内地经济的发展变化。在把深圳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带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同时,也将周边地区,乃至内地也带入了这一外向型经济的辐射圈内。政府应该掌握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其在经济结构变化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辅之以政策的倾斜,把“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战略目标,变为脚踏实地的具体实践。

标签:;  ;  ;  ;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_投资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